“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A. 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
B. 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
C. 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
D. 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A. 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B. 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
C. 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
D. 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
3.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A. 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
B. 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
C. 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
D. 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
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一茧一丝一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在传统桑蚕养殖区,采桑叶机械化程度低的原因
A. 种植区地形崎岖,不利于机械化经营
C. 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
5.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
C. 丝绸市场范围向西部扩大
6.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
A. 综合利用
C. 多种经营
在河流中,被水流推动的物体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某校地理野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河段进行野外实践活动考察,发现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细砂,有的河段河床沉积物为鹅卵石与细砂共存,并绘制了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下图为所考查的河段及其沿途河床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该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
A. 甲
8.乙地附近鹅卵石与细砂共存现象显著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地势趋缓,搬运能力减弱
C. 流量变化大,流速变化大
某登山运动爱好者于当地时间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出发徒步登彩虹山,并拍照留念。彩虹山的海拔高度为5050米。下图为该登山爱好者在秘鲁彩虹山留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彩虹山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A. 外力沉积一地壳下沉一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一地壳上升一外力侵蚀
C. 外力侵蚀一地壳下沉一外力沉积
D. 外力侵蚀一地壳上升一外力沉积
10.近年来人们才发现彩虹山,其主要原因是
A. 形成晚,人类活动较少
B. 地理位置偏僻,遥感技术落后
C. 海拔高,风化作用强烈
D. 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消融加快
11.登山队员拍照时,当地的时间大约为14时。登山队员面朝
A. 偏东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并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C.20-30℃C时,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
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胭脂红素的主产地。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素的生产量只有4公斤。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公斤,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
下图为加那利群岛所在的区域和胭脂虫景观图。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
(4)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南坡植被覆盖率明显高于北坡。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络绎不绝。
气温直减率是指气温的垂直变化与高度的线性关系。气温直减率的大小与大气运动、空气密度、水汽含量、潜热(如水由气态变为液态过程中释放的热量)等密切相关。中国大陆气温直减率的日变化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出一致性。下图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南北两坡的某年气温直减率比较图。

(1)“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路,四时原在一瞬间”是登太白山最佳的写照。用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加以分析。
(2)分析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
(3)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简要分析该时段与太白山北坡1月份气温均小的原因。
14.【选修六:旅游地理】
肯尼亚境内有数十个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胜地,每年的6-9月是观看野生动物的最佳时间。下图为肯尼亚部分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

分析6-9月为观看野生动物最佳时间的原因。
15.【选修六:环境保护】
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湖泊遭到非法围垦、侵占水域、违法养殖、非法采动、超标排污等,造成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湖泊的自我修复能力弱,为了加强对湖泊的管理保护,计划于2018年12月全面建成“湖长制”。
从生态效益角度分析全面实施“湖长制”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A
3.B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海草房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因此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所以D正确。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主要原因是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所以A正确。
3.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原生态民居之一,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腐等特点,保护好特色民居海草房,就是记住乡愁,留住记忆,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所以B正确。
4.C
5.A
6.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4.机械化其实就是标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的过程,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一茧一丝一绸”,其中采桑叶、采蚕茧的机械化程度低,主要原因是个体经营规模小,机械化作业成本高,所以C正确。
5.20世纪90年代开始,蚕桑生产在省域范围内转移。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东桑西移”的趋势明显,桑蚕生产的多次转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桑蚕的生产格局发生改变,所以A正确。
6.桑蚕养殖的全产业链为“桑一茧一丝一绸”,在桑蚕养殖区,桑果、桑果汁、桑叶茶、桑枝食用菌等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业效益显著提高该生产活动所属范畴是综合利用,所以A正确。
7.C
8.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7.河流水量越大,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颗粒大的泥沙被冲的越远。所以某地沉积颗粒最大的时期,也就是水量最大的时期,该小组考察过程中发现河床沉积物颗粒最大的地点是丙,所以C正确。
8.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是曲流,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说明河流在此处流速慢,可能是地势起伏小,泥沙大量堆积,沉积作用显著,所以C正确。
9.B
10.D
11.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9.据图可知,沉积岩层上拱,可判断为背斜部位,据图可知为砂岩,属于沉积岩,说明当地早期为沉积环境,长时期堆积了较厚的不同颜色的砂岩;后受内力作用挤压形成褶皱并抬升为山地;后受外力作用剥蚀出露地表,所以B正确。
10.据图中经纬度判断可知,彩虹山地处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区,地处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人类活动较少,不易被发现;且据材料可知海拔5050米高,曾被冰雪覆盖;后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冰雪融化后才被发现,所以D正确。
11.据材料可知,该队员面向正北拍照留念,据图中影子的方向位于东南方向,则可确定太阳方位为西北方向照射;材料中提到拍照日期为5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当地的时间大约为14时,因此登山队员面朝偏北方,所以D正确。
12.(1)群岛地处北纬30度附近,气温适宜,副高和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适合胭脂虫生长;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仙人掌,胭脂虫养殖食物资源丰富;受冬季西风及海陆风影响,有利于胭脂虫的繁殖扩散
(2)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工业合成染料开始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低,价格优良,逐渐取代胭脂红素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1)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需要结合胭脂虫的生长习性,从气温、降水、热量、地形等方面回答。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1831年至1850年,胭脂虫养殖规模迅速增长,主要是因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上涨;1850年至19世纪末期,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主要是因工业合成染料开始大规模生产。
(3)首先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然后从地形、洋流等方面回答。
(4)台湾岛西部纬度低,冬季气温高,有利于胭脂虫生存,背风地带降水少,光热充足,有利于仙人掌种植。
13.(1)太白山相对高差大,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明显(答“海拔高”不得分);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随海拔升高,保温作用减弱(大气逆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山麓为夏季时,山顶气温低,为冬季,沿途为春、秋两季(夏季时山麓到山顶四季分明(只答“四季分明”或没点明夏季不得分) (2)夏季,南坡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湿度大,潜热输送量大,气温直减率较小: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增大,气温直减率减小,北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焚风效应),降水少,随地表高度降低,气温上升速度快;森林覆盖率低,空气湿度较低,气温直减率加大 (3)日出前后,日出前后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强烈,到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温出现一天中的最低值,而高气层冷却较慢,高低空温差较小,北坡1月份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冬季北方冷空气向较低纬度运动,遇到太白山阻挡,冷空气在北坡坡麓聚集,原较暖空气被迫抬升,使气温直减率变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太白山相对高差大,气温垂直递减规律明显,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随海拔升高,保温作用减弱,气温降低。
(2)夏季太白山北坡的气温直减率高于南坡的原因,可以从风向、地形、植被覆盖、空气湿度等方面回答。
(3)首先推测一天中气温直减率最小值出现的时段,北坡1月份气温直减率小的原因,可以从空气运动、地形阻挡等方面回答。
14.6-9月降水较少,植被密度相对较低,动物更容易被发现;水资源较少动物大部分时间都会处于有限的水源周围,易于观看;气候凉爽,利于旅游出行;6~9月(干季)降水较少,蚊虫较少(湿季降水较多,蚊虫多);干季路况好,适合游览车出行(湿季道路泥泞,不适合观看)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野生动物观看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6-9月为观看野生动物最佳时间的原因,可以从降水、气温、交通、道路等方面回答。根据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可知,6-9月降水较少,植被覆盖率相对低,便于观察野生动物,干季路况好,适合游览车出行,气温较低,气候凉爽,利于旅游出行。
15.湖泊水量大、水面广,调节气候作用强,生态效益好,湖泊水域较为封闭,水流速度相对缓慢,水体交换更新周期长,自我修复能力弱,容易发生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现象,有些湖泊流域内工农业发达,污染源多,易造成超标排污,水质恶化等问题,非法围垦、侵占水域、违法养殖等不合理行为会造成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许多湖泊跨多级行政区,实施“湖长制”,有利于协调管理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我国湖泊全面实施“湖长制”的原因,可以从湖泊水量大、水面广,调节气候作用强,生态效益好,全面实施“湖长制”有利于协调管理等方面回答。
本文标题: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查测试(5月)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714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7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