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4)

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4)

时间:2015-12-01 18:2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民荒”和“撂荒”问题。
“农民荒”、“撂荒”,正困惑着打工者众多的农村地区。解决“农民荒”、“撂荒”问题刻不容缓。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中央要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保住18亿亩耕地,最重要和实际的是要“保住耕种18亿亩地”,“有地必种”比“有地可种”更为重要。如果有地无人种,或者耕种程度不足,将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开工不足”,必然导致全国范围的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和引发通货膨胀,并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国际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作为13亿人口大国,我国确保粮食安全不能寄托于国际市场,必须依靠国内基本自给,自给率应达到95%左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的问题,必须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调节粮食生产的“利润率”这个支点,从降低投入与提高收益的角度调节“撂荒”行为。
建议一,完善和调整城市化战略和模式,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真正的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落实和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的要求。
建议二,价格和补贴,重点是价格。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依然偏低,这直接导致种粮相比其他行业的利润率低,需要逐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粮食价格提高了,农民才能根本上有种粮的积极性。调研中也发现,种粮农民近年来最大的收入增长是得益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建议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将稳步提高粮食市场价格作为粮食价格调控的指导思路。种粮的财政补贴,由于政策执行成本、存在的“骗补”现象、对市场价格的扭曲效应等问题,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建议三,完善农产品补贴政策。一是继续完善鼓励农业生产的种粮补贴政策。自2004年我国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以来,以计税耕地面积发放补贴资金的方式一直面临质疑,时有村民在网络论坛反映补贴没有和实际耕种挂钩,媒体报道也是有报道“骗补现象”,这是补贴政策执行难留下的政策漏洞空间。二是建议财政补贴的侧重点从“补耕地”改为“补餐桌”。在将针对种粮补贴政策作为鼓励农业生产辅助手段的同时,侧重研究对于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中低收入群众的影响,予以财政补贴。把补贴给农产品的终端消费者,由于城市中的政策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较好,政策的漏洞小,同时这种补贴对粮食价格市场信息的扭曲效应小,有利于农业企业、农户等各方面的种植行为决策,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
建议四,研究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制度。农村撂荒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转包、转租、互换、入股等多种。推广一些地方建立的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做法,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可以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或由村委会收集农民土地流转意向信息、将规划范围内的农民承包地“反租”过来,平整后将连片土地公开招租给经营户或社会企业,从事集约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经验权流转收益,又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务工。
建议五,研究国有资本进入规模化农业生产领域。在当前粮食价格还不能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撂荒土地的区域,农户和社会资本进入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国有资本弥补“市场失灵”,建议成立省级国有粮食种植企业,按照县域组织粮食生产,确保在“有地可种”前提下的“有地必种”。同时,在企业大规模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的情况下,要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事关全局。“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李昌平均认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要稳定联产承包制,要学习日韩的成功经验,要避免重蹈农民失地导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的“菲律宾模式”。
  本文标题: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6755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6755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理备课资料:农村空心化(2)农民荒(1)
欢迎你对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关于当前“农民荒”和农村“空心化”的几点思考(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