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15)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15)

时间:2012-10-26 11:2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011地垒  两条或两组正断层的断层面一般为相背倾斜,断层面之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地垒多构成块状山地,在天山、阿尔泰山等都有地垒式构造。

地垒和地堑常常共生。大规模的地堑和地垒构造多出现于古老的硬性地块分布地区,其形成往往与区域性的隆起陷落有关。

1012地堑  两条或两组正断层组合而成,断层面一般为相向倾斜,断层面之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在地形上常造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世界著名的东非大地堑,长达6500公里。此外,欧洲的莱茵河谷、我国山西的汾河谷地、陕西的渭河谷地等都是有名的地堑构造。

1013大陆漂移说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在海岸线的形状、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以及古气候、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的证据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认为由硅铝层组成的大陆,能够象船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浮。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有些证据说服力不强,理论上也不够完善,所以存在着漂移和反漂移的争论。到了五十年代中期,由于发现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大陆漂移说重新被重视,并得到新的发展,成为板块学说的一部分。例如,大陆和海底大规模平移断裂的存在,古磁极的迁移等都证明存在着大陆漂移,这样大规模的水平运动。根据最近一套完整的大陆漂移图证明,二叠纪时,地球上只有一个联合古陆,大西洋和印度洋还不存在,非洲的东岸与南极相连。联合古陆自三叠纪开始分裂以后,南北美洲,南极洲和印度大陆、澳大利亚分别向西、向南、向北漂移。侏罗纪时,北大西洋和印度洋继续发展;侏罗纪末期,南美洲和非洲开始分裂,南大西洋开始出现。白垩纪时,北大西洋向北延伸,南大西洋扩展,西班牙半岛向左旋转,形成比斯开湾;马达加斯加岛由非洲裂出;澳大利亚与南极洲脱离;印度大陆继续北移。新生代时,澳大利亚北移很快,新西兰岛由其东部分开;大西洋继续向北延伸,将格陵兰岛从欧洲分裂出来;非洲略向北移,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汇合形成喜马拉雅山系。大陆为什么能在硅镁层上漂移呢?海底扩张说回答了这个问题。

1014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是六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的赫斯(H.H.He SS)和迪茨(R.S.Dietz)提出的。他们根据大量的大洋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地壳厚约70—100公里的岩石层下面是厚为几百公里的软流层。对流作用发生在软流层内,对流速度每年约一厘米至几厘米,对流所产生的拽力,作用于岩石圈的底部,而不是地壳的底部。深部物质在大洋中脊处涌升,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它们从中脊的轴部向外作对称运动或扩张,到汇聚区又流入地下,熔化在软流层中。这个循环系统可达几千公里。海岭是对流的上升区,海沟是下降区。海岭两边地形非常崎岖不平;海岭上热流较高;离大洋中脊愈近,沉积物愈薄;基底地层愈近中脊愈年轻;海底死火山和平顶山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具有交替变化的极性磁异常带,在中脊两侧作对称排列,记录了各时期玄武质岩浆的磁场方向;这些都是海底扩张的证据。由于海底扩张,整个海底每三、四亿年就要更新一次。这就是海底沉积很薄和海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层的原因。对流的形态决定于地球内部的情况,而与大陆的位置无关。大陆随硅镁层一起流动。当大陆达到对流的汇聚点时,因大陆较轻,便相对稳定。而硅镁层由大陆下部拐入地下,所以一般说,大陆常座落在对流汇聚的地点。但如果一个新的对流循环,恰恰由一块大陆下面上升,则大陆将被冲破而形成新的断裂。所以,大陆常处在压性应力之下,从而产生褶皱,逆掩断层和其他挤压型构造;海洋盆地则处于张性应力之下,从而海岭、海沟常被转换断层所切断。另外,若大陆随硅镁层一起漂移,它的前缘并不受力,因而比较稳定,这相当于大西洋海岸的形式,若硅镁层由大陆下部拐入地下,由于拽力,将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和岛孤,这相当于太平洋海岸的形式。

1015板块构造说  又称全球大地构造学说。1968年由法国科学家勒比琼(X.Lapichon)提出。他根据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它被一些构造活动带所割裂,形成不连续的单元,这些不连续的单元叫做板块。地球表层就是由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而其边界是比较活动的地带,板块的边界是大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分为三种方式:(1)张裂运动:使板块增生扩大,形成大洋中脊、裂谷和海洋。(2)挤压碰撞:板块在俯冲带消亡,形成海沟、岛孤、褶皱山脉。(3)板块互相剪切平推:形成转换断层。板块受地幔对流的驱动,由洋中脊向两边扩张,在海沟地区或地缝合线处沉入地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循环。因此,大地构造活动是由板块相互作用引起的。全球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美洲、非洲、太平洋、澳大利亚和南极板块,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完全是水域外,其他板块都包括部分海洋和大陆。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好地解释了火山地震活动的规律及全球性大地构造问题、矿产分布规律,但对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及大陆中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还存在争议。

1016俯冲带  是板块的重要边界。板块构造说认为,当两个板块侧向移动,相互碰撞,一个板块下插到另一个板块之下,这一下插的部分,叫做俯冲带,当洋壳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时,由于洋壳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环太平洋的海沟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缝合线都是俯冲带的表现,板块从俯冲带向下进入地幔,最后熔融消失,所以这里也是板块的消亡带,它的宽度约几十公里,倾角30°—60°不等,深度可达700公里。

1017地缝合线  两个大陆板块相撞,接触地带强烈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这些褶皱山脉就是地缝合线。如亚欧大陆与南亚大陆之间,原来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大陆的南缘俯冲,古海槽褶皱的喜马拉雅山,就是两大板块的地缝合线有一种说法认为,地缝合线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地缝合线是大陆板块的汇聚边界,也是消亡边界。在这个地区,既有频繁的地震,又有继续上升的迹象。

1018地槽-地台说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它认为地壳运动主要是隆起和沉降交替的垂直运动。整个地壳按其在构造上、沉积上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活动性较强的地槽区和较为稳定的地台区两个大地构造单元,而地槽也可以转变成地台。地槽与地台之间的地区,叫做过渡区。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1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15)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地质(15)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