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生物(8)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生物(8)

时间:2012-10-26 11:2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431动物  生物的一个大类,与植物、微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界。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门类。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万种,遍布于自然界。动物只能以植物、动物或微生物为营养,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

1432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也称“原生动物”,属“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原始也是最低等的动物。它们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只由一个细胞组成(也有由单细胞组成群体的),通常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这种动物身体虽然是单细胞组成的,但是能完成一个动物个体所具有的各种生理活动,如新陈代谢、运动、繁殖、刺激感应性和对环境适应等。

单细胞动物多生活在水里,也有生活在潮湿的苔藓和土壤中或寄生于动物和人体内。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有些种类是重要的病源体,如痢疾变形虫寄生在人体大肠中,疟原虫寄生在人体血液中,锥虫寄生在各种家畜的血液和组织中,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此外还有许多浮游单细胞生物是鱼类的食饵。

原生动物门通常分鞭毛虫纲(如锥体虫)、肉足虫纲(如变形虫)、孢子虫纲(如疟原虫)、纤毛虫纲(如草履虫)等纲。

1433多细胞动物  多细胞动物体结构较单细胞动物复杂得多,由多个细胞所组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多细胞动物主要包括海绵动物门,如毛壶、浴海绵等;腔肠动物门,如珊瑚、海蜇等;扁形动物门,如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的涤虫、生活于淡水中的涡虫等;线形动物门,如蛔虫等;环节动物门,如蚯蚓等;软体动物门,如河蚌等;节肢动物门,如蝗虫、蜘蛛等;棘皮动物门,如海参、海胆等;脊索动物门,如文昌鱼、蛙、蛇、鸟、兽等。其中海绵动物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脊索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门。

1434两栖类动物  两栖动物是水陆都可栖居的冷血动物,它们是最先由水中进入陆地上的脊椎动物类群,是由鱼类进化来的。

我们所熟悉的青蛙、蟾蜍、大鲵(娃娃鱼)都属于两栖类动物。

两栖类还没有完全脱离开水,它们在水中繁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发育变态后成体有四肢,可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生活,主要用肺呼吸,它们柔软而潮湿的裸露皮肤可进行辅助呼吸。两栖类一般仅能生活在潮湿和临近水区的地方。

两栖类动物主要分布在潮湿的热带森林中,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增高愈来愈少,在南北两极、沙漠和高山地带两栖类很少甚至没有。温带的两栖动物到冬天进入冬眠,干燥地区的两栖类到干燥季节则进入夏眠。

两栖类动物可消灭害虫,它们的躯体有的可供食用和药用。

1435爬行类动物  爬行类动物是适应于陆栖生活的类群,是体上覆盖有鳞片的冷血动物。我们所熟悉的蜥蜴、蛇、龟、鳄、鳖(甲鱼)等都属于这类动物。爬行动物是由古代的两栖动物进化来的。

爬行类动物用身体的腹面贴地爬行,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防止身体干燥,终生用肺呼吸。

由于爬行类动物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性,分布较两栖类更为广泛,在干燥地区也得以生存。但因为体温不恒定,只能生活在相当高的气温条件下,所以热带地区爬行类数量最多,越向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则种类和个体的数量就越来越少。

爬行类动物中有的是农业害虫的消灭者,有的可作为人类的食品和工业原料,但也有的种类对人类有害。

1436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组成了动物界最高等的脊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体内有了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作为支持身体中轴的结构,并有发达的头骨。脊椎中有骨髓与脑的延髓中出来,通过脊椎连接身体各部分,使肢活动的神经扩展开来。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适应环境等方面,都比较完善、多样而复杂,它们沿着适应于积极生活方式的方向进化,其发展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结构从简单到复杂,愈来愈完善。

脊椎动物的体形左右对称,一般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躯干部多具成对附肢,在水栖动物为胸、腹鳍,陆栖动物为前后肢。

1437灵长类  灵长类属哺乳纲的一个目一灵长目。因脑高度发达而居哺乳动物中最高级地位。

灵长类的特征是四肢发达,具五指(趾),前肢第一指(趾)与其余四指(趾)相对峙,一般指(趾)端有指(趾)甲,手足能握物;略能直立行走;大脑半球非常发达,其表面有很多皱纹,具有复杂的行为。

灵长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靠四肢攀援,营树栖生活,也有少数在岩石上或地上生活,喜群居。如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广东海南岛等地山林里的猕猴,非洲森林中具有猿类中最高智慧的黑猩猩,还有栖居在东南亚密林区的猩猩和长臂猿等都是灵长类的典型代表。它们有的会用工具索取食物,有的会模仿人的简单动作,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1438有袋动物  包括袋鼠,袋狼,袋熊,负鼠等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伊里安岛和南美洲一些地区。有袋动物属于低等哺乳类。雌兽一般在腹部有一育儿袋;无胎盘(有少数例外);幼仔产生时发育不完成,在育儿袋内含住乳头而逐渐成长;脑原始,无胼胝体;体温虽较单孔目为高,但不恒定。

1439植食动物  以植物为食料的动物,它们直接食用绿色植物,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在生态系统中是初级消费者,例如蝗虫、粘虫、兔、牛、羊、啮齿类、熊猫等。

1440肉食动物  以其他动物为食料的动物,叫做肉食动物。肉食动物是间接地利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在生态系统中,捕食初级消费者的动物,称为次级消费者,如青蛙等。捕食次级消费者的第二级肉食动物,称为三级消费者,如蛇、貂、蜘蛛等。余下的依次类推。

1441杂食动物  有些动物既以植物为食料,又以动物为食料,这种动物叫杂食动物。如乌鸦、獾、猪等。

1442腐食动物  以腐败的动植物物质为营养,维持生命的动物,如蝇的幼虫(蛆)。

1443变温动物  亦称“冷血动物”。指体温随温度环境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都属于变温动物。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生物(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2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生物(8)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生物(8)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