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时间:2016-09-11 14:4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达1 000~2 000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1.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部分。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位于吕梁山至六盘山之间的鄂尔多斯台地,从中寒武世到中奥陶世,是一个沉降区,长期受到海水的淹没,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物。晚奥陶世时,地壳上升,直至中石炭世开始,再行下降,造成海陆相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数层煤层。到三叠纪后期,在潮湿的气候和低下的地形条件下,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低下的地方分布有湖泊,滋生着淡水动物。因此,在三叠纪后期的地层中,夹有含油层和油页岩层,成为鄂尔多斯台地上最重要的矿产。

  黄土高原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形成的。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3部分。(1)山西高原。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主峰海拔均超过2 000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2)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六盘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1 000~1 300米,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地区。(3)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 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黄土高原上还有许多地貌迥然有别的塬、梁、峁等高原沟间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2.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见下表)。

内容

数据

备注

年均温变化范围

814°C

 

日均温≥10°C的活动积温

20003000°C

 

无霜期

120200

 

年降水量

200700 mm

65%以上集中在79月,而且降水强度大,多暴雨和冰雹。

  黄土高原的水系以黄河为骨干。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200条,较大的有洮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80%以上。

  3.土壤和植被高原土层富含碳酸钙和磷、钾、硼、锰等元素,土壤反应多偏碱性,腐殖质和氮素养分贫乏。黄土高原因长期滥垦滥伐,土地利用不合理,自然植被残留较少,分布零散。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森林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子午岭、六盘山等地,为落叶阔叶林及少量针阔混交林。在沟谷和荒坡上,草本植物多为旱生种类。高原农业垦殖条件最好的地区,如关中盆地、晋中、晋南盆地等,是我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产地。陕北、甘肃和晋西北条件差,一般仅能种植耐干寒的莜麦、荞麦、糜子、胡麻、薯类等。


  本文标题: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211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211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