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似乎总有“十里蛙声”在耳畔徘徊,响彻了我整个童年的晌午。
在绿树环绕、河流遍布的乡村,我和小伙伴们更热衷于和青蛙打交道。燕尾扫过水面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候在池塘边,看那几只春天最早出现的蝌蚪。那时,我们多么热爱小生命,我们会为它们的到来欣喜不已,为它们能有这一次生命而感到幸运,甚至会为它们的死亡哭泣。
进入初夏,清澈的池塘里,却再也找不到蝌蚪的身影。但在水稻田里,到处都是“呱呱”的声音,我们喜欢寻着声源,找到“罪魁祸首”——青蛙,然后,再恶作剧似的拿土埋它们的身体,可最后总是会让这些“狡猾”的青蛙逃脱。年幼时,我们和青蛙就像是老朋友,时而闹闹矛盾,时而和平相处。
渐渐长大了,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城市里的我依旧会听到蛙声,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不再关注它们的命运了,我再也没有在蛙声中听到过去的亲切,有的只是煎熬、悲伤,还有无奈。被装在麻袋里的它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至亲至爱的兄弟姐妹,再也没有“扑通”纵身跳入水中的痛快。等待它们的是餐桌上被吃的命运和垃圾桶里无人问津的白骨,或许,还有卖蛙人贪婪的笑脸,以及那些食用者毫无愧疚的嘴脸。
我以为,在童年过后,清脆的蛙声仍会陪伴我,却没想到,人类的无情已经剥夺了这些小生灵唯一的幸运——人们需要的已不是田地里吃害虫的它们,而是它们可以来换取的金钱。
我不敢大张旗鼓地呼吁保护青蛙,因为连我,都已被城市的空气玷污,我能做的,就是用稚嫩的语言,执笔写下那些蛙们可怜的命运。
以后,很久以后,当人们觉悟时,或许会有人翻开这文章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