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现有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占地1980余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藏书近120万册,电子图书近140万种,仪器设备总值8500余万元。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0余人,教授、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硕士学历教师550余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名师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兼职教授和外籍教师6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重庆三峡学院现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开设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4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学、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农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重庆三峡学院紧密围绕重庆市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现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市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市级精品课程9门;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3项。
重庆三峡学院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区域经济和三峡文化研究上特色突显。现有重庆市科普基地和以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等2个市级学会,化工与生物、地质灾害、三峡艺术等24个校级科研所为代表的一批为库区经济服务的特色科研机构;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团队和培育团队各1个。出版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刊物《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近年来,学校在三峡移民、库区产业调整、移民教育和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提供各类咨询研究报告100余份;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三峡库区库岸生态治理”项目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被重庆市、国家三建委列为重点攻关项目,项目成果被《光明日报内参》报道后,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批示。近五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40%以上;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500余篇;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及社科优秀成果奖25项。
重庆三峡学院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统揽,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近年来,学生在专业竞技、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艺竞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其中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学校多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三成”教育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武术比赛蝉联在渝高校6连冠。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公招考试就业率、考研上线率等位居市属高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庆三峡学院注重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在美国丹佛社区大学开办了孔子学院并建立了“中国文化体验中心”。
近年来,重庆三峡学院先后获得了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和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以及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0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中提出“要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学校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到“十二五”末,学校将发展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