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观后感大全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大全 > 铁血红安观后感

铁血红安观后感

时间:2014-12-27 15:3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1篇:铁血红安观后感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大型现代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以刘铜锣这一代表性人物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红安籍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开国将军们参加土地革命,开赴抗日前线,挺进解放战场乃至建国后投身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讲述了革命先辈们为崇高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阐释了黄冈人民的兄弟情义和家国情怀。该剧以铁血的铜锣传奇,生动刻画了大别山众多开国将军大别于天下的风采,是大力传承弘扬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再现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革命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里发生的 " 黄麻起义 " 作为贯彻落实党的 " 八七会议 " 精神的具体行动,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里诞生的四支红军主力部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这里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并保持红旗始终不倒;这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该剧以这些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为脉络,再现了大别山地区人民在遭受反动派,恶势力和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时候,不甘屈辱,奋起反击,最终在共产党的指引和带领下,走向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该剧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过程浓墨重彩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在没有共产党来引领的时候,大别山地区人民的反抗是很盲目,很原始的,仅仅是简单地以暴制暴。当铜锣响起时,人们拿着生产工具跑出家门,驱赶强盗;当受到压迫时,刘铜锣,薛以诚之辈跑到山上,拉起队伍,打着 " 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 的口号,当起了土匪。直到李坪山等人把共产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了大别山,这里的人民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星星之火在大别山迅速成为燎原之势。该剧以小见大,为我们再现了大别山人民紧跟党走,投身革命的历史画卷,重温了红旗插遍大别山的峥嵘岁月。

  该剧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大别山人形象。在那个战火纷纭,社会动荡的年代, " 义薄云天三兄弟 " , " 直率温婉两姐妹 " 等剧中人物,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刻画出一大批鲜活的大别山人形象。主人公刘铜锣侠肝义胆,敢做敢当,喜欢打破常理,不按规则出牌。他善于联系群众,深得民心,最后在党的教育下,从一个 " 劫富济贫 " 的山大王成长为一个立志解放四万万同胞的坚定的革命者。可以说,刘铜锣这种较真劲,认死理的性格特征,正是黄冈籍众多开国将军的人格魅力所在。方杠子从小受马克思主义教益,是一个有勇有谋,成熟老练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他也是众多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最后功成身退的大别山无名英雄的代表。戴慧平虽身处国民党阵营,但有报国之志,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得到晋升,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他果断地予以反抗。他与刘铜锣,方杠子时而刀兵相见,时而携手杀敌,可见他胸怀壮志,有情有义。方蕾和曹丽君是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上战场杀敌,却一直做着宣传和医疗工作,这刚好印证了 "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 .李坪山作为革命引路人,开口不是子曰,就是孙子兵法,但他思想并不守旧和迂腐,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又会带兵打仗,他引导着无数的大别山人走上革命道路,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此外,还有敢于承认错误,开展自我批评的共产党高级干部翟业兵,不顾个人冤屈,为革命慷慨赴死的安娃子,只会做,不会说的哑巴等等,这些都是大别山地区将士们的缩影,更是黄冈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

  该剧彰显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电视剧《铁血红安》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这就是 " 朴诚勇毅,不胜不休 " 的大别山精神。剧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身处领导岗位的李坪山,翟业兵,还是中层干部刘铜锣,方杠子,甚至是安娃子,哑巴,哪怕是国民党军官戴慧平,他们都朴素,诚实,勇敢,坚毅,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们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活着,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战斗着,奋斗着。他们不搞花花架子,朴实无华,凭真本事用心做事;他们豪爽直率,坦诚相待,有话当面说,不藏着,掖着,不搞背后伤人;他们不管前方多么艰险,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勇往直前;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心中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中国将军第一县,第一乡的桂冠才会落户大别山;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别山人民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续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该剧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别山文化。电视剧《铁血红安》有一大亮点值得称道,就是它在还原历史,刻画人物,传承精神的同时,还不留痕迹地展示了大别山地区特别是红安县的特色文化。在紧张的剧情冲突中,不仅叫响了 " 小小黄安,人人好好。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 的红安宣言,唱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经典革命歌曲,还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示了黄冈地方戏曲楚剧版的《夫妻观灯》。除了黄安,红安以外,还多次出现七里坪,老君山,天台山,高桥等地名。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团的文书名叫 " 红苕 " ,更是擦亮了 " 红安苕 " 这一金字招牌。这些贴有大别山和红安标签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算得上是展示大别山文化的神来之笔。

  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之时,恰逢 " 黄麻起义 " 87周年纪念日,正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讲话言犹在耳,APEC峰会在北京刚刚结束。这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的叠加,更使《铁血红安》的传奇与风采大别于天下,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大别山精神不仅在过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剧向社会呼唤 " 俭朴,诚实 " 美德。俭朴,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朴诚勇毅 " 第一个字就是 " 朴 " ,即朴素,勤俭,第二个字就是诚,即诚实,诚信,这两个字对我们现代社会太重要了。《铁血红安》的热播,让广大电视观众看到了大别山老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他们不求名,不求利,艰苦奋斗,言出必行。反观现在的社会,浮华奢靡,不愿吃苦的现象普遍存在,诚信缺失,虚伪欺诈的行为层出不穷,公民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弘扬民族精神任重道远,急需一股正能量来教育群众,鼓舞人民。《铁血红安》所刻画的那些革命先烈,将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标杆。


  该剧向改革注入 " 开拓,创新 " 精神。勇于开拓,不怕牺牲,走自已的路,且矢志不渝,这就是大别山精神中的 " 勇毅 " 的要义所在,也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困难和阻力普遍存在,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需要千千万万个 " 刘铜锣 " 涌现出来,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打硬仗,能够想点子,能够打破思维定式,能够保持定力,舍小我成就大我,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铁血红安》的播出,将呼唤新时代的 " 刘铜锣 " ,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 " 精气神 " .

  该剧向发展倡导 " 求真,务实 " 作风。社会的进步,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美德,而大别山精神的突出特点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近年来,黄冈市特别是红安县正是发扬大别山人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敢闯敢试,敢于突破常规抓发展,才创造了 " 红安传奇 " ,从当年的 " 小小黄安 " 成为今天的 " 大大红安 " .当然,这个 " 大 " ,不仅是版图面积的广大,综合实力的强大,更在于大别山精神的发扬光大,以革命的精神来推进建设的风采大别天下。《铁血红安》的播出,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累和传递正能量。

  与真正的历史相比,电视剧《铁血红安》所展现的内容难免有些单薄,但这部影视作品决不是要单纯地还原历史,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历史冰山一角的解读,让更多地人们去追忆那段岁月,去缅怀那些英雄,从而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可以说,电视剧《铁血红安》通过刻画铁血铜锣,展现大别风采,不只是记录了一段旧的历史,它还将引领一个新的时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铁血红安观后感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铁血红安观后感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