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希罗多德的想象,地球是一个椭圆的平面,拱形的苍穹倚寄于其中。在夏季,太阳每天在其上运行时,正好通过苍穹的中央;而在冬季,它在寒冷的影响下,就离开这条轨道而偏向南行走。
希罗多德对居住于前苏联南部的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作了非常有趣的描述,他把西徐亚想象成一个四边形。
希罗多德对西徐亚所作的地理学和人种志学的描述是由西而东的,他由多瑙河和它的支流开始,列出了那里的河流和居住于两岸的各族。对东部和东北部地方描述更为详尽。
按照希罗多德的意见,西徐亚的全境几乎是没有森林的,那里完全没有树木,无论是野生树木或栽培的树木,地方平坦,拥有肥沃的土壤和茂盛的牧场。
这些地方的气候比希腊寒冷,因为冬季的严寒持续将近达到 8 个月之久,这儿到处都会结冰,居住在那里的西徐亚人在冰上行军,并可乘车向对岸迁移。
希罗多德把西徐亚人的王国分成三个部分:农业的西徐亚人、游牧的西徐亚人和王国的西徐亚人。
据希罗多德的说法,沿着里海西岸有高加索伸延着,它在一切山脉中是最高的和最开阔的,有很多不同的部落居住在那里。
希罗多德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多岩的与不平坦的土地绵亘在奥阿尔河流域的那边,而在这些土地那边是难攀的高山耸立着。
我们在这里又得到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不平坦的和多岩的土地,就是指山地,他还说,这里有独眼的阿里马斯普人居住着,还有格里弗人所看守的许多黄金,看来就是对乌拉尔山的矿产资源和那些当时的采金者必须克服的不可思议的困难和危险,所作的故事性的反映。
这时期真正的动植物地理学的考察,我们几乎还没有看到,但是,亚里士多德却大大推进了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因而替后来的动植物地理学的考察打下了基础。
人类的地理学则有较大的进步。针对整体的理论的地学还包含关于热带和极带不能居住的错误说法,但是关于有人烟的地区的人类却积累了无数宝贵的观察,希腊人的玄想精神把这类观察构成为理论,一直影响到现代。 这类理论又来自两个方面:
医学地理学的创始人是大医师希波克拉底,他也曾经周游过不少国家。他的书上关于空气、水和地点的考察,可以说明地区自然情况,特别是气候和季节变化对于人类肉体和心灵的影响。
他还倡议医师们任凭命运驱使到哪里,就应该把哪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加以研究。他的关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作用的概念则是很幼稚的。
他写道:“人们(居住在酷热气候里)比较北方人活泼些和健壮些,他们的声音较清明,性格较温和,智慧较敏锐;同时,热带所有的物产比寒冷的地方要好一些……”
他还指出:“在这样温度里居住的人们,他们的心灵没有受过生气蓬勃的刺激,身体也没有遭受急剧的变化,自然而然地使人更为野蛮,性格更为激烈和不易驯服。因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迅速转变能焕发人们的精神,把他们从无所作为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从原则上看来,希波克拉底在认识上为人类开拓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不光是亚里士多德,上古末期的一些研究者,而且有近代的人物,如孟德斯鸠等,也都继承和发扬了他的这种观点。
人类地理学的另一种考察方法,见于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埃福罗斯和政治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他们也十分重视气候的影响,有时甚至还过高地估计了这种影响,但是,除此以外,他们也强调地区的水平和垂直构造及土质肥瘠对于生活方式和政治情况发生的影响。
比如,柏拉图在其对话《泰密阿斯》篇里,就引用了一个有趣的传说,谈到大西洋里有一个已经沉没了的、巨大的、无人居住的西方乐土。由于这块乐土的传说,产生了极多的作品。
有些人在大西洋中寻觅这个岛而毫无结果,另一些人则寻觅于地中海的西部;有些人以为它占据着西西里到塞浦路斯之间的地区;另一些人则说它杂陈于地中海的东部。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是东方的中国,还是西域的希腊,这个时候,也就是人类的远古时期,地学已经开始萌芽。
当时,历史学趋重于经验方面,包括地志和民族志,尤其是关于埃及地区的,都收在历史的叙述中了。
但是,对于理解地理学的体系特别重要的,是地球物理学另外独立这个事实。这就是亚里斯多德的《气象学》,这部书不光是现代意义的气象学,即关于空气的学说,而且还研究到固态和液态地表,并且不是把种种现象地理地排列起来,而是按照体系排列起来。
地球物理学在整个上古时代都保持着这个特殊地位。
而我国地学发展的历史,如果以半坡遗址为起点,至少也有六千年的历史了。半坡人当时能够在半坡遗址居住下来,劳动、生息、开创他们的事业,繁衍他们的后代,就足以说明他们对居住环境是有选择的,而这种选择又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建立在古老中国所绽放的绚美的地理花朵之上的。
古来万事东流水,滔滔历史向前进。但不知后世的人们又是如何继承、发扬、光大了这些古老文明的花朵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标题:开天辟地,盘古挥舞利斧;说东道西,荷马操练神笔(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yanyi/63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yanyi/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