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土壤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土壤地理学 > 富铝土(4)

富铝土(4)

时间:2010-01-29 03:3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四、主要性状

 

(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诊断富铝土是以表现出中度以上富铝化特征的土层为依据。这一诊断层在我国称之铁铝层,它部分相当于美国分类制的氧化层。铁铝层和氧化层在诊断项目和指标上虽然存在若干差异,但均以反映富铝化的强度作为诊断依据。其诊断的主要特征如下:

1.中度以上的富铝化作用表现在于:矿物分解、盐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强烈。粘粒矿物组成中以1∶1型高岭石类粘土矿物和铁铝氧化物占优势,仅含有少量2∶1型蒙脱石类或2∶1∶1 型铝间层过渡性粘土矿物。矿物风化析出的氧化铁以赤铁矿和针铁矿形式在土壤中产生明显富集;同时,铝离子除进入交换性复合体,招致高度铝饱和外,还以三水铝石形式存在。因此,这一土纲的土壤粘粒部分具有较低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铝分子率。CECpH7/粘粒百分数比率,美国土壤分类制中的氧化层规定为≤0.16,我国土壤系统分类铁铝层规定为≤0.24。氧化铁富集,而且铁的游离度增大,具体指标是:游离Fe2O3≥20克每千克土或游离Fe2O3/全Fe2O3≥0.40。

2.有些土壤粘粒部分的阳离子交换量或硅铝分子率的高低与富铝化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吻合。例如,有些土壤由于母质中含有较多的云母类矿物,当风化初期云母转变为水云母时,粘粒部分的阳离子交换量可降低至与以高岭石类占优势的土壤一样低;又如,在南方山区湿度大的一些土壤中,矿物质淋溶作用非常强烈,风化析出的二氧化硅与盐基同时被淋失,当母质中含云母类矿物较多时,土壤中过剩的铝离子以羟基铝形式进入层状粘土矿物,形成铝间层过渡性矿物,或当母质中含长石类矿物较多时,在风化初期就可能有过剩的铝离子形成三水铝矿,因此,粘粒部分的有效阳离子交换量及硅铝分子率也可以是相当低的。为了区别这些并不是由于真正高度富铝化作用所形成的低阳离子交换量和低硅铝分子率的土壤,或把它们排除在富铝土纲之外,对用以诊断富铝土纲的铁铝层不仅以其粘粒部分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铝分子率作为指标,而且还需就其与脱钾作用相联系的K2O含量作出限定。具体指标是:部分亚层细土三酸消化分解物组成中K2O<35克每千克。

3.铁铝层的厚度在30厘米以上。

(二)形态特征

富铝土如果没有受到侵蚀,土层一般都较深厚,约达2—3米以上,层次分异虽不太明显,但仍能划为:腐殖质层(Ah)、铁铝层(Bs)和母质或母岩层(C或R)。在有良好自然植被覆盖的剖面上还有2—3厘米枯枝落叶层(O)。耕作富铝土没有枯枝落叶层,但一般都出现结壳,厚薄不一。凡结壳较厚者,其中多半有平行于地表的横向裂隙,使之成层片状结构。各发生层性状分述如下:

1.腐殖质层 一般厚10—20厘米,浊橙色至浊黄棕色。粒状或小块状结构,疏松而多根系,常夹有残落物和碎屑片。有机质含量因生物气候条件和利用方式而异。砖红壤、红壤和黄壤各处于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下,本层有机质含量分别为40.4±14.1克每千克土、43.9±17.8克每千克土和66.9±34.3克每千克土。如植被破坏,遭受侵蚀,有机质含量将明显下降,可低至10克每千克上以下。在耕作富铝土中,各地区的有机质含量不同。在旱作利用方式下,以华南、滇南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为26.8±12.0克每千克土,西南地区次之,为19.3±12.8克每千克土,华中地区又次之,为15.7±6.1克每千克土。若用于种植水稻,其有机质水平要比旱作地有所提高。

2.铁铝层 这是富铝土的重要诊断层,呈暗红色至黄棕色,紧实粘重,孔隙较少,<0.01毫米粘粒含量可达50~70%,粘土矿物中以1∶1型(高岭石类)或铁铝氧化物占优势。多呈块状或棱块状结构,在孔壁或结构面上常出现淀积的粘粒胶膜、或铁结核。具有前述所规定的诊断指标。本层底部常因地下水位季节性升降而引起铁质的氧化还原交替作用,可能出现红白色网纹交替的网纹层,有的剖面在网纹中还夹有粗石英颗粒。

3.母质层 常见有玄武岩、玢岩发育的铁质富铝风化壳,石灰岩、白云岩发育的铝质富铝风化壳,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石英质富铝风化壳,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硅铁质铁铝风化壳,砂岩、红砂岩发育的硅质铁铝风化壳,某些板页岩发育的钾硅质准铁铝风化壳。

受到新构造运动影响的富铝土,往往出现一些特殊剖面,如重叠剖面、埋藏剖面等。富铝土若受到侵蚀,则会出现富铝层、甚至网纹层裸露地表的现象。

富铝土的微形态学的一般特征是:土壤基质(<0.01毫米)一般呈黄棕色、亮红棕及暗红色,有微团聚作用,除有雏形团聚体微结构外,有时还有团粒(0.1~0.15毫米)及微团粒(0.05~0.07毫米)。土壤基质内出现很多蠕虫状孔隙、蠕孔、囊孔。有铁质化颗粒碎屑、铁质化岩屑,有时在裂隙壁上有铁质浸渗或铁质粘粒胶膜,有时在颗粒周围有游离氧化铁渗出。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中可见一定数量的似淀积粘粒胶膜状风化粘粒或淀积粘粒粒蕊,有时出现淀积一扩散粘粒胶膜,但从数量及形成特点(淀积后胶膜又向土壤基体扩散)看,这类粘粒胶膜可能是残余淀积粘化或风化产物。基质内有明显条纹状光性定向集结粘粒。玄武岩及老风化壳发育的富铝土基质呈暗红色高度胶凝态,并形成相连接的凝聚性团聚体。


  本文标题:富铝土(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8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897.html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
土壤地理学:富铝土(2)
欢迎你对富铝土(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富铝土(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