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着高200~300米的复合型沙山,其形成与残留的石质(砂岩)低岗(高10~30米)有关。沙丘在移动的过程中,受到这些残留小石岗的阻挡,减缓了移动速度,而后继的又接踵而来,覆于前面的沙丘上,层层叠置,愈堆愈高,形成了高大的复合型沙山。
2.纵向沙垄
上面说的都是些链状形态的沙丘,排列方向(沙丘走向)和主风向垂直,或成60~90度的交角,我们统称它们为横向沙丘。在中国沙漠里,除了横向沙丘外,还广泛分布有与主风向相平行,或成30度以内的交角的纵向沙丘,叫做沙垄。
沙垄主要分布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平直作线状伸展,常相互连接,平面形态产生具有分叉的树枝状,称为树枝状沙垄。长度可以从数百米到十多公里;高度一般在10~25米,最高可达70米。两侧斜坡比较对称,以沙漠中部的南北走向的沙垄为例,西坡一般为15~24度,东坡为19~28度。现在沙垄上都长有植物,只有比较高大的沙垄顶部才是光秃的。垄顶通常微呈穹形,有的也有摆动脊峰。
沙垄在南疆喀什三角洲北部的托克拉克库姆、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也都有较大面积的分布,它们也都长起了植物,成为固定、半固定沙丘。
复合型纵向沙垄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部,东经82~85度之间的地带。这种沙垄是流动沙丘,其形态特征是:垄体表面叠置了许多次一级的新月形沙丘链,它们与垄体垂直或略呈偏斜;沙垄延伸很长,一般为10~20公里,最长可达45公里;垄体高度通常为50~80米,宽度为500~1000米;垄间低地宽度为1~2公里,其间散布一些低矮的沙垄或沙丘链。复合型纵向沙垄的两侧比较对称,斜坡均较平缓;垄顶剖面呈半圆形。
纵向沙垄的形成,国内外学者最近研究认为,是大气巨大螺旋状前进运动的纵向涡流(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吹的风,如高压反气旋气流所具有的)对沙质地表吹蚀和堆积作用的结果(图10)。风吹扬的时间越久,垄间低地被吹蚀得越深,沙垄上堆积的沙子也就越多,沙垄不断增高和延伸,垄间距离也不断加宽;空气运行局部受阻,沙垄表面发育了次一级沙丘链,从而演变成复合型沙垄。
3.金字塔沙丘
沙丘的形态,是在多方向风、且风力又大致相似的情况下发育的,形态本身不与任何一种风向相平行或垂直。这种沙丘因其外形与非洲埃及尼罗河畔的金字塔相似,所以称之为“金字塔沙丘”。也因其形态总特征是成角锥体状,又称它为角锥状沙丘。金字塔沙丘具有尖顶和三角形的斜面,斜而坡度通常为25~30度,斜面之间形成棱脊线。金字塔沙丘的每个斜面往往代表一种风向,通常有3~4个斜面,也有多到5~6个的。
金字塔沙丘一般只作零星的单个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的且末、于田一带,以及西北部的麻扎塔格北坡,巴丹吉林沙漠南部。沙丘高度一般在50~100米。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一些复合型金字塔沙丘,高度可达200~300米,底部直径有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貌似“山”一般。
中国沙漠除了上述沙丘形态外,在腾格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中,还有由两组相互垂直的沙丘链和沙埂组成的格状沙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塔里木河老河床以南,以及乌兰布和沙漠西南部等地,分布有一种如馒头状的复合型穹状沙丘;在阿尔金山北麓若羌、且末之间的喀特库姆和柴达木盆地西部,有新月形沙丘的一翼向前延伸很长,而另一翼相对退缩,形成外形像钓鱼钩状的新月形沙垄;若继续发展下去,往往会使尾部的新月形沙丘形态变得不明显,甚至消失,仅遗留下由一翼延伸所成的沙垄;在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有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刚好相反,即沙丘两翼指向上风方向,迎风坡平缓而凹入,背风坡较陡而呈弧形凸出,形似马蹄,平面图形又像一条抛物线的抛物线形沙丘,等等。此外,在沙漠的边缘或深入沙漠中去的河流两岸现代冲积平原上,水分植被条件都较好,分布有多种草灌丛沙堆。这种沙堆是风沙在植物周围遇阻堆积而成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高度都不大,一般在1~5米,个别的高达10米。这些沙堆通常都是根据其上部生长的主要植物种类来命名的,如红柳沙堆,白茨沙堆,等等。中国沙漠地区的主要沙丘形态请见表9。
本文标题:风积地貌(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amo/49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amo/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