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水汽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凝华。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一般条件是:一是有凝结核或凝华核的存在。二是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一)凝结核
在大气中,水汽压只要达到或超过饱和,水汽就会发生凝结,但在实验室里却发现,在纯净的空气中,水汽过饱和到相对湿度为300%—400%,也不会发生凝结。这是因为作不规则运动的水汽分子之间引力很小,通过相互之间的碰撞不易相互结合为液态或固态水。只有在巨大的过饱和条件下,纯净的空气才能凝结。然而巨大的过饱和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吸湿性微粒物质,它们比水汽分子大得多,对水分子吸引力也大,从而有利于水汽分子在其表面上的集聚,使其成为水汽凝结核心。这种大气中能促使水汽凝结的微粒,叫凝结核,其半径一般为10-7-10-3cm,而且半径越大,吸湿性越好的核周围越易产生凝结。凝结核的存在是大气产生凝结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空气中水汽的饱和或过饱和
大气中,凝结核总是存在的。能否产生凝结,取决于空气是否达到过饱和。使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少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当然也可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因此促使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的过程有:
1.暖水面蒸发
通常情况下,水面蒸发作用虽然可以增大空气湿度,但并不能使空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因为靠近水面的空气接近饱和时,蒸发即基本停止。然而,当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由于水面温度比气温高,暖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大得多,通过蒸发可使空气达到过饱和,并产生凝结。秋冬季的早晨,水面上腾起的蒸发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2.空气的冷却
减小饱和水汽压主要靠空气冷却。大气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绝热冷却: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对外做功而导致空气本身的冷却。随着高度升高,温度降低,饱和水汽压减小,空气至一定高度就会出现过饱和状态。这一方式对于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辐射冷却:指在晴朗无风的夜间,由于地面的辐射冷却,导致近地面层空气的降温。当空气中温度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水汽压就会超过饱和水汽压产生凝结。辐射雾就是水汽以这种方式凝结形成的。
(3)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将热量传递给冷的地表,造成空气本身温度降低。如果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4)混合冷却:当温差较大,且接近饱和的两团空气水平混合后,也可能产生凝结。由于饱和水汽压随温度的改变呈指数曲线形式(如图3·7中的曲线),就可能使混合后气团的平均水汽压比混合气团平均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大。图中A和B分别代表两个未饱和气团的状态,A气团的温度为t1,水汽压为e1,饱和水汽压为E1。B气团的温度为t2,水汽压为e2,饱和水汽压为E2。混合后,空气的温度即为原来两团空气的平均温度(即横坐标上t1与t2之中点),对应的饱和水汽压为E。由于混合是水平方向进行的。混合后的水汽压e,即为e1与e2的平均值(即纵坐标上e1与e2之中点)。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团空气混合后,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即e>E,可以产生凝结。例如我国新疆地区就有因不同气团混合而产生的雾。若两气团原来的湿度比较小,则混合后也难以发生凝结。
在上述几种过程中,冷却通常是主要的。对形成雾来说,由于凝结出现在贴近地面的气层中,因此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是主要的;对形成云来说,由于凝结是在一定高度上,因而绝热冷却就成为主要的了。
本文标题:第一节 蒸发和凝结(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hou/2362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hou/2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