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 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

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

时间:2011-01-19 08: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

在暖季,当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空中有充沛水汽、并有足够对流冲击力的条件下,大气中对流运动得到强劲发展,其所形成的天气系统称对流性天气系统,如雷暴、龙卷、飑线、冰雹等。这些天气系统不仅尺度小、生命期短,而且气象要素水平梯度很大、天气现象剧烈,具有很大破坏力,往往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

一、雷暴

雷暴是由旺盛积雨云所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雨的局地风暴。没有降水的闪电、雷鸣现象,称干雷暴。雷暴过境时,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会发生剧烈变化,如气压猛升,风向急转,风速大增,气温突降,随后倾盆大雨。强烈的雷暴甚至带来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

通常把只伴有阵雨的雷暴称一般雷暴,把伴有暴雨、大风、冰雹、龙卷等严重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者,称强雷暴。两者都是由发展强烈的积雨云形成的,这类积雨云称雷暴云。一次雷暴过程并不只是一块雷暴云,而往往是由几个或更多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雷暴单体所组成。这些雷暴单体虽然处于同一个雷暴云中,而每个单体都具有独立的云内环流,都经历发展阶段(云中贯穿上升气流)、成熟阶段(云中出现降水以及降水拖曳的下沉气流)和消散阶段(云中为下沉气流),并处于不断新生和消失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雷暴活动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据统计,低纬度雷暴出现的次数多于中纬度,中纬度又多于高纬度。这是由于低纬度终年高温、多雨,空气处于暖湿不稳定状态,容易形成雷暴。中纬度夏半年,近地层大气增温、增湿,大气层结不稳定度增大,同时经常有天气系统活动,雷暴次数也较多。高纬度气温低、湿度小,大气比较稳定,雷暴很少出现。就同纬度来说,雷暴出现次数,一般是山地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一年中雷暴出现最多的是夏季,春秋次之,冬季除暖湿地区外,极少出现。

雷暴移动受地理条件影响很大。在山区受山地阻挡,雷暴常沿山脉移动,如果山地不高,发展强盛的雷暴可越山而过。在海岸、江河、湖泊地区,白天因水面温度较低,常有局部下沉气流产生,致使雷暴强度减弱甚至消失,而一些较弱雷暴往往不能越过水面而沿岸移动,但在夜间,雷暴可能增强。


  本文标题: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hou/2360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hou/23609.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四节 对流性天气系统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