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

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

时间:2013-01-11 13:32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991年6月菲律宾Pinatubo火山爆发是近80年来最强的一次。图8·9给出这次爆发后其气溶胶光学厚度对1989—1990年平均值的距平。从图上可以看出,在热带(20°S—30°N)在火山爆发后3个月后气溶胶厚度达到峰值,直到1993年5月(亦即约两年后)恢复到正常。南北半球中纬度(40°—80°N,40°—60°S)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峰值出现较晚,但均在春夏之际。显然,气溶胶光学厚度增大,太阳辐射削弱的程度亦增大。有资料证明1992年4—10月北半球两个大陆气温距平在—0.5——1.0℃之间。由图8·4可见1990和1991年曾经是近百年来最暖的两年,但1992年全球平均下降了0.2℃,北半球下降0.4℃。不少学者认为,这主要是Pinatubo爆发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因素

  火山爆发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历史上寒冷时期往往同火山爆发次数多、强度大的活跃时期有关。Baldwin等(1976)指出,火山活动的加强可能是小冰期以至最近一次大冰期出现的重要原因。Bray(1977)则指出,过去200万年间几乎每次冰期的建立和急剧变冷都和大规模火山爆发有关。例如在1912年以前的150年,北半球火山爆发较频,所以气候相对地比较寒冷。1912年以后至20世纪40年代北半球火山活动很少,大气混浊度减小,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气温增高,形成一温暖时期。

  总之,火山活动的这种“阳伞效应”是影响地球上各种空间尺度范围为时数年以上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

(三)太阳活动的变化

  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大约11年的周期。据1978年11月16日到1981年7月13日雨云7号卫星(装有空腔辐射仪)共971天的观测,证明太阳黑子峰值时太阳常数减少。最近富卡尔、马利安(Fonkaland Lean,1986)的研究指出,太阳黑子使太阳辐射下降只是一个短期行为,但太阳光斑可使太阳辐射增强。太阳活动增强,不仅太阳黑子增加,太阳光斑也增加。光斑增加所造成的太阳辐射增强,抵消掉因黑子增加而造成的削弱还有余。因此,在11年周期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辐射也增强,即从长期变化来看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为正相关(图略)。

据最新研究,太阳常数可能变化在1—2%左右。模拟试验证明,太阳常数增加2%,地面气温可能上升3℃,但减少2%,地面气温可能下降4.3℃。我国近500年来的寒冷时期正好处于太阳活动的低水平阶段,其中三次冷期对应着太阳活动的不活跃期。如第一次冷期(1470—1520年)对应着1460—1550年的斯波勒极小期;第二次冷期(1650—1700年)对应着1645—1715年的蒙德尔极小期;第三次冷期(1840—1890年)较弱,也对应着19世纪后半期的一次较弱的太阳活动期。而在中世纪太阳活动极大期间(1100—1250)正值我国元初的温暖时期,说明我国近千年来的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长期变化也有一定联系。
  本文标题: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hou/2359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hou/2359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二节 气候变化的因素(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