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澄江、江川、华宁三县之间的抚仙湖,面积为212平方公里,仅次于滇池和洱海,是云南省第三大湖。抚仙湖平均水深87米,最深处达155米,是除东北长白山夭他外,我国第二深水湖泊。
唐代称抚仙湖为大池。据樊绰《蛮书》记载:“量水川,在滇池南两口程,汉旧黎州也。川中有大池。”《澄江府志》中说:“量水川即唐书梁水县(今澄江、江川一带),大池,抚仙湖也。”抚仙湖后又称罗伽湖。据《明史·地理志》载:“澄江府”北有罗藏山(现名梁土山),南有抚仙湖,一名罗伽湖。”得此名可能和宋、元时期南诏、大理段氏在澄江设罗伽部有关。抚仙湖名则与景物、传说故事有关:相传玉皇大帝派石、肖二仙到人间巡查,他们来到滇中,被碧波粼粼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忘了回返天界,变为两块并肩而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这两块巨石在湖东南方高高耸立,在湖上驾舟遥望,似二仙抚肩巡游,陶然于森森碧水之畔。
抚仙湖北部宽阔而深,南部狭小而浅,中部细长,形如葫芦。湖面海拔1720米,东、南、西三面为山脉所环抱,北部地势开阔,连接着湖滨平原。抚仙湖是喜马拉雅运动之后距今约二三百万年时,由于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的断层湖。湖水主要来自雨水聚积,井南受上游星云湖注入,北有梁土河,东、西两大河及西龙潭、热水塘的泉水流入,东面的海口河是唯一的出水口,汇南了从‘江归南海。
抚仙湖湖水深碧,清澈而透明。透明度一般4一5米,有的可达7一8米。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滇游口记中记述:“滇山唯多土,故多雍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唯抚仙湖最清。”徐霞客得出抚仙湖最清的结论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汇入抚仙湖的水,首先流入星云湖进行了沉淀,再经过1公里长的海门河入抚仙湖,水就很清了。而抚仙湖所接纳的其他河流,源头都在沿湖一带山脉,距湖长度均不超过10公里,又多属泉水,无浑浊之泥沙。且湖水深,沉底之泥沙。任凭风急浪涌,也难翻起浊水来。有这诸多原因,抚仙湖水焉得不清?用“碧水千寻”、“琉璃万顷”来形容抚仙湖,是毫不夸张的。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众多。西面一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直插云表,称为“玉笋晴岚”。峰顶有石招‘,据传四时注水不竭。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水温在40 0C左右,水中含硫,是健身疗养的理想之处。东北面的回龙山,中部上宽下削,若大象以长鼻吸湖水状,故又称象鼻岭。当地农家以象鼻测水位,有“象鼻引着水。必然兆丰年”之说。
抚仙湖有一处著名的奇景闻名遐迩。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1公里余,它隔山连接着江川县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储鱼石壁,壁上刻“界鱼石”三字,其旁石碑上镌刻一诗口:“星云口向羞,面积约0。 5平方公里,上有岩洞和峰峦,风光旖旎。明代很多名从此岛为乐园,捐助银两。兴建殿阁楼台,岛上出现了雕梁画栋的建至崇祯年间,岛上计有殿八、阁五、亭三、堂一、庵一,及一座13答,备极奇巧。妇岛是当时的澄江胜景。消朝江川令彭贤于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重修孤山寺记》中写道:“孤山向为逛东胜景,辟草攀萝,遂跻其扫烂柯石,探南无洞,登弄珠岩,俯鱼乐国,众山献翠,两海环碧,渣潇湘洞庭。”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杨慎曾到孤山饱览风光,留下了人湖景的诗篇:“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口镜中行,孤山一点横可羡霞标挂赤城。”“澄江色似碧醒醚,万顷烟波际绿芜,只少楼台
天然图画胜西湖。”从当时游人、隐士所留大量诗词、碑记看出:又是“巍然形胜冠南州”,而且是“迁人骚客停留者不可胜纪”的地青朝初年,战火四起,孤山的古建筑遭到了毁坏,楼阁无存。清康熙(公元1678年)虽有澄江知府土贞宇重建孤山,也只修了一座孤山寺,下及当年之宏伟。如今,孤山岛正逐渐整修,呈现出新的生机。山湖因湖水深,风浪大,湖中的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不易生长,浮游及底栖生物如螺狮、蚌、虾也很少。抗浪鱼是抚仙湖的主产鱼类,也胡的特产。它们常喜栖息于深水鱼洞或沙砾之中,因能在风高浪涌的主长,当地人民便称之为“抗浪鱼”。此鱼体长三四寸,其形如箭,孔。它肉细、刺软、味香,鲜吃或加工晒干可不必剖腹,经盐水煮过立腌在罐中,一年半载后仍鲜美可口。当地渔民的捕鱼方式十分奇特,足香把鱼”。捕鱼人用威枝叶等捆成一束束粗粗的线香状东西,将它生浅滩或石隙中,抗浪鱼便纷纷往“香把”里钻。渔民提起“香把”五儿就p}u}里啪啦落下。在那些“香把”里还粘着很多鱼卵,渔民将它龙来,培育出新一代的抗浪鱼。这种捕鱼留籽的方法,把捕捞和保护w起来,蕴藏着原始古朴但却科学的道理。抚仙湖是未受污染的湖泊,凌,水质极好。它的水温冬夏变化小,因此是理想的游泳场所。每年戊千上万的人前来游泳,包括专业游泳运动员也常来训练。麦的湖水,秀丽的景色,人和大自然在此融为了一体。
本文标题:抚仙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hu/44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hu/4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