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名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名湖 > 惠州西湖(2)

惠州西湖(2)

时间:2010-01-29 01:0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西湖西山有泅州塔,为湖上最古建筑物。塔建于唐,为纪念印度来华的僧伽而建。僧伽居于安徽泅州,死于长安,泅州最早建筑了僧伽塔,以后各地仿建的都称为泅州塔。苏轼在惠州所写《江月》诗中,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之句。“玉塔微澜”遂彼誉为惠州西湖一景。塔为八角,外观七层,内为十三层,高37米,登临塔顶,可眺惠州全景。在朦胧的月夜观赏湖光塔影,西湖另有一种妩媚的风韵。湖水是“芝萝西施”的眼波和轻拂的衣裙,洲诸是淡扫的蛾眉,塔影则是发譬和云鬓。

  在平湖湖区中有点翠洲。洲上在宋代有孤屿亭,明代有点翠亭。南山环翠,风景似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明代孔少娥诗云:“西湖西子两相传,湖面偏宜点翠洲”。后为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的牺牲者,于1913年建留丹亭,亭联:“殿角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绿,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丹点翠”也为西湖八景之一。其他“桃园口暖”、“荔浦风情”诸景也各有其特色。

  丰湖,既是惠州西湖的泛称,同时又是五个湖区之一。今惠阳师专为丰湖书院原址。宋湘于清乾隆年间在丰湖书院讲学,离去时随意用蔗渣写《五别诗》(别湖花、别湖山、别湖水、别湖风、别湖月)于澄观楼上,书法刚健而兼柔韧。丘逢甲称宋湘“竹叶蔗渣俱妙笔,米颠书法杜陵诗”,现拓本仍存。

  平湖和丰湖联成惠州西湖的主体,名胜也多集中在这两个湖区菱湖和鳄湖,地貌变化较大,湖区渐小,有些已变为陆地。

  惠州西湖兼具湖山之胜,又得豪放惆搅的大文学家苏轼的垂青,更令西湖生色。


  本文标题:惠州西湖(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minghu/43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minghu/4397.html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
欢迎你对惠州西湖(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惠州西湖(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中国名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