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地球形成以来,大气环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既有物质成分的变化,也有气温冷暖和干湿的交替变化。大气环境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有短,有的可长达几亿年的变化周期,而有的只有几年或几天的变化周期。
在气候冷暖的变化过程中,我们一般把地球上气候极其寒冷(比现今年平均温度可低8~12℃)、高纬冰川和高山冰川扩展的阶段称冰期。两个冰期之间气候相对温暖(与现代的气温接近或高一些)的阶段称间冰期。冰期只占地球历史的1/10时间,而绝大部分时期为间冰期。总体来说,地球的大气环境主要是处于温暖的阶段中的。在太古宙的晚期,地球上就出现了寒冷的气候,开始发育冰川。在元古宙,有过多次冷暖的交替波动。到新元古代的震旦纪时期,全球发育了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冰川活动,通常称为第一次大冰期。当时我国南方地区就发育了冰川。此后,地球经历了长达3.3亿年的温暖时期。在晚古生代(石炭纪至二叠纪),地球又进入第二次大冰期,这次以南半球发育大量冰川为特征。在整个中生代,全球的气候都比较温暖,有的地区显得干燥。全球性的第三次大冰期发生在第四纪。我们现在就处于这次大冰期中。
虽然第四纪是处在整体寒冷气候的背景下,但在期间还存在着次一级冷暖气候波动,这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较前几个时期都大。根据冰碛物、深海沉积物、冰心、黄土等研究,又可划出多个次一级的冰期和间冰期,如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从早到晚可分为拜伯冰期、多脑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雨木冰期,中国的东部地区可划分为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和大理冰期。
近百余年来,由于有了大量的气温观测记录,这为研究区域和全球的气温变化提供了更为确实可靠的资料。由这些资料得到的总的气温变化趋势是: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40年代,世界气温曾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本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世界气候有变冷的趋势;进入70年代后,世界气候又趋变暖,到80年代后气温增暖的形势更为突出。据威尔森(H.Wilson)和汉森(J.Hansen)研究,全球年平均气温从1880~1940年60年中增加0.5℃, 1940~1965年降低了0.2℃,然后从1965~1993年又增暖了0.5℃。
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要素的改变、太阳活动、地形变化、大气环流等等。事实上,气候变化往往是诸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气候变化可能有两种趋势。其一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使大量CO2进入空气中,由于CO2阻止了地面经太阳辐射加温后以长波(红外)辐射形式散发返回空间的热量,使地表增温。由此,到下个世纪中叶气温将明显升高,届时极地冰川融化,将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二是现在气候正逐渐变冷,来自CO2的影响可能使气候变冷的趋势减弱,但不能阻止目前正在形成中的冰期。在研究现代气候变化时,特别要注意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由于人口的急速增长,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导致了沙漠化、水土流失和气候反常,也带来了城市气候问题。因此必须综合分析研究才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推测未来气候的变化,更好地为生产建设和人类生活服务。
本文标题:地球的大气环境(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kegai/101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kegai/1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