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入河流的重金属污染物(Hg、Cd、Pb等)很容易被水中悬浮颗粒物吸附,随即沉入水底。所以中上层水体受金属污染的程度较轻微,危害性也较小。当富含有机物的城市污水经排污管释入河流水体后,随水逐流的污染物会引起上下游水段内溶解氧渐次降低的效应,造成种种不良环境后果。有关污水中耗氧性有机物降解过程及与之有关的水体自净过程将在
3.2.3湖泊
由地面上大小形状不同的洼地积水而成湖泊。形成湖泊必须条件是要具有一个周围高、中间低的能蓄水的湖盆以及长期有水蓄积。图3-5所示是一个典型湖岸的剖面图。湖岸线形态自湖盆形成起就与时俱变,主要因为湖面受风力发生波浪而侵蚀湖岸,由此产生砂土,并沿湖岸流动,再通过湖岸流及下层湖水的返流被搬运到湖深处,从而形成湖棚和湖棚崖。经长时期地质年代演变,湖盆还有可能被各种来源的砂土或湖内产物所埋没。
湖水水流缓慢,蒸发量大,蒸发掉的水靠河流及地下水补偿。湖水中含钙、镁、钠、钾、硅、氮、磷、锰、铁等元素,其中氮、磷等元素引起的富营养化问题(参见5.3)是湖泊的主要污染问题。呈低营养度的水体适宜于水体流动和水生生物游动,而中等营养度的水体最适宜藻类和鱼类等水生生物正常生活,但具有高营养度的水体反而造成藻类大量萌生,水中溶解氧浓度大为降低,因此进一步引起水道阻塞、鱼类生存空间缩小、有害有毒的还原性气体H2S的产生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还可以认为,富营养化是湖泊等水体的衰老表现,极端富营养化会使湖泊演化为沼泽或干地。近代,由酸雨引起湖水酸化是湖泊的另一严重污染问题。例如由火成岩基质构成湖盆的湖泊因缺少碱性物质而不能抵御酸雨侵袭,当湖水pH值降到5.5以下时,会发生鱼类大量死亡的后果。
3.2.4降水
大气降水有多种形态,主要的是雨和雪。当云中水蒸气迅速发生凝结的时候,就发生降水。一般说来,雨水是含杂质少的较洁净的水体。但大气污染及当地地理和气象条件对水质有很大影响。如近海地区雨水中多氯、钠、钙、镁、锶等盐类,而人为污染物含量较少;城市上空的降水可能混入煤烟、工业粉尘等。
未经污染的雨水组成(示例)如图3-6所示。降水污染问题一般归入大气环境化学内容,在8.7中将对因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酸雨作专题论述。
3.2.5 地下水
地球表面的淡水大部分是贮存在地面之下的地下水,所以地下水是极宝贵的淡水资源。地下水的主要水源是大气降水。降水中一部分通过土壤和岩石的间隙而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严格地说,存在于地表之下饱和层的水体才是地下水(图3-7)。
降水抵达地面之后,在与土壤、岩石物质及细菌等长久反复接触的天然过程中,发生了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淋溶和生物化学等作用,使原降水水质发生很大变化。归纳起来,地下水水质有如下特点:①悬浮颗粒物含量很少,水体清沏透明;②无菌、盐分高、硬度大、含较多量的有机物;③不与空气接触,水体呈还原态,铁、锰等元素以Fe2 、Mn2 低价形态存在;④水温不受气温影响;⑤因有岩石等阻隔,流动速度很小,各部位水层的水质也可有很大差异。
地下水中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人们的生产或生活活动,具体说来有这样一些方面:
(1)耗氧污染物。当某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固体废物的沥取液流过土壤表层时,其中一些耗氧物质被土壤过滤或者发生生物氧化而被除去,但其残留部分仍可能进入地下水水体;
(2)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原生物动等。污水流过土壤层后,细菌和较大个体的微生物被滤除;病毒虽能穿透土层,但进入地下水水体后,经过长时间迁移会失去活性。但在一些选址不当的浅井井水中仍然有可能检出这些病菌;
本文标题:3.2 天然水系的类别--天然水系的组成和性质(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xue/737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xue/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