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下伏古地形与侵蚀的关系问题。黄土高原除了连片的、厚层的黄土将下伏地形面全部掩盖外,还有不少的基岩山地或者顶部盖覆薄层黄土的所谓“石山土戴帽山地”,如黄龙山、子午岭、白于山及渭北山地。这些基岩山地,不论在黄土堆积或是黄土堆积以后,都是正地形的骨架。黄土堆积区黄土下伏地形的特点有不同的看法,F·V·李希霍芬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堆积在第四纪前的基岩构成的平缓盆地式古地形之上。这一观点显然不全面,它只可能代表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罗来兴在他的《中国自然
地理地貌》中,认为:黄土下伏古地貌结构主要包括波状丘陵山间盆地、单斜平原及河谷阶地三种古地形。刘东生在《中国的黄土堆积》中,认为黄土高原黄土堆积的下伏古地形有四种类型:即喀斯特式古地貌、波状起伏丘陵及开阔盆地古地貌、单斜平原古地貌与河谷阶地古地貌。其中陕西黄土高原西北部无定河、延河流域属波状起伏丘陵,古地形基础系山中生代各纪的砂岩和页岩及新生代的下上新统含三趾马化石红粘土所构成,具有起伏。其上掩盖有数十米至百余米厚的黄土层,现代黄土地形多为峁或梁。在泾河、洛河中游一带,黄土下伏古地形为平坦的开阔盆地,其上堆积黄土厚度多为100~200米,现代地貌为塬,地面较为平坦,如洛川塬、彬县北塬、旬邑塬和长武塬等。黄龙山及永寿梁以南黄土下伏古地貌则为单斜平原古地形,由中生代砂页岩和新生代第三纪三趾马红土构成。泾河、洛河等局部地区的河谷两岸都有古河谷阶地地形,基岩成数个台阶,上盖黄土,表明黄土都是在原有河谷宽谷中堆积而成。
上述几类古地形,基本上反映了陕西黄土高原黄土沉积以前的地形轮廓。平坦黄土“塬”之下古地形平缓,起伏黄土丘陵之下的古地形也有所起伏。从各地所观察的中更新世离石黄土中夹的若干古土壤层都有向沟心者,斜度多在3~10度,个别地段有达10~20度,说明距今约66.6~7.1万年离石黄土堆积时,这些沟谷当时已经存在。据此,刘东生、罗来兴等认为现代黄土高原的地貌带有很大的继承性。它反映了黄土地貌主要受控于基岩地形的特点。而认为黄土地形的发育过程足由“塬”破坏形成“梁”,再由“梁”而变“峁”的演化规律并不一定确切。史念海在《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失调及其影响》中认为:黄土高原原来大部分地区都是黄土塬,只是由于后期的流水切割,部分黄土塬演变成梁,梁又经过自然和社会的作用演变成峁。
其实,黄土高原的黄土地貌发育及其演变十分复杂,多数地区的塬及梁、峁地貌的分布都受基岩地形所控制,尤其黄土塬的形成与下伏基岩地形关系尤为密切;一般塬都发育在原始地面起伏度小、谷间地宽阔即沟距较大的区域,二者缺一不可能形成塬。如延河支流杏子河流域,虽其基岩侏罗纪与白垩纪砂质岩地层倾角都只有3~5度,但因沟间地宽度小,因而基岩上发育的都是黄土梁、峁地形。如果相邻沟谷间距大,沟谷侵蚀又很活跃,塬发展成为平梁的可能性较少,大都成为破碎塬,如洛川塬的北面就属此类型。
经各地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小区的试验表明,在没有植被掩盖下,相同的土质和同一强度的雨滴条件下,地面坡度或坡长与水土流失强度成正相关。而黄土高原波状起伏的梁峁地貌的形成,是受黄土堆积前的古地形所控制,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在第四纪黄土堆积以来就已存在,如果地面有植被覆盖,则水土流失可以大大减轻。
黄土高原在黄土堆积以来,自然植被的状况如何?这个问题争论颇大。一些历史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及自然地理学家,他们据《尚书》、《诗》、《史记》、《汉书》、《山海经》等古典以及其后的一些古籍记载,认为全新世初期(距今约万年),黄土高原原始农牧业产生之前,这里大部为天然植被所占据。以后随着原始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河谷平原与黄土台原地势平坦适于农耕的地区,天然植被相继被人工植被所代替。当时由于人口少,生产力水平低下,因而这一过程始自仰韶文化,末于汉隋,经历了五六千年之久才告完成。而广大的黄土丘陵山地,在春秋战国以前,由于居民仍保持着射猎畜牧生产方式,所以天然植被依旧完好,他们认为只是在商、周以后,由于人为不合理生产活动和不断的战争以及移民屯垦,破坏了陕西黄土高原的森林植被,使高原的生态平衡失调,才发展成为现在这样丘陵起伏,秃岭疲僻之面貌。并认为商、周以前黄土原是“山青水秀”,到处是森林覆盖,覆盖率达53%。当时的高原地形不是千沟万壑,而到处是黄土塬地。而另一些地质地理学家则认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由来已久,如丁文江认为黄土高原不仅现在是这样,第三纪就是荒山秃岭。在他们看来黄土高原早在地质历史时期就是一个强烈的水土流失区了。
本文标题: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2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