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利用改良分区(3)

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利用改良分区(3)

时间:2013-03-02 21:3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结果使地形更加破碎,土壤瘠薄,肥力下降,地表水与地下水枯干,加剧了干旱强度,直接破坏了这
一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土地资源,并且影响着黄河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本区地处
东亚季风气候华北半干旱气候区的西缘,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形成本区干旱的主要原
因,尤其本区北部,春旱与初夏旱较为频繁,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约占全区耕地面积10%的川道地,
生产潜力尚未完全发掘,生产水平较低。
   30多年来,全区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在治山治水、造林种草打坝淤地、固沟护坡
保原、兴修梯田、改土培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水土保持工作,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措施,
即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工程措施包括治坡、治沟和小型水利工程。治坡工程一般主要是
修建梯田。在坡地上沿着等高线开沟,筑埂,修水平台阶,把坡面阶梯化,改变坡面小地形(截短坡
长、减缓坡度),从而起到拦蓄雨水,避免冲刷,蓄水保墒的作用,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治
沟工程主要是小毛沟修造谷坊,起到澄淤落沙,巩固侵蚀基点,在支沟或干沟中修筑淤地坝,拦蓄洪
水泥沙,使大量的肥土淤积在坝内变成沟底平,淤出的坝地,就可耕种。坝地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年年增淤肥土,养分丰富。由于沟内有水,坝地大都可以变为自流水地。坝地海拔低,风沙小;气温
高,利于作物生长。据米脂县官庄和绥德县辛店沟水土保持站对坡地、梯田和坝地的水分和养分测定
结果(表7.71、7.72)表明:在60厘米土层内,坝地比坡地含水率增加10~20%,比梯田增加10~38%,
并随着温度与降雨的增加而升高。在养分方面,0~30厘米土层内,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随着坝地
淤积时间而增加。 第一年梯田有机质比坡地增加6.3%,坝地比坡地增加28%,梯田的全氮较坡地低
15%,坝地较坡地高6.3%,坝地和梯田的水解氮都较坡地低15%。但到第三年,坝地和梯田的有机
质、全氮和水解氮分别较坡地高出81.6%和23.5%,95%和22%,51%和10%。由此可见坝地的水分和
养分不仅比晓地的含量高,并且优于梯田。所以,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农业,搞基本农田,坝
地具备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这个条件。

表7.71   米脂官庄坝地、梯田、坡地土壤水分状况

测定时间  测定期前10天    60厘米土层含水总量(%)     坝地蓄水增加(%)
(日/月)  降雨量(毫米)   坡  地   梯  田   坝 地   比坡地   比梯田
12/4            63.1    70.8    76.8    20     8
19/4     11.0      59.4    56.5    67.6    14     19
 8/5     3.6      53.2    47.5    58.2    9     22
28/6     26.9      50.6    56.0    67.7    21     35
29/7     52.7      71.9    82.7    89.2    8     24

表7.72   绥德水土保持站坡地、梯田、坝地养分状况表

             1982年               1983定              1984年
        有机质  全氮    水解氮      有机质   全氮    水解氮     有机质  全氮    水解氮
         (%)   (%)  (毫克/100克土)    (%)   (%)  (毫克/100克土)   (%)   (%)  (毫克/100克土)
  本文标题: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利用改良分区(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20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20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利用改良分区(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二节 黄土高原土壤利用改良分区(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