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12 彬县煤炭、农副产品加工经济区。本区包括上述咸阳市北五县,总土地面积5336平方公里,1985年底总人口92.06万人,工农业总产值为33567万元。该区最显著的优势资源是煤炭,彬长矿区煤炭探明储量在91吨以上,煤种为弱粘、不粘和长焰等动力煤种,开采条件好。目前主要的限制条件是交通不便,外运能力差,但彬长矿区距陇海线较近,且无构造复杂地段,是近期投资的理想场所。因此煤炭工业的前景良好。农业上,该区是渭北小麦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烟叶、果树等经济作物也有较好的生长条件,故今后在发展煤炭、建材工业的同时,还应积极重视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三、经济发展、区域开发中的几个问题
1.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区域开发的方向不能只限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前已述及,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是陕西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而且也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因此,无论是黄土高原本身的彻底治理、还是陕西省经济的发展,对于陕西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个事关全国国土规划格局的大问题。对此,大多数学者是围绕着如何调整农业结构,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而进行讨论的。这些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富有成果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决不只是大农业一个部门,也决不是土地这一项资源。以往对于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讨论多限于“农”和“土”不能不说是片面的。造成这种片面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对陕西黄土高原国土资源了解不够:事实上,从表11.2可见,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人均粮食和全省平均差别并不大,而人均耕地、林地、草地三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值。粮食耕地亩产1949年到1985年间的年平均递增率陕北几乎和全省平均数相等(陕北为3.8%,全省平均3.9%)。因此,可以认为陕北地区区域开发问题并不在于,或主要并不在于调整农业结构和改变土地利用方向上。
一个地区,从区域的观点来看,乃是一个区域系统。影响和制约这个系统发展的因素很多,既包括自然资源方面,又包括经济、技术方面,还包括社会人文方面的诸因素。忽视了某些重要的区域因素,忽视了这些因素的组合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必然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从而也制订不出区域系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这也是影响陕北地区耕地一直退不下来,林、草一直种上不去,每年需要花费国家大量财政补贴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在陕西黄土高原这个区域系统中,只考虑生态这一因素,只在生态系统这一区域子系统内部封闭地进行变革,谋求陕北区域开发,经济发展的路子是不够的。建国以来,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巨大努力所收到的效果已足以证实这一点。
从前几节对陕北地区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现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陕北地区首先是一个以耕作业为主、牧业占有一定地位、工业基础薄弱的区域,同时又是一个专门化生产不明显,缺乏主导部门的封闭型自然经济为主的区域,对这样的一个区域要想迅速由穷致富和实现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明确该地区的国土资源优势,利用优势,正确确立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门化方向和主导部门,然后沿着此方向,围绕主导部门综合地发展区域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主动地使区域经济达到“起飞”的目的;同时,也只有在区域经济全面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保持水土和防治风沙,逐步建立或恢复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
2.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应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建立以煤炭开采为中心的主导部门。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资源优势是丰富的能源,煤炭储藏量很大,煤炭好,赋存条件也很好,分布面广而又相对集中,几乎全区各县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于南北两端;构成了本区重要的能源资源优势。此外,在煤炭资源量相对较少的中部地区还有一定储量的石油资源。
本文标题:第五节 黄土高原经济分区(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1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