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9-5为沟错河和妫水河二流域坡度为7°—15°,土层厚度>50cm的土地利用现状对比表。由于土地利用结构不同,沟错河流域土地单位产值高于妫水河流域。由表可见,在同样的坡度和土层厚度条件下,沟错河流域农林果比例为0∶45∶19,土地利用指数为0.644,而妫水河流域农林果比例结构为46∶19∶15,土地利用指数为0.832。在坡度20°—35°,土层≥50cm的条件下,沟错河流域以果园用地为主的土地面积为616hm2,占总面积的58%,而妫水河流同样条件下,农地占10%,果园用地占0.37%。上面列举了两个不同坡度级的土地利用状况,可以认为,妫水河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其治理方向是在满足当地口粮的前提下,退耕还林,种植果树和经济林;沟错河流域则应以管护为主,在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防止水土流失。
表9-5两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对比表
3.小流域水土流失评价:采用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坡度、平均高程、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等六个因子,用专家打分模型进行苇甸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评价,各因子的权重及专家打分值如表9-6所示,结果评价图反映了受环境因子影响的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分布情况。
表9-6苇甸沟流域水土流失评价表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逻辑原理和数理逻辑,可以按照地学意义构造各种分区分级模型。例如:
Ⅰ:土层厚度≥50cm.AND.坡度<7°.AND.植被覆盖率≥50%;
Ⅱ:土层厚度=10—50cm.AND.坡度7°—25°.AND.植被覆盖率=25%—50%;
Ⅲ:土层厚度=10—30cm.AND.坡度≥25°.AND.植被覆盖率<25%。
更为复杂的逻辑分区模型可表示为:
Ⅰ:(土层厚度≥50cm.OR.覆盖率≥55%).OR.(坡度<7°.AND.(植被覆盖率>25%.OR.土层厚度>30cm));
Ⅱ:(土层厚度=0.OR.覆盖率=0).OR.(土层厚度<30cm.AND.覆盖率<25%).OR.(坡度>25°.AND.(土层厚度<50cm.OR.覆盖率<55%));
本文标题:北京市水土流失信息系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is/47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is/4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