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HuangtuGaoyuan)
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亦为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 省区大部或一部。位于北纬34°~40°,东经102°~114°,面积约30 万平方公里。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
2000 米。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
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
地质与地貌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地台的西部和祁连山地槽的东部。古地形
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以后形成的。高原上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
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隔成3 部分:①山西高原。吕粱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
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山岭多呈北北东走向,主峰海拔均超过
2000 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主要的河谷盆地有太原盆地、临汾盆地、
忻县盆地、运城盆地、榆社盆地、寿阳盆地等。②陕甘黄土高原。吕梁山和
六盘山(陇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1000~
1300 米。地层出露完整,地貌形态多样,是中国黄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区。
③陇西高原。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000 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
状起伏的岭谷。
高原沟间地和沟谷地貌迥然有别。沟间地地貌主要类型是塬、梁、峁,
沟谷除河流的干支河谷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①沟间地地貌。塬是黄土堆积受流水侵蚀残留的高原面,地表平坦,坡
度1~3 度,如泾河上游的董志塬、洛河的洛川塬等。塬面被沟谷强烈侵蚀后
称为破碎塬。在大的地堑断陷谷地里,断裂往往呈复式阶梯状。覆盖其上的
黄土塬称为黄土台塬。黄土台塬通常保存较完整,如汾渭断陷谷地里的黄土
台塬。梁在平面上呈长条形,顶部宽度不大,多数仅长几十米到数百米至数
公里,面积约2 平方公里。梁的横剖面略呈穹状,坡度多在1~5 度,梁顶以
下有明显的坡折。峁是孤立的黄土丘,平面上呈椭圆或圆形,峁坡多成凸形
坡,坡度可达20°左右,面积约0.25 平方公里。黄土梁峁区亦称黄土丘陵
沟壑区。
塬、梁、峁的形成常受黄土堆积前基岩古地形控制。塬的基底多在开阔
盆地中,地势较平坦,各时代的黄土呈连续堆积,黄土厚度较大,古土壤层
较平坦,因而塬面甚为平缓、梁峁地貌多分布于古盆地的边缘或隆起的高地,
受流水切割,地形起伏较大,后期覆盖黄土遭侵蚀成为丘陵地貌。
梁峁在同一地区内往往交替出现,或以梁为主,或以峁为主。两峁之间
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为墕。若两沟头相向溯源侵蚀成长脊状,称为崾崄,
崾崄也常出现于塬和梁间。
此外,尚有黄土墹。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和甘肃省东部的河源地区。
马兰黄土充填了古河沟长条凹地,尚未被现代沟谷切开,宽几百米至数公里,
长达几公里至数十公里,成树枝状格局组合。黄土墹受现代流水侵蚀沟的破
坏,谷坡两侧仍保存着局部平坦地形,则称黄土坪。
②沟谷地貌。黄土高原沟谷发育,沟道密度达2.35~10.9 公里/平方公
里,一般塬面及四周切割密度小于3 公里/平方公里,广大丘陵沟壑区切割密
度达4~8 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最严重的黄河峡谷的河曲黄道沟一带达10.9
公里/平方公里。黄土高原主干沟谷切割深度一般都在200~300 米。黄土覆
盖的流域面积和沟谷面积之比均已超过25%,最严重者可达56.7%,即被沟
谷蚕蚀的面积已达黄土覆盖面积的1/2。
沟谷地貌按其大小、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细沟、浅沟、切沟、
冲沟和河沟等。细沟是坡面水流在片状侵蚀的基础上最先出现的一种沟形,
横断面宽约10~15 厘米,深仅几厘米,沟形能被普通耕犁所消除。浅沟多出
本文标题:黄土高原(HuangtuGaoyuan)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9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