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zu Zizhiqu)
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河上游,河套西部。简称宁。介于北纬35°
4′~39°23′,东经104°17′~107°39′。与陕西、内蒙古、甘肃等省
区为邻。面积5.18 万平方公里,1990 年人口465.5451 万。辖2 地区、2 地
级市、2 县级市、16 县。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自然条件宁夏地处草原与荒漠、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外流区与内流区间的过
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内差异很大。
地质与地貌 在地质构造上,宁夏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与中朝准地台
的交接地带,岩浆活动微弱,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成矿条件较好。石炭纪
和侏罗纪为主要成煤期,中生代为成油期,早石炭世和第三纪渐新世为膏盐
成矿期。全区地貌格局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新生代北部地块受挤压沿北北
东方向断裂发生拉张,银川盆地强烈断陷,两侧的贺兰山地和鄂尔多斯高原
相对隆升;南部地块受挤压形成六盘山等一系列弧形山地和断陷盆地。贺兰
山、六盘山构成中国南北向巨大地震带的北段,区内地震频繁。南部第四纪
更新世黄土堆积广泛。受现代气候影响,从南至北表现出流水地貌向干燥地
貌过渡的特征。
地形以丘陵为主,占38%;平原次之,占26.8%,山地占15.8%;余为台
地、沙地和水域。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有北北东向延伸的贺兰山地、银川平
原、灵盐台地,自西而东平行排列,组成拉张型地貌结构。最高的贺兰山与
最低的银川平原,高差达2400 余米。河流阶地不发育,平原湖沼多。南部有
北东—南西展布的数列弧形山地与盆地相间排列,构成挤压型地貌结构。山
岭北东麓往往发育台地,地势由南西向北东呈阶梯状逐级降低,沿河阶地发
育。
气候与水文 宁夏位居内陆,受季风影响较弱,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干
旱气候,基本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夏少酷暑,冬寒漫长,日照充足,
气温年、日较差大。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年均温5~9℃,气温年较差24~33
℃,日较差6.8~17.2℃,10℃以上活动积温2000~3500℃,无霜期103~
162 天;
年降水量680~180 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山地降水显增,如贺兰山迎风
坡年降水量约为山下银川市的2 倍。降水多集中于6~9 月,且年变率大,故
干旱威胁严重。
自治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省区,年径流深仅17.3 毫米,水资源总量为
10.5 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近9 亿立方米,耕地公顷均水量、人均
水量均远低于全国和黄河流域平均值。除黄河外,其他主要河流有清水河、
苦水河及泾河、葫芦河的上游等,均属黄河水系。中卫县境西部和盐池县境
部分属内流区。黄河过境年水量约325 亿立方米,现农业引灌实用35 亿立方
米左右。全区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约200 万千瓦。
植被与土壤 全区植被分带由南而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草
原化荒漠,是中国主要牧区之一。地带性土壤以黑垆土、灰钙土为主。由于
长期人工灌溉,银川平原等地发育了非地带性的灌淤土,并分布有较多的草
甸、沼泽、盐生植被。中部部分沙地生长着沙生植被。
自然地理区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境范围内以麻黄
山北缘经小罗山南麓西至干盐池一线为界,南北分别隶属于不同的自然地理
区。
华北湿润、亚湿润暖温带地区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干草原区 位于中国东
部季风区内,自治区南部属此范围。又可分为3 亚区:
①六盘山地。海原—固原以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为自治区三大
林区之一。山地草场是著名的泾源牛产地。
②清水河、茹河黄土丘陵。位于六盘山以东,黄土梁、峁、塬广布,多
为强度水土流失区。河谷阶地发育。农田、城镇多分布于河谷阶地,为重要
粮、油产区。北部草原面积大,牧业比重高。
本文标题:宁夏回族自治区(Ningxia Huizu Zizhiqu)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5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