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Qingzang Gaoyuan)
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西起于帕米尔高原,东及横断山,北界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除西南边缘部分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与云南省等部分地区,跨踞北纬25°~40°,东经74°~104°,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4。地质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奥陶纪前后,青藏地
区曾数度抬升和沉降,并为横贯欧亚大陆南部的古地中海(亦称特提斯海)
所占据。早二叠世晚期,华力西运动使昆仑山隆起,揭开了青藏高原形成的
序幕。其后,经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运动,
表1 青藏高原隆起进程与古地理环境变迁概况
地质年代地貌演进古植被古土壤
古脊椎动物与
古人类
全新世
加速上升, 高原面高度
4300 ~ 4700 米
高山灌丛(冰期前) 棕毡型土
林芝人,藏北
的中石器
晚更新世
高原整体上升,高度4000
米;峡谷下切
高山草甸(冰期)针叶林,
草原(冰期)
冰碛上褐土
林芝■牛定日
的旧石器
中更新世
强烈上升,地形大切割,
高原面高度3000 米
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草原(冰期)
冰碛上红壤、棕壤
麝、鹿、羊、
野驴
早更新世
强烈上升, 高原面高度
2000 米
平地针阔叶混交林, 山地
暗针叶林草原(冰期)
阿嘎土(灌丛草原
土)
上新世
构造活动微弱,夷平面发
育时期,高原面高度1000
米
平地亚热带、热带森林和
森林草原,山地雪松林及
高山栎林
夷平面上红土风
化壳
三趾马动物群
隆起范围不断扩大,古地中海则随之由北而南撤退,直至始新世晚期,西藏
地区最终全部脱离海侵成陆。据古植物化石和孢粉、古土壤及上新世地层中
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等推断,上新世末,原始高原面的海拔仅约千米,更新世
后的喜马拉雅运动使高原地区整体大幅度急剧隆起,遂成地球之巅。这一期
间上升幅度累计达3000~4000 米(表1)。若以晚更新世以来的十余万年计
算,年均上升量达10 毫米以上。至今,高原仍以年均5~6 毫米的速度继续
上升。
根据板块运动理论,认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同欧亚
板块碰撞并俯冲于后者之下的结果。
同时可能还受北方刚性的塔里木地块向南楔入青藏地块的动力作用的影
响。
地貌 高原海拔大多在3500 米以上,总倾向为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大
山有东西或近东西走向、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的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
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
雅山脉及北西—南东或南北纵列走向的横断山脉。它们大多海拔在5500 米以
上。许多高峰海拔在7000 米以上(表2),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及希夏邦马峰等则都超
表2 青藏高原海拔7000 米以上的高峰数量概计
山脉名称7000 ~ 8000 米> 8000 米备 注
喜马拉雅山脉51 座10 座内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8848.13
米)
喀喇昆仑山脉35 座4 座内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8611 米)
昆仑山脉5 座最高的昆仑第一峰海拔7408 米
冈底斯山脉1 座最高的罗波峰,海拔7095 米
念青唐古拉山脉1 座最高的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11 米
横断山脉1 座最高的贡嘎山峰海拔7556 米
合计94 座14 座
过了8000 米。这些高大山脉构成了高原地形的骨架。高原地形结构的区域性
差异明显,高原腹地藏北地区(见羌塘高原)为高原面保存较完整的典型高
原;藏南雅鲁藏布江中游流域为山原宽谷地形;青海柴达木为一大盆地(见
柴达木盆地);川西滇北的横断山区则为强烈切割、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
本文标题:青藏高原(Qingzang Gaoyuan)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51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