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科普 > 自然地理 > 渔业工人为什么能够“抢风头、赶风尾”,夺取高产?

渔业工人为什么能够“抢风头、赶风尾”,夺取高产?

时间:2013-08-20 13:3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浩瀚的大海,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我国东海、黄海的沿海就是一个优良的渔场,那里有很多鱼类,地势平坦,深度较浅,底质细软,适合于底拖网渔轮的生产。

  我国春季有低气压、夏季有台风形成的风暴,秋、冬季有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偏北大风。大风伴巨浪,给船只航行和渔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渔汛期间,大风巨浪,会贻误时机影响渔业高产。

  我国渔业工人在实践中,摸透了海洋鱼类的“脾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风和鱼的关系,坚持“抢风头、赶风尾”,以夺取海洋渔业丰收。

  渔业工人为什么要“抢风头”呢?

  大家知道,在大风来临之前,气压降低,海上产生波浪,波浪向前传播的速度比空气流动的速度快。因此,当大风还未到达渔场之前,传播速度快的波浪就出现在沿海渔场,其中波浪波长特别长的,叫做“长浪”。另外由于气压的骤变,引起海平面的升降,在气压降低时,海水在水平面方向朝低压中心汇聚,这就是“气压波”。“长浪”与“气压波”都是波浪,它表面上是波形传播,实际上都是海水分子在其平衡位置作激烈的振动,振动的强度是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小的。鱼类为了逃避上层海水激烈振动对它的冲击,于是集群游向低压中心海区,寻找适宜的栖息环境。渔业工人抓住了在大风前鱼类集群的大好时机,抢风头,多撒网,快捕鱼,将一网网的带鱼、黄鱼、乌贼以及鲨鱼等大量鲜鱼捕捞上来。

  那么,为什么还要“赶风尾”呢?

  当冬季大风在海面连续地吹刮一段时间后,引起海水在垂直方向的搅拌,产生了海水垂直混合。风力越大,刮的时间越长,海面的垂直混合越向海底传播,使贴近海底的海水也产生较激烈的涡动,这些涡动的海水可将质地较细的海底泥沙掀起来,自下而上地形成一个相当厚的混浊水层。另外,海面上由冷空气引起的气温骤冷,使海水大量散发热量,更加强了海水垂直混合,使浅水区渔场的海水变浊变冷。

  由于这些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习惯栖息在比较清暖的海水中的鱼群被打散。当风力减弱后,鱼群又要寻找它所适合的环境,这时鱼类又有一个集中的过程。在大风增强、鱼群分散的情况下,尽量不去港口岛屿避风,而是在安全的基础上,采取顶风措施。一旦风力减小,鱼群回复到平时的生活环境,又一次从分散到集中时,渔业工人就立即投入生产,夺取风后的高产。


  本文标题:渔业工人为什么能够“抢风头、赶风尾”,夺取高产?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iran/513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iran/5135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渔业工人为什么能够“抢风头、赶风尾”,夺取高产?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渔业工人为什么能够“抢风头、赶风尾”,夺取高产?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