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是世界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是形成统一中国大陆的主要结合带,横贯东西,位居中央,成为我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自然分界线,具有全球地质共性中的独特性,其造山带与盆山地质科学内容丰厚、典型、集中,富有代表性,故长期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关注。秦岭是地质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旅游观光的博览馆。秦岭科学内涵深厚,典型遗迹众多,地质演化历史悠长,构造强烈复杂,地层岩石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变质类型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属世界典型代表性大陆造山带,具有当代地学发展的丰富前沿信息。尤其它是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科学遗迹保存最好的地带之一,并且秦岭北麓大断裂是典型的造山带和裂谷盆地交接区域。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是秦岭造山带科学内涵和地表景观风光的典型集中代表。
地质公园位置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秦岭中段,东经107°37′—109°49′、北纬33°41′—34°22′,距离西安市仅25Km。公园面积6638Km2,主要地质遗迹分布面积为2184Km2,分为骊山裂谷地垒构造园区、玉山岛弧型花岗岩峰岭地貌园区、翠华山山崩地貌园区、冰晶顶韧性剪切带与构造混合岩化园区、南太白板块碰撞缝合带与第四纪冰川园区等五个各具特色主题的园区。
地质公园类型
构造——地貌类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
公园内最具特色的地质遗迹为造山带地质与裂谷盆地盆山地质遗迹和第四纪地质遗迹。
1、造山带地质遗迹
中国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是秦岭造山带地质特征得天独厚的展现,主要造山带地质遗迹包括由板块俯冲碰撞造山与陆内造山多期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类多样地层、岩石、地质构造遗迹等,集中分布在玉山、冰晶顶、南太白园区。
地层遗迹:丹凤岩群保留有早古生代-印支期的洋壳残片和岛弧混杂蛇绿岩套及其弧前沉积楔形体。保存完好岛谷盆地岩层及上迭山间断陆盆地沉积地层。保留着秦岭造山带沟弧盆板块构造的地层岩石记录。
岩石遗迹:主要有多期不同类型不同构造体制下形成的岩浆岩、火山(次火山)岩、变质火山岩和两类不同性质的混合岩遗迹。板块俯冲碰撞带两侧岩浆岩极为发育,从古生代至中生代、从基性——中性到酸性岩均有出露,由I、S、IS型花岗岩构成。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发育的大陆深源火山(次火山)岩为新相喷出岩、次火山(隐爆角砾)岩,特征典型独特。
地质构造遗迹:多期多种多类多样俯冲碰撞造山构造和陆内构造,包括深层流变构造,中深——中浅层次韧性——脆性构造,诸如各类挤压伸张剪切走滑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丰富多样的宏观到微观的复合迭加构造。盆山裂陷、裂谷、地垒地堑构造等。
这些典型丰富地质遗迹充分展示记录了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的构造和地层发育特征,为揭示秦岭造山带在全球造山带共性中的独特性,深入研究其多期造山作用组成、结构、特性及其动力学提供了佐证和研究素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科普观光意义。
2、第四纪地质遗迹
山崩地质遗迹
翠华山发育有全新世以来形成的规模属于世界第3位的山崩遗迹,山崩总体量达3亿m3,总面积5.2km2,最大山崩石块单体体积为89,640m3属国内最大。山崩临空面、崩塌堆积、堰塞坝、堰塞湖、崩塌洞穴等山崩地貌类型齐全,形态完整。
第四纪古冰川遗迹
太白山是中国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3767m),发育有距今l0~l万年、被命名为太白冰期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其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冰缘地貌等冰川景观、地貌保存完好,对研究中国乃至东亚第四纪古气候演变和古冰川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蓝田猿人遗址
1963年中国科学院在公园内发现蓝田猿人以及剑齿虎、剑齿象、猎豹、水鹿、丽牛等38种动物化石(蓝田公王岭古脊椎动物化石群)。蓝田公王岭猿人头盖骨化石,距今115万年;蓝田陈家窝子猿人下颌骨化石,距今75万年。蓝田公王岭旧石器,距今132.7万年。
新生代断裂构造遗迹
秦岭北缘新生代山前大断裂为渭河裂谷断壁,它起始于新生代之初,一直活动至今,断面近于直立,南盘(终南山)持续上升、北盘(渭河盆地)持续下降,其断距据太白山顶夷平面及相应于渭河盆地断陷底面,依地质和钻探,1亿年以来(自白垩纪中晚期),高差升降达13km,实为巨大奇观。当今地表相对高差最大达3000多米。断裂走向近东西,在山前形成一系列的断层三角崖面,其断崖耸立,三角断面成列,蔚然壮观。沿山前断裂分布有丰富著名的地热资源。
渭河新生代地堑盆地内受次级断裂控制的黄土台塬地貌——横岭塬、白鹿塬、少陵塬、神禾塬呈平行斜列,皆为东翘西倾,从终南山北望呈有规律的波浪起伏地貌。
骊山新生代地垒型断块构造——骊山是渭河地堑中的地垒型断块,北侧断裂陡峭,断块北翘南俯,因而其北侧山势拔地而起,景观壮丽。
• 地质工程景观及采矿遗址
公园共有五处穿越终南山的隧道,最著名的是从石砭峪穿过秦岭的铁路及公路隧道,其中公路隧道是亚洲第一、建设规模世界第一的双洞单向高速公路隧道(18.02㎞)。
公园内有蓝田玉、马鞍桥金矿等采矿遗址。
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终南山以南为北亚热带湿润区,以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是常绿阔叶树和亚热带植物的北界,也是世界六大动物区系中东洋界和古北界两大区系的过渡区和华北、华中、唐古特及横断山脉动植物区系交汇区。生物垂直分带谱系完整,是东亚暖温带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园内生存着以秦岭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秦岭金毛扭角羚、一叶草等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独特的地质背景,造就了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峰与广阔富饶的渭水盆地。从距今约132.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终南山脚下就有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滋养出华夏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最有代表性的地带,是中国诗词文化与园林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园区有12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田猿人、商於古道、子午栈道、周秦汉唐盛世园林宫阙、宗教祖庭寺庙、历史悠久的蓝田玉等是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人文资源的重要代表。
本文标题: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kp/ziran/2379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kp/ziran/2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