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时间:2020-12-24 18:2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知识点

  • 1、晨昏线

由于地球自转,并且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因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顺着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做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昏线。晨昏线的具体应用如下:

①判断时间。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早上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正午12:00;

②判断季节。a)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且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白天,则为夏至;若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黑夜,则为冬至;b)晨昏线与北极点相交,则为春分或者秋分;

③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a)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b)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晨昏圈最北端的纬度,例如晨昏圈最北端为66°34′N(北极圈),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或23°26′S,然后根据北极点的极昼极夜情况,进一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④日出时间。晨线上的地点,同时日出。在夏季,北半球晨昏线向西倾斜,同一经线上,纬度越高,日出越早;在冬季,北半球晨昏线向东倾斜,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高,日出越晚。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图1 “晨昏线”示意图

  • 2、地方时的计算

根据经度,计算地方时,是比较常规的计算。但如果已知地方时,求经度,则计算方法为:

①判断东、西方向。根据两地的地方时,遵循地方时“东早西晚”的规律,即地方时数值较大的地区,位于东面;较小的位于西面;

②计算经度。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计算东边地区的经度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时间每间隔1小时,经度间隔15°。

例如,12:00>6:00,因此待求地区应该位于东面。根据“东加西减”,则待求地区的经度为:135°E+(12:00-6:00)×15°=135°W。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图2 世界24个时区分布图


例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径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 15°N,135°E

B. 15°S,135°W

C. 23°26′N,0°

D. 23°26′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径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 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小麦

B.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 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 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答案:B、A

精讲精析:(1)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经度。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此时P点刚刚日出,因此P点位于晨线;②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早上6:00。从图中可以看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在北京所在经线的右侧经线,即大约135°E;③则此时赤道上12:00的经线为:135°E+(12:00-6:00)×15°,即225°E;④由于经线分布规律为135°~180°~150°~120°,即越过180°后逐渐减小,因此225°E便是实际上的180°往东走45°,即为135°W。

(2)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①从图中可以看出,P点位于晨线,晨线左边的半球为黑夜,右边为白昼,因此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②此时晨线的尽头F点,位于南极圈(虚线)以南,因此此时南极圈以南不全是极昼,只是南极点附近是。因此此时不是冬至,即太阳直射点应该位于0°~23°26′S之间。因此综合来看,选项B正确。

(3)分析此时的地理现象。①此时太阳直射15°S,即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②此时,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选项A正确;③梅雨季节发生在春末夏初,塔里木河为内流河,主要为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因此夏季流量最大;④北京位于北半球,冬至时昼长最短,但此时并不是冬至。


总结

  • 昼长、夜长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为:①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早上6:00),计算赤道上12:00处的经度,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②根据昼夜长短、南极圈以内的极昼情况,分析此时的季节(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进而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③分析作物的种植季节、梅雨季节、塔里木河的补给类型、北京的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那个半球便昼长夜短,且越往该半球的极点,昼越长、夜越短。

具体来说,不同季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为:

①春分-夏至-秋分(夏半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为: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②秋分-冬至-春分(冬半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径为: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图3 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9108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9108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晨昏线、地方时的计算、昼长、夜长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