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 1、河流的流向
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地势高低、海陆关系等。具体的判断方法如下:
①地势高低。河流从海拔高的地区,流向海拔低的地区;
②等高线的凹凸:等高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河流的上游;
③干流、支流。较粗较平直的是干流,较细较弯曲的支流,河流由支流流向干流;
④海陆关系:河流从陆地流向海洋,不能从海洋流向陆地。
图1 河流流向的判断
- 2、水循环
水循环主要有三个过程,各个循环的过程、方向分别为:
①陆地内循环:植物蒸腾+水面蒸发—>陆地降水;
②海上内循环:海面蒸发—>海面降水;
③海陆间循环:海面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意义可以总结为4个:
①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全球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
②促进了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③影响了全球的气候与生态;
④塑造着地表形态。
植树造林既可以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削减河流洪峰,调节区域小气候。但在干旱的地区,盲目植树造林会过度利用地下水,反而会造成土壤的荒漠化。
图2 水循环的过程
例题
下图为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流域开发过程中(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答案:C、C
精讲精析:(1)分析水循环的变化。①从图a中可知,图Ⅰ~图Ⅲ,流域的植被逐渐减少,居民点逐渐增加;②植被的减少,导致该地的小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同时对水土的保持作用减弱,使得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③居民点的增多,导致地表覆盖水泥、沥青等物质,使得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③地表植被减少,水泥沥青路面增多(居民点增多),裸露的土壤减少,导致蒸发量的减少。
(2)分析流量的变化。①从图a可以看出,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支流多而细,干流少而粗,由支流流向干流),P点位于河流的下游,汇聚了整个流域的径流;②一般来说,暴雨发生后,河流会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洪峰,之后流量逐渐降低;③地表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削减洪峰,推迟洪峰出现的时间(树冠及枯枝落叶层的截流、下渗作用强);④因此,图b中①~③的洪峰逐渐变小,时间逐渐延后,对应的是植被逐渐增多,因此对应的是图a中Ⅲ、Ⅱ、Ⅰ的顺序。
总结
- 海绵城市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分析流域开发过程中,地表植被与居民点的变化,进而分析水循环各个过程的变化;②分析河流的流向,进而确定P点的位置(河流下游,流域汇水的出口);③根据地表植被的变化,分析洪峰的强度、到来时间的变化。
植被,可以保持水土,削减洪峰,调节小气候。在城市中也可以多植树造林,使城市成为“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平时蓄水和净水,在干旱时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通过两个途径:
①建设“海绵体”,例如河湖、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和绿色屋顶等,提高蓄水能力,调节雨水径流;
②建设排水排涝设施,提高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压力。
图3 海绵城市示意图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知识讲解-海绵城市、河流的流向、水循环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9106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91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