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时间:2020-05-03 06:0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知识点

  • 1、季风区、非季风区

我国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因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夏季与冬季的风向不同:

①夏季:大陆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近地表形成相对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东南季风(夏季风);

②冬季:大陆降温快,空气受冷下沉,近地表形成相对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冬季风)。

季风区,指的是受夏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非季风区,指的是受夏季风影响较小(但可能受冬季风影响较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图1 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 2、迎风坡、背风坡

迎风坡,即迎着风向的山坡;背风坡为背着风向的山坡。迎风坡的空气“冷湿”(相对与背风坡而言),背风坡的空气“暖干”,水汽越过一个山坡的过程为:

①迎风坡。携带水汽的风(冷湿)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水汽冷凝,产生降水;

②背风坡。风越过山顶后(冷干),开始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1℃/100m),因此风越来越温暖干燥(暖干),到达坡脚时,容易带来森林火灾、农作物枯萎。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图2 山脉的迎风坡与背风坡


例题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图3 例题

答案:A、A

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的降水。①北京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盛行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沿海带来了较多的水汽;②迎风坡会抬升暖湿气流,成云致雨,图中甲地为迎风坡,且距离海洋较近,因此降水最多。

(2)分析该地的光热资源。①阳坡光照更丰富,由于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全年太阳直射点都位于北京的南方,即南坡为山脉的阳坡,因此光照更丰富。图中只有甲地为南坡,另外三地都为阴坡;②海拔越高,温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差,图中丙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甲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因此综合来看,甲地的光照和热量资源最丰富,最适宜大面积种植板栗。


总结

  • 阳坡、阴坡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首先通过东南季风和迎风坡,来判断降水,然后通过阳坡与海拔,来判断光热条件。

阳坡、阴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太阳直射点、当地纬度的影响。靠近太阳直射点的一侧为阳坡、远离太阳直射点的一侧为阴坡。

例如夏至(6月22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则①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山地南侧为阳坡,北侧为阴坡;②北回归线上,没有阳坡阴坡之分;③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山地北侧为阳坡、南侧为阴坡。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图4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781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781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高中地理知识讲解-季风区、非季风区、迎风坡、阳坡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