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 ( )
A.江南丘陵红壤 B.青藏高原寒漠土
C.西北地区的风沙土 D.东北平原黑土
下图是我国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黑垆土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红黄壤的原因是 ( )
A.海拔高,热量充足
B.较低纬度谷地,水热充足
C.海拔低,光照充足
D.河流谷地,水源条件好
富铝土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铁、铝等成分相对富集后的一类土壤的总称。其在我国分布广,包含多种土壤类型,并具有下图所示的过渡关系。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富铝土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6.下列土壤类型中,铁、铝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
A.赤红壤 B.砖红壤
C.红壤 D.黄壤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7、8题。
7.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8.图示区域 (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
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
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水稻土、黑土、红壤
C.红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
10.关于a、b、c三种土壤的正确叙述是 ( )
A.a土壤可通过掺入砂子、施用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
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
C.c土壤和黑钙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
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
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如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湖泊沼泽地 ( )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12.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是 ( )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大的是 (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是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下表,回答14、15题。
深度 (cm) |
N (mg/kg) |
P (mg/kg) |
Na (mg/kg) |
Mg (mg/kg) |
0 |
128 |
340 |
30 |
10 |
20 |
91 |
265 |
45 |
10 |
50 |
84 |
283 |
56 |
8 |
14.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 ( )
A.N
15.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 ( )
A.地下水位下降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盐碱化加剧
二、非选择题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________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形成的__________。
(2)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具体体现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捷列克河是俄罗斯北高加索东部的河流。读捷列克河所在区域图,回答问题。
(1)捷列克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着盐渍化土壤,分析其成因。
(2)试分析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说明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措施。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某考察队到素有新疆“湿岛”之称的伊犁河谷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对不同植被下土壤剖面的采样,分析发现了伊犁河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如图)。研究还表明,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1)比较典型草原与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变化的异同点。
(2)推测伊犁河谷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随海拔变化的总体特点并解释其自然原因。
(3)考察队还发现,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偏高,试分析其原因。
(4)伊犁河谷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简述伊犁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解析】选C。看图,黑土分布在东北地区、褐土棕壤分布在华北平原,黑垆土紧邻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界,故黑垆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
4.【解析】选B。青藏高原东南部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海拔都比较低,热量条件好;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水热充足,故发育成红黄壤。
5.【解析】选B。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类型,其经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但不是富铝土最主要成因。富铝土是土壤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体中铝硅酸盐矿物受强烈分解,使得氧化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其形成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生物因素参与不同类型土壤形成的影响差不多。富铝土分布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因素会影响其形成,但不是主因。
6.【解析】选B。湿热气候促进矿物分解,更易形成富铝土。红壤、赤红壤分布区,热量较低,气候干燥,土壤中铁、铝含量较少。根据热量和干湿变化规律判断,南方气温较高,东部沿海湿润,所以铁、铝含量最高的是砖红壤。黄壤分布的纬度较高,热量较低,铁、铝含量较少。
7.【解析】选D。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8.【解析】选A。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
9.【解析】选D。a的有机质含量最低,是我国南方贫瘠的红壤;b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是我国北方的黑土;c的水分含量最大,是水稻土。
10.【解析】选A。红壤改良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掺入砂子、石灰中和等措施;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土和黑钙土是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形成的;水稻土的透气性最差。
11.【解析】选C。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厚度为2.0~2.5,乙处厚度为2.5~3.0,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12.【解析】选A。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因素是湿度;由材料可知因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因素是气温。
13.【解析】选A。由材料“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层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可知,形成有机土的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有机土面积广大。
14.【解析】选C。由表中各个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可知,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不大;Na元素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由表层通过淋溶作用转移到深层的Na元素的程度最高。
15.【解析】选C。土壤的淋溶作用是土壤形成作用的一个方面。指下渗水流通过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等作用,使土壤表层中部分成分进入水中并被带走的作用。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土层逐步酸化;地下水位下降与淋溶作用关系不大;水土流失是外力作用导致土体及营养物质的减少,淋溶作用是土体内部物质的迁移;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
二、非选择题
1.【解析】形成土壤的因素众多,在其过程中,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答案:(1)腐殖质 氮素
(2)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不断改造 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2.
答案:(1)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高;临近里海(咸水湖),地下水盐度(含盐量)高;光照强,蒸发旺盛,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集聚。
(2)造成土壤板结,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3)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防淤、防渗等;
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制度、轮作、间种套种等;
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等;
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3.
答案:(1)相同点: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点:典型草原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大,而落叶阔叶林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降幅较小。
(2)特点:土壤有机碳大致随海拔升高而波状增加。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下降,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体的速度变缓使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较高。
(3)与同纬度的内蒙古草原相比,伊犁河谷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土地生产力高,草场、森林等植被茂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多;伊犁河谷高海拔人类活动干预少,植被破坏少,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少。
(4)伊犁河谷地域辽阔,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雨热同期,气候较湿润,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本文标题:2020高一轻松寒假20天提升作业(新教材)地理第14天--土壤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756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