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1. 迎风坡、背风坡
迎风坡,即迎着风向的山坡;背风坡为背着风向的山坡。迎风坡的空气“冷湿”,背风坡的空气“暖干”,水汽越过一个山坡的过程为:
① 迎风坡。携带水汽的风(冷湿)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0.6℃/100m),水汽冷凝,产生降水;
② 背风坡。风越过山顶后(冷干),开始下沉,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1℃/100m),因此风越来越温暖干燥(暖干),到达坡脚时,容易带来森林火灾、农作物枯萎。
图1 迎风坡与背风坡
- 2. 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分布的植被类型也会发生变化,主要有3个规律:
①基带。山脚分布的植被(基带),与当地的植被分布一致;②山脚-山顶。从山脚至山顶,气温越来越低,植被越来越稀疏;③迎风坡、阳坡。迎风坡和阳坡的光照、水汽更加充足,因此同样的海拔时,植被更加茂盛。
在考试中,经常考查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植被、雪线差异,总结如下:
① 南坡的植被种类更丰富。a). 南坡是阳坡,光照充足;b). 且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南坡为背风坡,免遭寒冷西北季风的侵袭;c). 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可以分布更多的植被种类。
② 南坡的雪线更低。a). 南坡夏季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因此积雪充足,雪线较低。b). 虽然南坡光照丰富,但不是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为降水(积雪量)。
图2 珠穆朗玛峰的垂直地带性规律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1)青稞(小麦) 水稻。①相同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②不同点:甲地热量不足,降水量较少;乙地热量丰富,降水量较多。
(2)高山草甸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夏季降水强度大、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精讲精析:(1)分析两地的自然条件。①甲地位于雅鲁藏布江的河谷,丁地位于恒河河谷,两地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并且两地都是雨热同期,适宜作物的生长;②甲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而乙地的纬度和海拔都较低,因此气温较高,热量丰富;③夏季该区域盛行西南季风,则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背风坡,空气干燥,降水较少;丁地位于山脉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④从两地的气候条件来看,甲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青稞,丁地为水稻。
(2)分析两地的植被。①乙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山脚处,与北坡基带植被一致,为高山草甸带。本身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并且位于山脉的背风坡,降水较少;②丙地位于山脉南坡的山脚处,与南坡基带植被一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本身海拔较低,且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3)分析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①戊地的泥沙来源于两条河流,两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广,可以带来大量泥沙;②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较大,对上游的河岸侵蚀能力强,泥沙的搬运能力强;③河流从高山流向海洋,河流落差大,流速较快,侵蚀能力强,提供了大量的泥沙;④该地区人口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雨季时,大量泥沙进入河流。
总结
迎风坡、背风坡——与季风方向有关
迎风坡与背风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风向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夏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以400mm年等降水量为界,分为了季风区、非季风区。
位于季风区、非季风区交界线上的山脉,迎风坡的方向与风向有关。例如大兴安岭,①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暖湿),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冷干),东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但正是由于处于背风坡,因此可以免遭西北季风的侵袭,天气较为温暖。
图4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知识讲解-迎风坡、背风坡、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727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