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换人”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近年来,在许多地方的企业出现了“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实施“工业机器换人”的直接原因是( )
A.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B. 城市形象的转换
C. 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2. 纺织企业的哪个部门,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 )
A. 企业主管 B. 染整加工
C. 工厂会计 D. 市场营销
3. 目前,以下城市急需“工业机器人”的是( )
A. 北京 B. 拉萨
C. 桂林 D. 东莞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题详解】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A、D错误;城市形象的转换与工业机器换人关系不大,B错误;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可能导致用工业机器替代劳动力,C正确。
【2题详解】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应该是其相对标准化的生产环节,只有染整加工为生产环节,B正确。
【3题详解】
东莞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且发达,劳动力严重短缺,工业机器换人更迫切,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下图为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 )
A. 700-900米 B. 1300米左右
C. 2000米 D. 2200米
5. 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是( )
A. 700-900米 B. 1000-1300米
C. 1800-2200米 D. 3500-3700米
6. 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A. 气温低,冰川广布 B. 山地坡度小,阴坡面积大
C. 降水少,光热不足 D. 坡地面积小,热量条件差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分析】
该题组主要考察读图能力,通过提供图片分析出横轴和数轴代表的含义。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
【4题详解】
读图,虚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对应的是海拔1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故正确答案选择B。
【5题详解】
读图得知,坡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而其它海拔高度处,相对高差相同的情况下,坡地面积较1800-2200米处小,说明海拔1800-2200米处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所以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故正确答案选择C。
【6题详解】
读图得知,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海拔高,接近山顶,水热条件较差。坡地面积小,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D对。海拔最高处,夏季气温在0°C以上,该处不会有永久冰川分布,A错。海拔3500-3700米处,坡地面积小,坡地大,B错。海拔3500-3700米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光照条件好,C错。故正确答案选择D.
【点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不同,分别就有了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又产生了与之想对应的具有代表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就形成了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从世界各地自然带的分布,植被具有如下的规律: 1、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3、山地的垂直地域差异(海拔变化导致的水热状况的变化)。
壶口瀑布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东经110°47′,北纬37°33′),是黄河水上运输的一道天然障碍,自古以来壶口上下形成诸多渡口,而今成为遗迹。图b为壶口至下游孟门处的奇景,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在400多米宽的河谷底部形成了一条30—50米宽,10—20米深的深槽。据唐代《元和郡县志》的记载:“石槽长一千步,阔三十步”,而如今的壶口瀑布已北移到距孟门约5千米处,称十里龙槽。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下列关于壶口瀑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夏季水汽遮天,气势磅礴 B. 所处高原补给了黄河水量百分之九十
C. 冬季冰壶玉瀑,银装素裹 D.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其所处高原
8. 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现代交通的发展 B. 上游用水量过大
C. 秦晋货运需求减少 D. 军事要塞战争多发
9. 形成自孟门至壶口十里龙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断层陷落 B. 溯源侵蚀
C. 侧蚀发育 D. 堆积作用
【答案】7. B 8. A 9. B
【解析】
【7题详解】
壶口瀑布所处高原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百分之九十的泥沙都来自黄土高原,并非水量,B错误,符合题意;夏季是黄河汛期,水量大,夏季壶口瀑布水汽遮天,气势磅礴,冬季气温低,会结冰。故选B。
【8题详解】
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壶口附近的水运地位不断下降,水运衰落,因而导致壶口附近渡口码头消失,A正确;上游用水量大过大不是导致此地水运衰退的主要原因,B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晋货运需求在变大,C错;现代中国已经远离战争,D错。故选A。
【9题详解】
十里龙槽两侧岩石坚硬,十里龙槽是瀑布溯源侵蚀结果,B正确。故选B。
【点睛】黄河泥沙百分之九十来自黄土高原;第二题容易错选B,错误的认为上游用水量过大,导致壶口附近水量减少,码头消失。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靠近湖泊,气候湿润 B. 多地形雨,降水量大
C. 山口处,多大风天气 D. 四季严寒,冰天雪地
11. 一列由甲地开往丙地方向的火车经过丁地时,车上旅客看到乙湖面太阳反射光映入眼帘,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5.30左右 B. 8.30左右
C. 10.30左右 D. 17.30左右
【答案】10. C 11.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解读和地球运动的意义。
10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降水量较小,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终年少雨;甲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口处,受狭管效应的影响,多大风天气。C正确。
【11题详解】
乙湖泊在行驶火车的右侧,旅客在丁处看到乙湖泊对面的太阳反射光,即太阳在乙湖泊的东北方向,说明日出东北,时间应在6:00之前不久,当地位于东五区,此时的北京时间应为9:00之前不久。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下图示意我国某国营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
(2)指出并说明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3)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请就该国营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高效利用森林资源,推进造纸业、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大增值;对“三剩物”回收再利用,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推广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森林氧吧和优美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中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推进与养殖业、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2)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生产沼气,解决林场生活用能问题,减少林木樵采;采伐区应划分轮采区,及时进行抚育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要把好环保关,发展绿色家具制造和造纸业,减少环境污染。
(3)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和能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其环境效益较差。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速生优质树种,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创新自主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木材的应用和发展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循环经济的有点、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紧扣着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这两个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实际解决相关问题。
【详解】(1) 可以直接获取图中信息,可看出围绕林业可发展一、二、三产业,同时还能减少废弃物排放。整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谈,森林作为植被本身的作用主要是对于生态环境的意义,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其次是作为木材,它的经济意义。
(2)注意从产业链角度分析,要延长产业链,还要利于环境保护。可以分析现有的产业结构优缺点,尤其是缺点,如粪便等可以继续发展沼气,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同时林木资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过度樵采,注意树木的更新利用,发展可持续产业和绿色产业。
(3)可从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材料在生产、使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角度分析。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和能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破坏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工业三废,对环境产生破坏。
(4)可从林木品质、附加值提升,以及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如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知名度,不断创新,注重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等。
【点睛】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卡卡杜国家公园是澳大利亚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拥有各类生态系统。公园中广泛分布着在陡峭悬崖上单独突出的岩体,最为著名的是诺尔朗基岩,当地古人类曾居住在基岩下方。在诺尔朗基岩瞭望台,壮阔的平原和陡峭的悬崖尽收眼底。黄水河是卡卡杜公园附近的一条内陆河,河边分布着众多本土动植物群落,这里也是观看日出日落的完美地点。
材料二 在卡卡杜国家公园东南32公里有处自然奇观——磁性白蚁丘。白蚁丘在外部高达50的昼夜温差下,内部保证30左右的恒温环境。白蚁丘内部有大量通道通往阴凉潮湿的地下泥浆层。白蚁丘外部呈扁平状,南、北面窄,东、西面宽。下图为白蚁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分析古代人类选择居住在基岩下方的原因。
(2)游客多选择在旱季的清晨乘船沿黄水河观光,试分析原因。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磁性白蚁如何维持丘内恒温环境的?
【答案】(1)单独突出的基岩可以提供雨季躲避风雨的天然屏障;旱季,地表炎热干燥,基岩可以遮阴降温基岩瞭望塔视野开阔,有利于古代人类观察猎物或及早发现危险;
(2)旱季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动物们大多聚集河边饮水,游客看到野生动物的概率较大。旱季该地气候干燥,少云雾,大气能见度高,有利于观看日出。
(3)利用不同方向的太阳光照强度平衡白蚁丘内部温度。早晚,丘内温度较低,宽阔的东西面增加受光面积,提高丘内温度,正午,狭窄的南北面减少受光面积,降低丘内温度。白天:白蚁将地下冷湿泥浆向上运输,白蚁不断搬运将地下泥浆搬运出地表使得蚁穴不断扩大。外部热空气补充进来,通过冷湿泥浆降温,降低蚁穴内部空气温度。当内部温度升高后,气体密度减小,变轻上升,从蚁丘顶部的孔洞中排出。夜晚:外界温度下降,白蚁丘释放白天蓄积的大量热量,减缓了蚁丘热量流失,从而使维持丘内恒温环境。
【解析】
【详解】(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突出的基岩在雨季可以遮挡风雨;旱季可遮阴避暑降温;基岩瞭望台前方视野开阔,利于古代人类观察和防卫。
(2)黄水河地处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区,旱季受东南信风控制,降水少,动物大多聚集到河边饮水,游客看到野生动物的概率较大,便于游客观赏野生动物。旱季气候干旱,降水少,云雾少,大气能见度高,清晨在黄水河边利于观看日出。
(3)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主要照射东西面,宽阔的东西面增加了受光面积,提高了丘内温度;正午,太阳直射白蚁丘的南北面,狭窄的南北面减少受光面积,进而降低丘内温度,进而可以减小温差。白蚁丘内部有大量通道通往阴凉潮湿的地下泥浆层,在白天将地下冷湿的泥浆向上运输,搬运出地表使得蚁穴不断扩大,外部热空气进来通过冷湿的泥浆降温,进而降低蚁穴内部气温。当内部温度温度升高,热空气又会受热变轻上升,从蚁丘顶部的孔洞中排出,从而使得白蚁丘内温度稳定。在夜晚,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白蚁丘内温度高于外部,丘内热量释放速度要慢与丘外,因此白蚁丘释放白天蓄积的热量速度慢,减缓白蚁丘热量流失,从而维持了丘内恒温环境,减小了丘内昼夜温差。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研学游不仅使传统旅游产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也俨然成为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很多旅游区准备抓住机遇打造一流研学旅行基地。
请你从旅游体验者角度,为旅游区研学旅游基地开发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精准定位特色,打造主题品牌,提升研学游的综合吸引力;精心设计研学路线、设置特色研学课程;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研学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接待能力;加强宣传,提高基地知名度;引进和培训专业人员组织活动
【解析】
【详解】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旅游区要精准定位区域特色,打造主题品牌,提升研学游的综合吸引力。需要精心设计研学路线、设置特色研学课程。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设计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研学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接待能力,保障学生的食宿安全。加强宣传,提高基地知名度。引进和培训专业人员组织活动。
【点睛】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区应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精准定位区域特色,打造主题品牌,提升研学游的综合吸引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接待能力。加强宣传,提高基地知名度。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基西米河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1962年—1971年间被渠化为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仅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河长缩短了38%,并沿河修建了6级水坝,形成系列河道型水库。但1976年开始了基西米河渠道化河道的恢复工程,现在几乎恢复了河道的自然面貌。图为基西米河区域示意图。
分析基西米河曾经渠道化的目的及现在恢复自然面貌的生态作用。
【答案】目的:河道变直缩短,河水滞留时间短,泄洪能力提高;修建梯级拦河坝,形成河道型水库,提升通航能力。
生态作用:扩展河道宽度,延长河道长度,河流湿地面积增加;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流的自然生产力和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解析】
【分析】
考查河流生态。
【详解】第一问主要考查河道裁弯取直的作用。河道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河道变直,河水滞留时间缩短,便于泄洪。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修建梯级拦河坝,形成河道型水库,提升通航能力。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等,河流的弯曲度增加可以增加河流的长度、增加河道分汊可以增加河流的河网密度,进而增加水面面积和湿地的面积,恢复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弯曲度的增加和分汊的增多,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净化能力,进而恢复其自然生态功能。
本文标题:吉林省辽源市2019届高三地理联合模拟考试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615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