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如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年之后,厦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据此完成1~3题。
1.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86~2001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
B.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
C.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D.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
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逆城市化的出现 B.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C.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D.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3.造成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改革开放政策 B.小商品经营
C.大城市扩散 D.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
解析:1.A 2.C 3.A 第1题,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排除B、C两项。据图可知,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表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先升高后降低,表明该地区景观均一性先减弱后增强,故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交错的格局,A项正确。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该景观均一性减弱,工业趋向分散,D项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增大,说明景观均一性减弱,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第3题,20世纪80年代后,厦门市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等,其中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是关键因素。
(2018·辽宁五校联考)豫南地区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2017年5月,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河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4~5题。
4.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种植业收益低
C.城镇建设占地 D.市场趋于萎缩
5.当地某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恢复土地肥力 D.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4.B 5.C 第4题,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主要是耕作制度的变化,与局部因素有关,气候变化属于全球性的,不会专门针对豫南部分地区,A错;城镇化推进,劳动力成本上升,种植业收益低,导致“白地”即撂荒现象在部分地区发生,B对;城镇建设占地会造成耕地面积减少,但不会造成“白地”现象出现,C错;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并没有萎缩,D错。第5题,据材料可知,“白地”即没有耕种的土地,不会提高单位面积产量,B错;两熟田变成一熟田,可以让土地休耕,从而恢复土地肥力,C对;但“白地”现象对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机械化水平影响不大,A、D错。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据此完成6~8题。
6.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成本低
C.工厂数量多 D.劳动力数量多
7.工业机器人未来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将会( )
A.大幅度增加企业成本
B.增加就业机会
C.对高新技术产业产生冲击
D.有利于制造业升级
8.下列条件和措施中,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的是( )
A.人口老龄化 B.健康和安全条例颁布
C.薪资水平上涨 D.部分产品生产周期延长
解析:6.C 7.D 8.D 第6题,工业机器人能替代部分人力劳动,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大,主要原因是工厂数量多,部分劳动强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生产环节需要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而不是科技发达;劳动力成本低、数量多不利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和推广。第7题,工业机器人的广泛使用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企业成本,有利于制造业升级,会减少就业机会,促进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8题,人口老龄化、薪资水平提高,能促进工业机器人的推广和应用;健康和安全条例的颁布,使危害人体健康的工作逐渐让位于工业机器人,这有利于工业机器人的推广;部分产品生产周期延长,对工业机器人市场推广影响较小。
(2018·莆田联考)玛曲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湿地,被誉为“黄河蓄水池”。下图示意2000~2010年玛曲部分景观类型转入率、转出率,读图完成9~11题。
9.净转出率最大的景观是( )
A.河流水面 B.沼泽草甸草地
C.内陆滩涂 D.沙地裸岩
10.景观的变化会造成( )
A.玛曲生物多样性增多
B.玛曲土地荒漠化减轻
C.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D.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变小
11.有利于玛曲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针对湿地的脆弱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
B.通过湿地的草种改良,大力发展畜牧业
C.利用湿地的独特风貌,重点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的天然水域,突出发展水产业
解析:9.B 10.C 11.A 第9题,读图可知,沼泽草甸草地转出率接近15%,转入率几乎为0,是净转出率最大的景观。第10题,景观的变化显示,玛曲湿地蓄水池功能减弱,这会造成玛曲生物多样性受损;玛曲土地荒漠化加重;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黄河水量季节变化变大,选C。第11题,针对湿地的脆弱生态,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的破坏,有利于玛曲湿地可持续发展;通过湿地的草种改良,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导致湿地退化;作为“黄河蓄水池”,应重点保护好湿地,利用湿地的独特风貌,但重点发展旅游业不利于湿地的保护;利用湿地的天然水域,突出发展水产业,将会导致湿地的水源不足,据此分析选A。
本文标题:人文地理选择题命题点组合练(一)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332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