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

时间:2019-03-15 09:2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着差异。下左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日最高气温各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右图为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其中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读图完成1—2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1.该地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变化特征是

A.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B.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C.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D.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早

2.该地可能位于

A.河南省中部 B.黑龙江省东部 C.海南省南部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答案】1.A  2.A

【解析】1.读图可知,春季(3-5月)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5时以后,出现时间亥晚,A正确

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4时以后,出现时间较早,B错误;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在早上5

点多,出现时间交早,C错误;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早上6点多,出现时间晚,D错误。故选A。

2、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在日出前后,材料中介绍右图与该地多年平物情况更为相符,读右图该地该年日

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可知,该地3月21日与9月23日日出北京时间约5:55和6:05,非

常接近6时,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春秋分置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说明该地与北

京经纬度相差不大,结合选顶可知,A项河南省中部最接近,故选A。

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3.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4.樟树对干旱环境反映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①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②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

③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④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3.C  4.D

【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相比,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

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

最大的。故答案选C项。

4.树木适应干早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气孔收缩,减少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

通过大量落叶,减少植物的蒸騰作用,因此③④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早的特征,

①错误;植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②错误。故答案选D项。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地理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完成5—6题。

 

甲山(海拔7728m)

乙山(海拔7435m)

南坡

北坡

南坡

北坡

基带地理要素

海拔(m)

1110

2920

1229

1848

年均温(℃)

16.1

7.9

7.4

2.8

年降水量(mm)

2276.6

512.1

96.1

519.2

雪线高度(m)

4750

5000

4350

3980

5.据表中资料推断

A.甲山北坡相对高度大于南坡 B.乙山南坡的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甲山南坡的垂直带谱最丰富 D.乙山的森林蓄积量大于甲山

6.与乙山相比,甲山雪线分布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①山体海拔  ②纬度位置  ③水汽来源方向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5.C  6.B

【解析】5.据表中资料推断,甲山南坡相对高度大于北坡,水热条件比北坡优越,因此甲山南坡的垂直带

谱最丰富。故C正确,A错误。乙山南坡降水稀少,河流补给以冰川隔水为主;乙山的水热条件比甲山差,

森林蓄积量小于甲山,故B、D错误。

6.由图中资料可知,两山海技相近,甲山为喜马拉雅山,乙山为天山,甲山纬度低于乙山,热量条件好,

相同坡向,甲山雪线高于乙山。故①错误、②正确;甲山南坡为迎风坡,雪线低;る山北坡为迎Ⅺ坡,雪

线低,③正确。故B正确。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回答7—9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7.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8.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A.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9.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  8.B  9.A

【解析】7.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盆地、丘陵,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少,人口分布差异悬殊,选C。

8.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远距离流动人口少,从而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选B。

9.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可以拓展区域联系,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问题起重要作用,选A。 

杭州湾是鱼类浮游生物(鱼卵、仔稚鱼),尤其是凤鲚的重要产卵和索饵场。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温度和盐度等相关性显著,鱼类据此选择产卵地是其躲避敌害生物(如水母)的一种生存策略。下图中黑色圆点表示观测点仔稚鱼密度。根据图文资料,回答10—11题。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10.分析杭州湾等值线在东北部向南凸的主要原因是

A.该处水温较高 B.钱塘江大潮影响 C.长江径流量大 D.人类活动较频繁

11.据图可知仔稚鱼的敌害生物的生活习性为

A.喜高盐、高透明度水体 B.喜高温、低透明度水体

C.喜低盐、高透明度水体 D.喜低温、低透明度水体

【答案】10.C  11.A

【解析】10.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温度和盐度等相关性显著,适宜在半成水环境生存。杭州湾

东北部临近长江入海口,仔稚鱼密度等值线在东北部向南凸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径流量大,水体盐度过低,

导致密度较低,C对。东北韦度较高,水温比南部交低,A错。钱塘江大潮、人类活动影响无明显差异

不是主要原因,B、D错。

11.仔稚鱼分布密度与水体透明度呈负相关,图示仔稚鱼的分布密度大的区域在河ロ区域,河水与海水交

汇处,盐度较低,水体搅动,透明度较低,利于仔稚鱼躲避敌害生物,判断其敌害生物水母的生活习性为

喜高盐、高透明度水体,A对。B、C、D错。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纳米布沙漠(见下图)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1)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6分)

(2)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8分)

(3)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4分)

(4)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6分)

【答案】(1)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副高下沉气流使得雾不易扩散;容易形成逆温现象,雾不易扩散。

(2)附近大雾弥漫,能见度低;沿岸遍布暗礁(部分地区暗流、湍流明显);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船员难以获得必须的生活供给;该地为在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3)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4)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可抵御烈日暴晒;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物。

【解析】(1)纳米比亚沿海浓多而不散的原因,可以从蒸发、水汽、洋流及副高控制等方面回答。该海

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西洋东岸,海区广阔,水汽充足。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离陆地,冷海水

上泛,形成上升补偿流。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过,水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形成雾。

(2)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是因为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他各种残骸。失事船只多的原因,

主要从大要、暗礁、大风、水源食物补给、船只数量等方面分析。该海域附近大霉弥漫,能见度低。沿岸

 

遍布暗礁,部分地区暗流、端流明。沿岸地区沙漠广布,极度千早,水资源严重不足,食物匮乏,使船

员难以获得必需的生活供给。该地为在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过往船只多。

(3)鸟类集聚,主要是食物、栖息地。该地的上升流,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4)综合沙漠地区自然环境从抵御烈日暴晒、防止蚊虫叮咬、夜晚保温、除去身上污物等方面回答。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2018年世界杯期间,10万只小龙虾在全程电力控温系统保护下,从湖北省武汉火车站发车,经中欧班列顺利出口到俄罗斯。小龙虾适宜生长在水温为16—32℃、微碱性的水域环境,喜温避光,属杂食性动物。从虾壳中提取的虾壳素有较高经济价值,主要用于高档护肤产品。

材料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是目前我国小龙虾养殖规模最大省份,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干流附近及江汉平原地区。下左图为湖北省区域简图,右图为小龙虾产业链图及2017年产值构成。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1)分析湖北省能大规模养殖小龙虾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夏季湖北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易遭受的自然灾害。(4分)

(3)说明运往俄罗斯的小龙虾选择铁路运输的理由。(6分)

(4)分析小龙虾产业构成中第二产业比重较低的原因。(8分)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温适宜,地形低平,地表易积水,形成众多河湖,可养殖区域大;物种丰富,食物来源多。

(2)夏季,当副热带高压(脊)影响过强时,降水和上游来水少,高温、干旱缺水会导致小龙虾死亡;当夏季风偏弱时,受持续锋面雨带影响,导致洪涝使小龙虾出逃受损。

(3)铁路运输成本低;铁路运输速度加快;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4)小龙虾深加工产业起步晚;虾壳等原料分散,不易收集;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加工处理的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研发成本高)。

【解析】(1)从题干提取信息,小龙虾“喜温避光”,湖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光照较弱,符合小龙虾避光习性;湖北地形平坦,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大,适宜发展渔业养殖业。该区长江流经且有支流不断汇入,小龙虾“属杂食性动物”,食物来源丰富。

(2)湖北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分析夏季风强弱对养殖业的影响。夏季,当副热带高压(脊)势力较强或夏季风偏强快速进入北方,湖北降水少,河流补给又少,以高温天气为主,干旱缺水会导致小龙虾死亡。夏季风偏弱时,锋面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徘徊时,连续降水导致洪涝使小龙虾出逃受损。

(3)从运量、运速、运费、运距考虑交通方式的选取。从题干“10万只小龙虾”得知运量比较大,不适宜选空运;故选取运速较高的铁路运输,随着技术的进步,铁路运速加快,且有“全程电力控温系统”冷藏保鲜技术支持小龙虾快速保质到达;与此同时,铁路运输相比空运费用较低,成本较低。 

(4)从小龙虾产业构成图中分析,第一产业只负责苗种养殖、人工养殖,技术含量较低,要求较低,故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需要“精深加工、虾壳提炼虾壳素”“高档护肤品”则涉及原料来源、高技术等。小龙虾深加工产业起步晚,且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产业比重较小;加上虾壳难收集来源小,不利深加工。小龙虾深加工技术要求高,研发费用高,故比重较低。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1911年天山发生了里氏7.7级的大地震,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形成了卡因德湖。更奇特的是很多树木在地震中折断,仍然坚强地倒插在湖水中,湖水非常冰冷,低温使沉入湖中长达100年的树枝依旧如初,水下的藻类缠缚在树枝上像树叶一样,形成了壮观的“湖底森林”,一年四季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冬季更是观赏“湖底森林”的最佳时间。下图是“湖底森林”示意图。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分析冬季有利于游客观赏“湖底森林”的原因。

【答案】冬季湖面结冰,方便游客在湖面上行走,可多角度观赏;湖面结冰,水下不受风力影响,水下较稳定,利于观赏;冬季湖水补给少,湖水位较低,水下树木距离湖面较近,观赏的清晰度大;冬季气温低,水下浮游生物较少,观赏的透明度大;冬季风力大,易将湖面上的积雪等杂物吹走,利于观赏;冬季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利于观赏。

【解析】因为湖泊的水文条件季节变化大,根据冬季的水文特点如水位、结冰状况、能见度等方面分析。

当地冬季温度低,冬季湖面结冰,方便游客在湖面上行走,可多角度近距离观赏;冬季湖水补给少,枯水期湖水位较低,水下树木距离湖面较近,观赏的清晰度大;冬季气温低,水下浮游生物较少,湖水透明度大;湖面结冰,水下不受风力影响,湖水较稳定,利于观赏;冬季风力大,易将湖面上的积雪等杂物吹走,冬季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数量达近百万只。随着人口的增长,围湖垦殖、涸泽而渔、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等开发活动使鄱阳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鸟类栖息地面临威胁。下图为鄱阳湖保护区候鸟栖息期示意图。

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解析】

描述鄱阳湖冬、夏候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说出鄱阳湖在开发过程中对鸟类栖息地造成的主要不利影响。

【答案】特征:夏候鸟栖息期集中在4—9月(与鄱阳湖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9—次年4月(与湖泊枯水期一致)。

影响:围湖垦殖导致鸟类栖息地面积减小;涸泽而渔导致鸟类食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小;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导致鸟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水体污染加重。(其他答案合理可斟酌给分)

【解析】读图可知,夏候鸟柄息期集中在49月(与酃阳胡汛期一致);冬候鸟栖息期集中在9次年4月

(与湖泊枯水期一致)。邵阳胡在开发过程中围湖垦殖、涸泽而渔、无序采砂及部分水利设施的建造破坏湿

地,使乌类栖息地面积减小;水体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



  本文标题: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15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1583.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9年高考地理全国百强校信息卷(二)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