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C. 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 ①②③
3.珠三角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突出优势是
A. 工业基础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甲市可能是(
A. 西宁
5.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①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A. 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C. 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 更高的社会地位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 甲.丁
9.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 甲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下列问题。
1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1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C.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读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辽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石油自然丰富
C. 淡水资源丰富
13.鞍山钢铁基地不具备的区位优势是
A. 市场
C. 内河航运
14.振兴该工业区的措施有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进行技术改造
③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
④治理工业污染
A.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阅读材料:来自浙江省的一家公司最近进军海南琼海,在嘉积镇的水田里征地3 700亩种植反季节西瓜。据了解,水田种西瓜在琼海还是第一次,在海南也不多见,种植仅一个月的西瓜就能结出碗口大的果实。回答下列问题。
15.决定该公司到琼海种植水田西瓜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16.北京市民能吃到来自该公司的新鲜西瓜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读桂林龙胜县龙脊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7.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大牧场放牧业
B. 混合农业
C. 传统水稻种植业
D. 乳畜业
18.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与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B. 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C. 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低
D. 人多地少——小农经营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 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9.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 离原料产地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20.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 原料价格
21.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 原料使用量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下列问题。
22.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 土层薄
23.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 调节大气温度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
C. 耕地
2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中沿河流分布的a、b、c、d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A. a
27.为发展地区经济,计划修建连接a、b两地的公路。图中修建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选线方案是
A. ①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A. 甲地
C. 丙地
29.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
A. 钢铁工业
C. 制糖工业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0.甲所属的省级行政区是
A. 新
31.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耕地、牧草地
C. 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2.容易发生荒漠化的地区有
①干旱地区
②半干旱地区
③草原牧区
④热带雨林地区
A. ①②
33.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过度开发
⑤风沙侵蚀
⑥太阳活动
A. ①②④⑤
近几年,新疆建设兵团在中科院的帮助下成功地利用无人遥控直升机对所属农场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准确度和工作效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4.工程技术人员指挥无人遥控直升机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35.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新疆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是因为( )
①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会有一定变化
②卫星遥感分辨率高,可拍摄到清晰的照片
③卫星遥感探测的范围广,连续性强
④卫星遥感智能化高,在治虫过程中无需人工参与
A. 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6.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H地适合建________厂, F地适合建________厂, E地适合建________厂,
(2) 在图中D地建自来水厂,理由是什么?________
(3) 图示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易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
3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B、C二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填序号):①大牧场放牧业
(2)从自然条件看,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有:地形 _______
(3) A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的特点是:_______
38.读某城市示意图(下图),该地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商业区所用的图例符号为______(F、G)。其地理位置特点是_______
(2)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
(3)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
39.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
(2)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的地带性规律,其差异形成的主导性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形成的自然背景(条件)是_______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
40.下图为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能源供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_______
(3)西气东输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3.
【解析】
1.珠三角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廉价劳动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成为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第一阶段的主导产业。珠三角矿产资源缺乏,无法以原料导向型产业为主导产业,C错误。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在政策、土地、劳动力上占优势,但技术和资金缺乏,无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错误。经过十几年的资金积累和产业升级的契机,珠三角捉住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机遇,逐步转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A正确。
2.考查我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化表现,珠三角城市化迅速推进,包括城镇数目迅速增加,①正确。由于城市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分布越来越密集,②④正确。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期发现阶段,伴随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还未出现逆城市化,③错误,故选C。
3.珠江三角洲与全国其他地区比,由于工业化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A错误。从自然条件看,气候水热组合好,但缺乏矿产资源,B不占优势。相比其他地区,珠三角是著名的侨乡,这是独特的优势,C正确。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陆续开放沿海及其他地区,政策并不是珠三角的优势区位,D错误,故选C。
4.
5.
【解析】
4.由甲地户籍人口数据根据自然增长率公式计算得知,该城市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且负增长维持较长时间。西宁为我国藏族集聚区,国家政策倾斜,人口自然增长率高,A不符。延安经济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不符。上海经济发达,加上生育观念等的影响,人口自然增长慢甚至是负增长,C正确。深圳迅猛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错误,故选C。
5.根据甲地户籍人口数据得知,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图示①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与甲地相同,A正确。根据图示计算②③两地人口增长率高,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排除BC。④地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地不同,D错误。
【点睛】
人口增长模式判断
1.从时空分布规律判断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时间):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则属于现代型。
2.从人口增长特征判断
(1)定性描述:原始型是“高—高—低”型;传统型是“高—低—高”型;现代型是“低—低—低”型。
(2)定量描述:
|
出生率 |
死亡率 |
自然增长率 |
原始型 |
高(>2.5%) |
高(>2.5%) |
低(<1.0%) |
传统型 |
高(>2.5%) |
低(<1.5%) |
高(>1.0%) |
现代型 |
低(<2.0%) |
低(<1.5%) |
低(<1.0%) |
6.
7.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根据表格中数据,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A对。发达国家主要在北半球,西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在南半球、东半球,B、C错。与海陆位置无关,D错。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更高的收入,C对。 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休闲时间、更优的自然环境不是主要的引力因素,A、B、D错。
【考点定位】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
【名师点睛】记住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发展 中国家,迁移向发达国家或地区。了解发展国家 主要分布要北半球、西半球。了解材料中国家所分布的大洲或半球位置。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更高的收入,是经济因素。
8.
9.
【解析】
8.图示代表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即城市化水平变化曲线图。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即2000年后曲线位置最高的国家,是甲国,排除BC。2000年以来,发现速度最快的,即图示曲线斜率最大的,是丙国,C正确。丁国城市化水平低,处于初期阶段,发展速度较慢,B错误。
9.根据曲线目前所在位置判断国家城市化所处阶段,甲国城市化水平超过70%,城市化水平高,且持续时间长,说明其经济发达,最早出现逆城市化,A正确。乙城市化水平处于后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处于后期阶段的时间不长,出现逆城市化时间较甲迟,B不符。丙国城市化水平也处于后期阶段,但出现逆城市化时间较乙国晚,C错误。丁国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发展较慢,最迟出现逆城市化,D错误。
【点睛】
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目前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目前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
10.
11.
【解析】
10.由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得知,CBD白天工作人口在增多,夜晚居住人口在减少,说明CBD与住宅区分离,C正确。人口密度变化无法推出中心商务区和工业区地价高低,A错误。人口密度变化代表白天夜晚人口流动情况,无法得知CBD工业用地情况,B错误。工业区白天人们上班,人口密度增加,夜晚人口密度下降,与CBD昼夜人口密度变化类似,无法确定分工业区是否和中心商务区分离,D错误。
11.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流动量大,实现人口快速流动需要城市交通条件支持,B正确。城市服务等级提高,城市流动人口增加,城市生态环境优化都会使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流动量增大,但都不是必备条件,排除ACD。
12.
13.
14.
【解析】
12.根据图示判断,辽中南工业区石油资源储量较小,石油资源不占优势,A错误。辽中南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可观,成为该区发展的突出优势,B正确。该区降水较少,工农业用水量大,且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C不符。辽中南大部分区域位于内陆,陆路交通便利,沿海区海运便利,但交通条件不是该区最大的优势,D错误。
13.鞍山钢铁厂临近沈阳等大城市,市场广阔,A正确。大连铁路,京哈铁路经过鞍山,交通便利,B正确。鞍山附近区域河流水量少,结冰期长,内河航运价值不高,C错误。鞍山工业基础好,具有人才、技术等储备,D正确,故选C。
14.辽中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部门为主,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要振兴该区工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①正确。该区工业污染严重,需要治理优化环境,④正确。同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效率,②正确。进行商品农业基地建设不属于工业范围,③错误,故选B。
【点睛】
区域工业图的判读
(1)定位置:从图中读出工业区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关地理事物,可判读工业区的位置。
(2)找资源:结合图例,找出工业区发展的原料、能源资源、水资源等,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
(3)看交通:交通运输便利与否对工业区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原料、产品的运输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要结合图例、图中信息(如图中的公路、铁路信息)找出利于发展工业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4)寻市场:依据当地经济状况或对外交通,确定工业区的市场,市场一般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15.
16.
【解析】
15.根据材料,这是第一次在海南水田种西瓜,说明不是气候因素决定种西瓜,A错误。北京公司到海南种反季节西瓜不是因为水源,水源通常是干旱地区种植业的关键因素,B错误。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为市场,海南种植反季节西瓜是因为有需求,C正确。便利的交通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扩大销售范围,不是农业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D错误,故选C。
16.根据题目意思,反季节西瓜到北京,说明是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范围,不是气候和政策因素决定的,AB错误。市场的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不是销售范围,C错误。该公司位于海南,距离北京遥远,新鲜的西瓜保质期较短,从海南到北京的远距离运输需要便利的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支持,D正确。
17.
18.
【解析】
17.桂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该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也称传统水稻种植业,C正确。该区降水丰富,地带性植被是森林,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错误。混合农业指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桂林以种植业为主,C不符。乳畜业多数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稠密的地区,该区是山区梯田,一般不会布局乳畜业,D错误。
18.根据上题分析,该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小,人口稠密,商品率低,A错误。根据景观图该区地形并不平坦,机械化水平不高,B错误。季风水田农业投入生产资料多,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C错误。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以家庭经营为主,小农经营,D正确。
【点睛】
农业生产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1)商品率高低——区域人口与土地的对比关系(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商品率低;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市场(市场距离的远近影响农业生产的商品经营)、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扩展农产品的销售区域,促进农业的商品经营)等。
(2)机械化程度——地形平坦,土地集中,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如美国的小麦区、玉米带。地势起伏大,地块小,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19.
20.
21.
【解析】
19.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A错误;工厂的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说明其消费市场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距离市场是比较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错误。美国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越南和巴基斯坦劳动生产率低,C不符。从材料得知越南、巴基斯坦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以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的原因是劳动力价格较低,D正确。
20.根据材料得知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因而原料价格对K企业选址影响不大,A错误。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说明劳动力价格不是转移的主因,B错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内部交易成本较高;美国为发达国家,经济体制健全,基础设施、技术和各项政策条件好,投资环境好,吸引K企业建厂,C正确。纺纱厂产品运回中国,说明主要消费市场在中国,故市场需求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
21.从材料获取信息得知,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K企业没有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纱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用)量降低,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原料用量变小,A错误。由于K企业迁移到其他国家,运输量可能增加,C不符。技术水平要求高,设备费用可能上升,D不符,故选B。
22.
23.
【解析】
22.根据题意增施肥料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改造成水平梯田后,增产效果好。改造梯田前后该区土层变化不大,土层薄不是增施肥料效果弱的主因,A错误。降水变率不会因为人为修建梯田而发生改变,B错误。说明该山坡地坡度大,养分和水土容易流失导致作物增产少,C正确。该山区主要是耕作的,植被覆盖率低在梯田改造前后变化小,D不符。
23.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梯田拦截水土和养分,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山坡地变为梯田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等影响很小,排除ACD,故选B。
24.
25.
【解析】
24.图示区域为内流区,河流欠发育,铁路修建一般不用考虑河流分布,A错误。根据图示得知铁路沿着等高线修建,地形较平坦,所以选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正确。该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耕地分布在山麓冲积扇,比较分散,与图示铁路分布不同,C错误。若铁路选线受聚落影响,那么铁路应经过图示两个聚落,与实际布局不符,D错,故选B。
25.图示区域铁路与等高线平行,大致呈直线分布,线路短,B错误;铁路经过区地形平坦,工程量较小,D错误。该区深居内陆,降水少,不易发生洪水,C不符。铁路未经过城镇,且与城镇距离太远,所以我国专家认为选线不合理,A正确。
【点睛】
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因素 |
影响分析 |
经济因素 |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
社会因素 |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
技术因素 |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
26.
27.
【解析】
26.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示得知a聚落位于河流上游,河谷地带,地域狭小,不利于城市扩展,不太可能发育为大城市,A错误。B地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且聚落规模较大,最可能发展为大城市,B正确。Cd位于河流中游,靠近山地,城市拓展空间有限,不利于城市发展,排除CD,故选B。
27.四条规划线路中,线路是①,沿河、平原修建,地形起伏小,修建难度小,成本低,A正确。②③线横穿山地,地形起伏大,工程量大,难度大,成本高,BC错误。④线路长,且横跨两次河流,成本较高,D错误。
【点睛】
交通运输线的设计方案的比较思路
比较项目 |
比较内容 |
建设成本 |
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搬迁成本等 |
路线长短 |
包括原有线路、建设距离等 |
沿线村镇 |
包括沿线村镇数量多少、规模大小、人口多少等 |
施工难度 |
地形起伏、桥涵多少、高寒缺氧、风雪、冻土等 |
沿线灾害 |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 |
占用耕地 |
占用良田多少 |
生态影响 |
对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影响等 |
总之,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小”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环境破坏要小。
28.
29.
【解析】
28.读图,图示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运输同一产品,运费最低的丁地,说明丁地距市场最近的,D对。
29.根据图示得知,该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产品投入最多的是人工费,说明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钢铁工业和制糖工业是原料导向型产业,石化工业是市场导向型产业,ABC不符;棉纺工业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与题意相符,故选D。
30.
31.
【解析】
30.内蒙古畜牧业为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最大的Ⅱ是牧草地;Ⅰ类内蒙古占比小,贵州土地占比大,最可能为耕地。甲省草地占比较多,大面积为未利用土地,最可能代表新疆。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大面积土地无法利用,A正确。云南耕地面积较大,未利用土地面积较小,B不符。四川的成都平原是典型的耕地,耕地占比较大;气候条件好,且人口稠密,未利用土地少,C不符。西藏是我国重要牧区,草地占比大,甲省草地占比较小,D不符,故选A。
31.根据图示,内蒙古土地利用比例最高的是Ⅱ类,说明Ⅱ类代表草地,排除BD。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Ⅰ比例较小,贵州Ⅰ类用地比例较大,而交通运输用地占地面积较小,不会有这么高的比重,最可能为耕地,C错误,A正确。
32.
33.
【解析】
32.土地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热带地区、草原牧区、高山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所以最容易发生荒漠化的是①②;草地牧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上人为破坏严重,也容易出现土地荒漠化,③。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植被覆盖率高,不容易发生土地荒漠化,④错误,故选B。
33.荒漠化形成是气候异变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造成的,②正确;人类过度开发,容易出现荒漠化,④正确。植被破坏,导致地表覆盖率降低,加上风沙侵蚀,。最容易出现荒漠化,①⑤正确;海平面上升,导致沿海低地淹没,与荒漠化无关,③错误。太阳活动不会直接导致荒漠化,⑥错误,故选A。
34.
35.
【解析】
34.无人遥控直升飞机获取位置和定点防治病虫害需要使用GPS技术,进行遥控作业需使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①②正确;遥控直升飞机无需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管理,不用GIS技术和数字地球,故选A。
35.农作物遭受病虫害时,发射和反射的波谱不同,可区分两种情况,①错误;卫星遥感受天气影响大,可能拍不到清晰照片,②错误;卫星遥感探测的优点有范围广,连续性强,③正确。遥感智能化高,但治虫过程中需要人工合作完成,④错误,故选C。
36.化工厂
【解析】
【分析】
以城市规划图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的弊端,难度较低。各类工厂的选址考虑自然区位、社会经济区位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对工业区的影响可从该工业对环境要求、工业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等方向分析。
【详解】
(1)根据图示布局区域工厂主要考虑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图示H地有充足的化工原料;位于河流下游,避免污染河流;位于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减轻了对城市的大气污染;适合布局化工厂。F地煤炭丰富;有铁路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且位于盛行风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区大气污染小,适合布局钢铁厂。E地适合修建重型机械厂,临近钢铁厂,原料丰富;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2)自来水厂通常分布在水质好的水源地或者河流上游,D处位于河流上游合适修建。
(3)根据图示,结合上两题得知,该区域工厂主要是传统的化工、钢铁,机械工业,重工业比重大,环境污染严重。
【点睛】
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1)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区位选择要求 |
典例 |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
自来水厂、啤酒厂 |
(2)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
典例 |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
服装厂、玩具厂 |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
机械厂、仓库 |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
钢铁厂、水泥厂 |
【解析】以区域图形式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分析、生产优缺点,难度较低。根据区域轮廓图进行区域定位,然后根据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分布区,决定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1)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典型分布。B位于东南亚,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区;C位于南非,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为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
(2)考查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区位分析,包括水热条件、地形条件等。B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好热喜湿特点;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或沿海低地,地势平坦,适合耕种。
(3)考查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即“一大三高”,包括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地区专业化水平高。
38.G
【解析】以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布局及原因、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难度中等。注意各功能区分布的理论位置和相对位置,抓住各功能区典型特征解读示意图及布局原因。
(1)考查商业区的区位选择及原因。商业区理论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捷程度高的地区。图示交通线最密集的是G地;且位于城中心。
(2)考查高级住宅区的区位选择及原因,高级住宅区通常布局在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的地区。图示B位于河流下游,水污染严重;常年城市盛行西南风,B位于盛行风下风地带,空气污染较大;不适合布局高级住宅区。CD位于城中心附近,且与工业区距离近,也不是高级住宅区的合适选址。A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且位于盛行风上风地带,空气清新;且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最适宜修建高级住宅区。
(3)考查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侧重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环境污染、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
39.森林
【解析】
以我国某地区干湿区分布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可持续发展,难度中等。注意从图示分布图读取信息,天然植被指的是地带性植被,由当地降水量或者干湿状况决定;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注意植被更替的方向;关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及根本原因,区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根据图示,A属于湿润地区,则A处天然植被为森林,由于纬度较高,气候较冷,地带性分布针叶林。
(2)根据图示,该区干湿状况由东往西分别是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对应的植被分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由沿海到内陆分布规律,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东往西水分不断减少。
(3)图示C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
(4)考查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措施,在保护中开发。图示显示B处属于半干旱气候区,植被以草原为主,开发性措施:合理规划载畜量,划区轮牧等;保护性措施:退耕还草。
40.西气东输
【解析】
以我国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路线、原因及影响,难度较低。资源调配的路线受资源分布不平衡性影响;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可从资源分布、资源的供求关系分析。
(1)我国四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属于能源调配;青藏铁路属于交通线路的修建;南水北调属于水资源调配。
(2)考查我国能源供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能源供需差异与资源的分布和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及利用效率有关,如东部地区本地能源少,加上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能源消耗量大,供不应求;西部地区本地能源储量多,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能源消耗少,供大于求。
(3)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的积极影响,可从资源消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方面作答。西电东送对上海的积极影响,资源消费方面能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经济社会方向:能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上海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方面:大量电能输入,相比之前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点睛】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资源
经济
社会
生态环境
本文标题: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11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