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此时,北京时间是
A. 12时20分
2.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B. 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 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D. 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1. B
【解析】
东经度数向东增大,180°经线相对的是0°经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东半球是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1题详解】
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此时,晨昏圈与极圈相切,180°经线相对的是0°经线,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时刻是6点,北京时间是15时20分,B对。A、C、D错。
【2题详解】
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东经度数向东增大,图示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图示是南半球,南极圈有极昼现象,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短,B错。结合上题分析,此时,东半球是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在东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A错。此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C对。北半球冬季,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弱,D错。
左图为“甲、乙、丙三地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右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有关左图中甲、乙、丙三地地理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地有阳光直射现象
C. 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
4. 右图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 ①
【答案】3. C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地的日影在6月22日最短,12月22日最长,且始终朝北,说明其位于北温带地区;乙地的日影在8月上旬为0,说明有直射现象,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由于乙地正午的日影朝北的时间较长,可判断出其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丙地在12月22日的日影为0,其他日期正午日影都朝南,说明其位于南回归线上。三地甲地的纬度最高,乙地的纬度最低,因而自转线速度甲地<丙地<乙地,故C项正确。
【4题详解】
据左图可知,乙地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四条曲线中曲线③能表示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与乙地的特点相符合,故C项正确;①、②、④一年均有一次直射现象,故排除A、B、D项。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下图是“40°N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 a
6. 有关KLM三点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 L——南京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 M——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 L——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5. A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图中K、L、M三条曲线所处的最高位置代表当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它们的位置都偏向于a方一侧,而该地又在40°N,其正午太阳偏于南方,所以a方应该代表南方,c表示北方,b是日出方向为东,d是西。
【6题详解】
根据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可知:K、L、M分别代表的是冬至、春秋分、夏至日。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日落最早、日出最迟,随日出同步的升旗也最迟,A正确;春秋分日各地昼夜等长,北京与江苏白昼等长,B错;夏至日,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C错;长江口外海域盐度夏季多雨时最低,D错。选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太阳高度变化特点。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 北京时间8 点
C. 北京时间14 点
8. 图示5 个城市中
A. 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C. 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答案】7. B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北京时间11 点,香港时间10时36分,东京时间12时40分,洛杉矶时间为19时8分,奥兰多时间为21时36,所以说这样就有香港、东京、洛杉矶和奥兰多在开放。
【8题详解】
巴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主要来自西风,洛杉矶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也是来自西风。
考点:时间的计算,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 )
A. 增加了湿、热程度
C. 减轻了寒冷状况
10. 图中A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9. D
【解析】
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是加那利寒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降温、减湿。A处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9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是加那利寒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加剧了干燥状况,D对。A、B、C错。
【10题详解】
图中A处位于非洲西北部沿海,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A对。热带草原气候纬度较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B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位于赤道附近,C错。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D错。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下列不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地区是( )
A. 塔里木盆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12. 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
A.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 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13. 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
A. 调节局地小气候
【答案】11. A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用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发生内涝的城市多分布在降水较多,且多集中性暴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大的地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都是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城市易产生内涝;塔里木盆地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不易产生内涝,所以该题选A项。
【12题详解】
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增加了城市的水面面积,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可以降低城区的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暴雨过后该系统可以储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城市内涝;可以通过净化处理、沉淀池、湿地公园等对水体降解污染,起到净化作用;但是没有防止结冰的功能,故该题选C项。
【13题详解】
城市建设改变了地面性质,使水体下渗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内涝灾害多发;该系统的荷花池面积大,雨季有雨水不断收集进入,没有河流与其相连,主要排泄方式靠下渗,这样不仅补给地下水,而且可以起到减缓城市内涝的功能。选D项。
【考点定位】城市内涝问题,水循环。
【知识拓展】(一)城市内涝的成因:
(1)极端超标暴雨频发:
集中的超标暴雨是导致内涝的主要因素。“城市热岛效应“城市雨岛效应”;
(2)城市盲目扩张, 水面率下降,地表径流不断增大:
城市建设的扩张, 使原本具有自然蓄水调洪错峰功能的洼地、山塘、湖泊、水库等被人为地填筑破坏或填为它用,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而且比表汇流时间变短,峰现时刻提前,峰值变大。
(3)城市排水管网的问题:
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步伐,城市雨水污水管道错接严重,设计标准偏低,而且水利部门排涝标准和市政部门排水标准不匹配。
(4)潮水顶托:
城市河道过度追求大水面、高水位, 闸坝增加, 内水外排不畅。河道和城市排水系统的高程衔接问题突出。
(5)市民不文明的习惯:
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 这主要是指一些人为图方便,将垃圾或者工地废渣土倒入排水管网, 造成管网的人为堵塞。
(6)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缺陷
政府普遍重地上,轻地下,正因为如此, 这些重要的民生设施往往会被各级政府忽视。
(二)如何防治城市内涝:
(一)工程措施
1.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
2.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
3.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
4.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
5.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下凹式绿地等;
(二)非工程措施
1.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如利用RS和GIS和土地利用、DEM等来建立模型来评估风险;
2.适当增大设计参数:应增大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的取值;
3.城市防洪减灾政策与法规建设:约束和制裁不利于防洪减灾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实现防洪减灾的目标;
4.建立城市排涝工程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城市水利基金支出和使用结构,建立渠道畅通、管理严格的资金投入机制;
5.借鉴国外防治内涝经验:如日本,德国都是治理内涝和雨水利用技术十分先进的国家,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及技术。
14.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蒙古高压
C. 阿留申低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露气寒冷,将凝结”说明此时气温逐渐降低。每年秋冬季节,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高压逐渐增强,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在其影响下盛行偏北风(西北风),气温降低,形成寒露。
考点定位: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1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 反气旋频繁过境
B. 受沿岸寒流影响
C. 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的经纬度或看海陆轮廓、特殊地理事物(安达曼海、泰国湾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该区域西部濒临印度洋,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故D正确。
16.读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格,据此完成下题。
该海域沿岸
A. 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C. 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海域位于非洲西海岸,根据表格中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距海岸越远,水温越高,说明沿岸有寒流经过。结合纬度,受副热带高压带或离岸风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C对。A、B、D错。
【点睛】表格中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距海岸越远,水温越高,说明沿岸有寒流经过。该纬度受副热带高压带或离岸风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甲地
A. 位于北半球
18. 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B. C. D.
【答案】17.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通过气旋的旋转方向,可以判断属于哪一个半球,气旋就是低气压,气旋高空气压比四周高。
【17题详解】
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通过图中风的方向可以判断甲地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可以推断是南半球的气旋,以阴雨天气为主,昼夜温差小,选择B。
【18题详解】
气旋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a、甲、b一线气压由高到低再到高,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大小相反,a、甲、b一线气压由低到高再到低,选择C。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 16时~17时
C. 18时~19时
20.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答案】19. C
【解析】
考查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19题详解】
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故选C。
【20题详解】
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B项正确。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两项错误。故选B。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甲)和某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甲中洋流( )
A. 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 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 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22. 有关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B. 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
C. 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 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较1月份多
【答案】21.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经纬度可知,图甲为非洲西北部,图示洋流应是自北向南流的加那利寒流,促进热量不断向低纬度海区输送,对自南向北航行的船会减速;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寒流流经会在沿岸地区形成多雾天气,影响航运。选C正确。
【22题详解】
图中索马里洋流是自南向北顺时针方向运动,是夏季寒流;是西南季风驱动的结果;寒流在沿岸形成上升流,把海底丰富的养分带到海面,形成渔场;1月该海吹东北季风,洋流是暖流性质,不是上升流,鱼类减少。选D正确。
【点晴】
索马里洋流属于印度洋季风环流的组成部分。索马里洋流在夏季是寒流,而冬季是暖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阿拉伯海表层海水离岸而去,而附近的东非沿岸的海水则流来补偿流失的海水,形成了上升补偿流。冬季风与索马里海岸线相交,使得沿岸呈现向岸风,海水不断堆积,然后下沉,形成近岸下沉流,表层热水下沉顺风南下,形成暖流。
如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
B. 等温线的数值②大于①
C. 洋流流向与虚线弯曲方向一致
D. 等温线弯曲受暖流影响
24. 图中甲地沿岸大雾天气多发的原因是( )
A. 盛行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C. 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
【答案】23. A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为南半球非洲大陆西岸,沿岸洋流为寒流,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所以实线符合等温线实际弯曲状况,A对,C错。寒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等温线的数值②小于①,B错。等温线弯曲受寒流影响,D错。
【24题详解】
甲地沿岸有寒流流经,下垫面温度降低,导致形成下冷上暖的逆温状况,所以大雾天气多发,D对。甲地盛行东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B错。寒流流经,水汽含量较少,C错。植被稀少.蒸腾作用弱,D错。
考点:洋流分布规律及特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1992年以来,北冰洋深海的冷海水回流低纬度的速度显著地下降,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速也比五十年前下降了约31%。下图中箭头所指为洋流的流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图中①②③所在海区,年平均水温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③>①
26. 北大西洋暖流流速下降使( )
A. 中亚地区冬季降雪增加
C. 我国北疆地区降水减少
【答案】25. A
【解析】
【25题详解】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图中①②③所在海区,②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多,水温最高。③处因陆地阻挡,受暖流影响较小。①受受寒流影响,水温最低。年平均水温排序是 ②>③>①,A正确。B、C、D错。
【26题详解】
北大西洋暖流流速下降使对中亚地区冬季降雪影响小,可能减少,A错。欧洲西部地区受暖流影响减小,冬季降温,B错。到达我国北疆地区的北冰洋水汽减少,导致降水减少,C对。气温降低,北极地区生态环境变差,D错。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28.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C. 9月~12月
【答案】27.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8题详解】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湖泊平均深度=贮水量/面积。下表所列为我国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
A. 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C. 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30. 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贮水量大
B. 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入湖水量小
C. 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
D. 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流域降水量小
【答案】29. D
【解析】
【2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立方米/秒计。”,洞庭湖的面积较大,但是换水周期短,A错。滇池的贮水量小于太湖,但是换水周期长,B错。太湖的换水周期长,水循环不如洞庭湖活跃,C错。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D对。故选D。
【30题详解】
面积等于贮水量除以平均深度,青海湖面积大主要是由于贮水量与水体深度决定的,A错。青海湖换水周期长,B错。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C对。洞庭湖入湖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广,D错。故选C。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博斯腾湖流域内自古以来灌溉农业较发达,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
材料二 塔里木河地处干旱区,沿河两岸生长着成片的胡杨林,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近几十年来,这里的灌溉面积增加了10倍以上。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绿色走廊”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甲河径流季节变化比乙河大,试分析原因。
(3)简要说明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
(4)简述大西海子水库给塔里木河下游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退化,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甲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乙河主要靠博斯腾湖湖水补给,稳定少变(博斯腾湖具有调蓄作用)。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甲河水量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使湖泊中盐分增多。
(4)修建水库截水会使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气候更加干旱,生态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下游湖泊面积萎缩,湖水盐度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详解】(1)博斯腾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总水量的94.8%,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为湖泊丰水期,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冰川退化,入湖河水减少。蒸发占出湖总水量的60.42%,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湖泊水量减少。人类活动过度引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近年来博斯腾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丰水期水位下降。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根据山脉分布位置,甲河主要靠北部高山冰雪融水补给,补给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乙河南部是盆地,地势低,流出湖泊,主要靠博斯腾湖湖水补给,博斯腾湖具有调蓄作用,水量稳定少变。
(3)博斯腾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入湖水量、出湖水量角度分析。博斯腾湖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甲河水量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出湖的乙河水量减少,盐分在湖泊中积累。如今一些现代化城镇正在形成,湖滨地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使湖泊中盐分增多。
(4)大西海子水库修成后,水库以下河段开始断流,“绿色走廊”不断萎缩,台特玛湖一度干涸。修建水库截水会使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导致气候更加干旱,生态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下游湖泊面积萎缩,湖水盐度上升,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材料二:下图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2)说明图中C所示的海峡两侧海域海水盐度、密度的差异及表层海水的流向:盐度、密度差异:
(3)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分析C海峡洋流产生原因?
【答案】(1)
(2)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较小,密度小;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
(3)盐度差异导致密度差异产生密度流;冬季受西风带影响,C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的叠加作用影响。
【解析】
【详解】(1)根据纬度,A地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成因是地处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同时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地属于地中海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成因是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2)图中C所示的海峡两侧海域,东侧是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西侧是大西洋,海水盐度较小,密度小。海峡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是自西向东流。
(3)C海峡洋流是因两侧盐度差异,导致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密度流。冬季C海峡受西风带影响,C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的叠加作用影响。
【点睛】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成因是地处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影响。直布罗陀海峡东侧是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海峡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本文标题: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02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0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