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若四个平行箭头长度相同,其所跨越的纬度间距大小关系为
A.全部相同
C.有三个相同
【解析】该图为极点俯视图,图中上下两箭头所跨纬度相同,左右两箭头所跨纬度相同,故选B。
2.图中,四个平行箭头所示的方向
A.全部相同
C.两两相同
【解析】若该图为北极点俯视图,上下两箭头指示的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左右两箭头都指示正北方向,故选B。
某地一批户外运动爱好者,计划在南北长10千米,东西宽5千米的指定山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回答3题。
3.出发前每人配发随身用的地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
3. C
【解析】当比例尺为1∶10000时,地图的南北长为100cm,东西宽50cm,适合随身携带,故C正确。
右图曲线表示我国40ºN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全天随时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4-5题。
4.该地所在经度是东经(
A.100º
C.120º
5.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0º
C.23.5ºN
4.B
5.C
【解析】
4.读图,该地正午12点时,北京时间是13时,北京时间是120 ºE的地方时,可以计算出,该地所在经度是东经105º,B对。
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3.5 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 º-纬度差,可以计算出纬度差是16.5 º。纬度差是所在地与直射点纬度的间隔,所在地是40 ºN,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5º N,C对。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日出、日落地方时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地一年中昼最长最接近下列四个数据中的( )
A.12小时
7.关于图中a、b、c、d四点所在日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3月21日前后
C.d-9月23日前后
8.从a变化到b的过程中,该地( )
A.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C.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 D.正午日影由北侧转到南侧
6.B
7.D
8.C
【解析】
试题分析:
6.读图可知,该地日出最早在地方时3点,计算可知,昼长最长为2*(12-3)小时,故选B。
7.读图可知,a点日落最晚,周最长,应当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A错。B日落最早,昼长最短,应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B错。C日出最晚,白昼最短,应为12月22日前后,C错。D日出最早,白昼最长,应为12月22日前后,D对。故选D。
8.读图可知,从a变化到b的过程中,日落越来越早,昼长越来越短,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该地位于北半球,日出时间越来越晚,A错。白昼时间越来越短,B错。根据该地昼长最长为18小时,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C对。正午日影始终在北侧,D错。故选C。
考点:
王教授某日乘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正值日落。下表为该航班信息。据此回答9~11题。
9.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25分钟 B.8小时25分钟
C.10小时25分钟
10.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
A.5:01
11.王教授乘坐的飞机着陆时,全球属于新的一天的范围是
A.一半以上的地区
C.三分之一的地区
9.C
10.A
11、D
【解析】
9.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计算时间时,一定要使用同一个时间体系,可以使用北京时间,也可以使用悉尼时间,比如使用悉尼时间,飞机降落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45,换算成悉尼时间(东十区区时)为19:45,再减掉起飞时间9:20,得到飞行时间为10:25,故C项正确。
10.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以及昼长与日出日落的关系。北京时间17:45西安日落,根据西安经度可知地方时为17:01,进而可知35°N的昼长为10小时02分,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5°S的昼长为13小时58分,所以悉尼(35°S)的日出时间为12-13:58/2=5:01,A项正确。
11、由表格看出,飞机着陆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此时东12区时间为17:45+4=21:45,今天所占比例为21:45/24,约全部今天时间,故A、B、C错误,选D。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读诗,结合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13.沿甲-乙一线所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图b中的(
A.①
12.B
13、B
【解析】
12、因为该河地处北半球,由等高线凸出方向确定,河流流向应自北向南流。右岸冲刷较强烈,西岸为侵蚀岸,东岸为堆积岸,“数家新住处”就应位于地势平坦的堆积岸。
13.由上题可知,甲为凹岸,为侵蚀岸,较陡,为凸岸,为堆积岸,较缓。选B。
下图左图为我国某地(40°N,112°E)南坡的植树造林整地模式示意图,右图为沿左图中PM一线所作的剖面图。该模式是先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挖沟,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埂(右图中A处),再用沟上沿的活土回填到沟的下方(右图中B处),最后在内斜坡一侧(右图中C坡)栽种小树苗。据此完成第14~16题。
14.右图中A埂的作用是( )
A.改变沟内光照
C.升高沟内温度
15.一年中正午时分,右图中沟内小树苗能全部被阳光照射的时间约为(黄赤交角取23.5°)( )
A.60天 B.100天 C.180天 D.340天
16.6月22日,右图中沟内小树苗全部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为(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14.A
15.B
16.C
【解析】
14.由材料可知,图中A埂是将沟内挖出的底土在沟前培成,位于南面,可以减少正午阳光对沟内小苗的照射,有利于成活,A对。树苗种在沟内,本身就有拦截地表径流的作用,没有必要再培土到树顶,积水过多,不易成活,B错。A埂遮挡了光照,对于沟内温度影响不大,C错。增加地表粗糙度主要是为了防风,而小树种在沟内即可防风,D错。故选A。
15.读图可知,图中沟内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说明只要正午太阳高度达到60°,沟内小苗即可全部被阳光照射,该地位于北纬40°,计算可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10°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0°,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60°的时间为(23.5°-10°)/47°*2*180天,约100天,故选B。
16.该日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太阳高度为0°,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5°(90°-40°+23.5°),则该日太阳高度变化为147°,而当太阳高度大于60°时,沟内小树苗能够被全部照射,期间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73.5°-60°)*2=27°,该日北纬40°昼长为15小时,计算可得,该日沟内小树苗能够全部照射的时间为3小时,故选C。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回答17~18题。
17.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A.6月下旬
C.10月初
18.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来源:学§科§网]
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
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
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
17、C
18、B
【解析】
17、读图中指向标,乙地位于南坡,为阳坡。乙地位于坡面上,其正午受到阳光直射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即阳光直射0°纬线时,即春秋分时。故C正确。
18、山地观赏日出应登高远望。故B正确。
雾是由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km的天气现象。第7-9题图示意的是2010年10月22日08:00-25日08:00天津市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据此完成19-21题。
19、在此期间,出现雾过程的次数
A.
20.
A.
21.
A.
19.C
【解析】19、结合题干分析图示,23日13时、24日16时能见度小于1km,出现雾,共计2次。选C。
20、结合交通运输系统特点,铁路运输,可能受雾影响最小。选D
21、结合图示,25日16时,空气相对湿度最大,最可能有雨。选D。
读下图,回答22~23题。
22.形成图中a、b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天气状况
23.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 )
A.存在由低纬向两极递减的规律
B.大陆较同纬度近海的数值低
C.主要热带雨林气候区最为丰富
D.各纬度大陆东岸均较大陆西岸丰富
右图为非洲局部地区某季节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示季节,下列气压系统最强的是
A.印度低压
C.亚速尔高压
25.图示时间,图中①②③④四城中最可能吹偏西风的有( )
A.①②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图完成第26~27题。
26.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A.夏季多于冬季
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C.冬季多于夏季
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
27.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读图,完成28~30题。
28.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 )
A.3月
29.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来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
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
B.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
C.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
D.大致顺风飞行节省体能
30.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
B.北极燕鸥靠近陆地迁徙是为了利用沿岸洋流
C.运用RS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
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伊塞克湖(下图所示)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这里没有酷暑和严寒,是中亚地区最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当地人说,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
(2)
(3)
【解析】(1)冬季:从河流的流向可知湖的北部为山地,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夏季:主要是海拔高、气温较低;结合水热容量进行分析湖水的调节作用,面积较大的咸水湖,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强。
32.(7分)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做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断依据。(2分)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3分)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2分)
【答案】(1)位于北半球。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4分)
(2)在冷锋过境前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6分)
(3)当气旋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4分)
【解析】
第(1)题,由图中锋面移动方向可知,该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
第(2)题,根据B所处部位,可判断冷锋过境前风向为西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且等压线变密集,风速增大。第(3)题,由于海面比陆地摩擦力小,因此风速会变大,且风向与等压线的交角会变小。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3分)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4分)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3分)
【答案】(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的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
(1)结合等山地的位置和白雪、山花等信息判断,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山地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主要考虑大别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地南北坡的气温条件,该地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首先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然后从气候、地形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角度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影响。
(3)影响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角度分析;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加强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等方面;该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是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该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影响农产品加工的因素从原料、政策、交通和市场等角度分析,由题意可知,大别山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是有国家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34(8分)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关于“青藏高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下列相关材料。
材料一 “当你在上海、杭州等地享受着温和湿润的海洋季风时,可曾想到,大约在3 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
材料二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兴趣小组展开了研究。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来源:学科网ZXXK]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青藏高原隆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2)有人认为“3 000万年前,长江中下游是一片炎热干旱的地区,就像现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样”。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2分)
(3)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高原季风。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请你判断材料二中高原季风环流出现的季节:A图表示________,B图表示________。(2分)
(4)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气候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是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_______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业季风环流势力加强;二是青藏高原的隆起,迫使________东移南下,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降低。(2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C |
B |
B |
C |
B |
D |
C |
C |
A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D |
B |
B |
A |
B |
C |
C |
B |
C |
D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C |
A |
A |
B |
A |
C |
D |
A |
D |
D |
二、综合题(40分)
31、(11分)(1)冬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南下;夏季:海拔高、气温较低;面积较大的咸水湖,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强(1个要点1分,共3分)
32.(7分)(1)位于北半球;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2分)
(3)当气旋强度不变,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会变小(2分)
33(14分)
(1)春季(1分)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2分)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2分)。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2分)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任意三点3分)
34(8分)(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2分)
(2)同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炎热干旱。
不同意,3 000万年来,海陆分布大体没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直存在,仍具备形成季风的条件。(任答一种,合理即可得2分)
(3)冬季
(4)海陆热力性质
本文标题:陕西商南县高中高三2018-2019学年度一模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92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