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8-10-28 21: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7年4月,美国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 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 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星云    D. 彗星

2.称“起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A. 受主星辐射强    B. 绕主星运行    C. 离太阳较近    D. 温度适中 

【答案】

1.A

2.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及生命存在条件。“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1.“超级地球”是绕主星(LHS 1140)运行的,是主星的行星;所以主星是一颗恒星。选A正确。

2.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是有适宜的温度、可呼吸的大气及液态的水;“超级地球”与主星,即恒星的距离,是决定其表面温度适宜于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有无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选D正确。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3.下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   

A. 四川盆地    B. 珠江三角洲    C. 长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4.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3.A

4.B

【解析】

3.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可知重庆和成都两城市年太阳辐射量在90附近,是最小的区域,所以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四川盆地。

4. 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球上的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活动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是太阳辐射的能源来源。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18时和20时,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读图,回答5~6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5.耀斑发生在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

6.有关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A. 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    B.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    D. 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5.B

6.C

【解析】

5.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对应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②层,B对。①层是光球层,主要活动类型是黑子,A错。③层是日冕层,主要活动是太阳风,C错。④是日珥,不是太阳外部大气层,D错。

6.超强太阳耀斑干扰地球电离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C对。有极地地区夜间会出现极光现象,A错。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无关,B错。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是地球公转的结果,D错。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远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时,纽约的区时是(   

A. 17日20时    B. 18日20时    C. 17日22时    D. 18日22时

8.十九大开幕当天,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在向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在向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在向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答案】

7.A

8.D

【解析】

7.中国中央电视台直播时,北京时间是10月18日上午9:00,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区时是10月17日20时,远在纽约的华人收看时,纽约的区时是17日20时,A对。B、C、D错。

8.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十九大开幕当天,是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D对。A、B、C错。

点睛: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一小时,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东边的比西边的早,即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10月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在向南移动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10.当天日期可能是(  )

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

 

【答案】

9.B

10.D

【解析】

9.根据四人所发状态,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B、C错。甲处在夏季来临前,海风温暖,应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乙处冬临近,应是秋季落叶,位于温带地区。丙处入秋不明显,可能在亚热带。四人所在地(同一半球)从低纬到高纬的排列顺序是甲丙乙丁,D对,A错。

10.乙地秋季落叶,可能是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丙地四季分明,也是季风气候。丁夜长。乙丙丁同在北半球。甲夏季将到,在南半球。某日最可能是北半球秋末景观,可能是11月4日,D对。A、B、C错。

点睛:四地中,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乙秋季落叶,位于温带。丙四季分明,入秋失败,应是亚热带。三地都在北半球,正值秋末季节,甲处夏季将到,应在南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某日最可能是秋末的日期。

“闹海风”是一种大风并伴有吹雪、雪基等的灾害性天气,其形成与亚洲高压的移动、风的“狭管效应”、水汽含量、大气对流运动密切相关。吉木乃县冬季“闹海风”频发。下图示意吉木乃县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1.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2.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   

A. 清晨    B. 上午    C. 午后    D. 子夜

 

【答案】

11.A

12.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最容易发生“闹海风”的地点分析和“闹海风”最易发生的时间。认真阅读材料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答案。

11.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位于两山之间,冬季北方有亚洲高压,来自亚洲高压的风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A对;乙、丙、丁均不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B、C、D错误。

12.根据题目可知强烈的对流运动会引起大风、暴雪等天气,而一天中气温高值出现在午后,此时对流运动强烈,所以一天中“闹海风”最易发生在午后,C正确。

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阴影部分)、风带(箭头袁示风向)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3.甲风带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4.此季节,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多雨    B. 温和多雨    C. 炎热干燥    D. 低温干燥

 

【答案】

13.B

14.C

【解析】

13.读图分析,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30°和赤道之间的为信风带,该信风向右偏,因此该半球为北半球;甲风带位于30°和60°之间,即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风带应该为盛行西风带,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故答案选B项。

1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气压带和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应该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地中海气候去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炎热干燥,故答案选C项。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5.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 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 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 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16.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A. ab    B. bc    C. cd    D. ad

17.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 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 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 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 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答案】

15.D

16.B

17.C

【解析】

15.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D对。气压带与风带的在大陆上被切断,A错。高原面与海洋表面高差大,距离远,B错。高原表面植被少,季节变化影响小,C错。

16.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B对。ad表示冬季风,A、C、D错。

17.结合上题分析,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C对。A、B、D错。

 

18.(题文)当我国最东端(东经135度)的地方时是11点时,最西端(东经73度)的地方时是(   

A. 6点52分    B. 15点08分    C. 7点08分    D. 4点52分

【答案】A

【解析】

最东端(东经135度)与最西端(东经73度)相差62°,即4小时4分钟。当我国最东端(东经135度)的地方时是11点时,最西端(东经73度)的地方时是6点52分。选A。

19.下列能正确表示北半球物体地表水平运动的偏转方向的是(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A. B. C. D.

【答案】A

【解析】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为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左右的判断方法如下:北半球右偏,用右手。大拇指自然外张,其余四指合并,掌心朝外,四指指向水平运动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则大拇指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南半球用左手,道理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以及左右的判定。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下列各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0.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③的全部

C. ②是软流层

D.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2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 莫霍界面附近    B. 上、下地幔之间

C. 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答案】

20.D

21.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0.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读图可知,海洋中有地壳,A错。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①②为硅铝层和硅镁层为地壳,③为上地幔,B错。②是硅镁层,C错。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D对。故选D。

21.读图可知,图中地震波在距离地表2900千米以上地区速度最快,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故选C。

【考点定位】地球内部圈层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如图所示,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2.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 削弱大气逆辐射    B. 削弱太阳辐射

C. 增强大气逆辐射    D. 增强地面辐射

23.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 ①—②—③    B. ①—④—②    C. ②—③—④    D. ③—④—②

 

【答案】

22.C

23.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2.深秋或早春的晴夜,农民往往在田间熏烟以防霜冻,其原理是熏烟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故选C。

23.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大气辐射,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为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升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使近地面大气升温,故选B。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题文)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24.(小题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25.(小题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

24.25.D

【小题2】【小题2】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4.25.图中①与③处给出了风向和风力大小情况,因湖陆风与海陆风均为局地热力环流,故可根据①处与③处风向确定②、④处气流运动状况,图中①处风向为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如果①处风向为由陆地吹向湖泊则叫陆风),③处风向由陆地上空吹向湖泊上空,则②处为下沉气流,④处为上升气流。

【小题2】【小题2】城市地面硬化会加剧陆地与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使湖陆风加强,围湖造陆减小了湖泊面积,会减弱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使湖陆风减弱,湖陆风使陆地与湖泊上空的空气运动,进而影响区域内气温、气压及湿度,对局地气候起到调节作用,表现为增加陆地空气湿度,调节陆地气温,使气温日较差减小。

考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此图以_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_小时,乙点的夜长为_____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1)南极点   12   22

(2)(23°26′S,90°W)

(3)弧AB   弧BC

(4)A>D>E   

(5)12   18   3   21

(6)12   6

(7)D

(8)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判断,临近45°E的90°经线只能是90°E。根据经度划分的概念,沿地球自转方向,东经数值增加,可以判断此图以南极为中心。此时南极圈内为极昼,故日期为12月22日。

(2)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为23°26′S,另外,昼的平分线,为太阳直射的经线90°W。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3)根据定义,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到夜为昏线,即BC弧,由夜到昼为晨线,即AB弧。

(4)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读图,根据纬度差,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A>E。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与E 点相同的另一条纬线是关于直射点纬线对称的,纬度是19°42′N。

(5)由图可知90°W为太阳直射经线,所以E点的地方时为12时,C点的地方时为18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3点 钟,日落时间为21点钟。

(6)读图,A点在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A点的昼长为12小时。读图乙点所在纬线在夜半球的弧长跨度约90°,所以夜长为6小时。

(7)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长度。从东西方向看,整体是向西行。位于南半球,所以先向南偏,后向北偏。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D对。

(8) 全球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可以计算,90°E为0时。即沿地球自转方向,90°E~180°为一天,180°~0°--90°E为另一天,正是E点所在一天。全球与E点同在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应为3/4。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大于1/2,D对。

考点:日照图基本知识,晨昏线,日期分界线,地图上的最短距离、方向,正午太阳高度。

27.读澳大利亚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说出澳大利亚西南海域低气压的变化及C点风向的变化。

(2)说出城市A经历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简述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城市A的天气现象。

(3)说出9月10日6时城市B附近的气压数值范围及控制该市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征。

【答案】(1)低气压向东移动,低气压中心增强(或中心气压值降低)

(2)名称:冷锋。现象:风力增大,云量增加,出现降雨

(3)范围:1012—1020百帕之间。特征:水平方向,逆时针方向辐散(或由中心向四周逆时针方向流动);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有锋面,锋面所在气压系统为低压系统,9月9日时,该气压系统位于110°E的西部,中心值为996。9月10日,位于110°E以东,说明该气压中心向东移动了。该气压中心值为980,数值减小,说明低气压中心增强。

(2)由图中锋面符号可以判定,为冷锋。所以冷锋过境时,风力增大,云量增加,出现降雨。

(3)B处为高压系统,由前面低气压系统气压值计算可以得出每两根等压线之间的差值为8,所以B处气压值大于1012,小于1012+8=1020,即1012—1020之间。南半球高压系统水平上气流为逆时针方向辐散运动,垂直方向上为下沉运动。

考点:等压线的判读、天气系统

28.(题文)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北   ②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C

(3)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有利: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少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材料三中D地为非洲撒哈拉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或东北信风带⑤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2)从材料二中气温和降水分布特征可知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材料三中C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A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B地位于北美洲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D位于非洲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3)材料三中阴影部分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在A、B两地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形。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4)主要结合A地区冬夏季节气温与降水特点进行分析。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夏季炎热少雨,热量充足,光照强。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考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知识拓展】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水源   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土壤   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29.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

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G _________;I _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_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

(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 _________(大或小),为什么?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晴天大,阴天小   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度差较小

(4)D

(5)小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详解】

第(1)题略。

第(2)题,A为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之前,部分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所以最终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D要小于A。I为大气逆辐射,可以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第(3)题,晴天天空中云量较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天空中云量较多,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度差较小。

第(4)题,浓烟可以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从而减少冻害。

第(5)题,云层本身可以起到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的作用,故多云的夜晚,人造烟雾的效果将变小。



  本文标题: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950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950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甘肃省师大附中高三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