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题。
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2.下图为某国某农场一年中工作历,读图回答下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为( )
A. 热量不足
C. 劳动力不足
3.下图为中国某区域铁路网络电子地图截屏,制作该区域电子地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4.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下题。
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 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 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A. ①②
5.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2011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美国俄亥俄河流域的降雨量超常年同期的6倍,形成严重的洪灾。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在2011年美国4~5月的洪灾中,田纳西河流域的洪灾损失相对较小,图中的何种信息能说明其原因( )
A. 流域内的大坝众多
B. 流域界线说明流域面积小
C. 流域内的港口众多
D. 流域内水系不发达
6.下图为内蒙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完成下题。
A. 信息联系
C. 科技联系
7.(题文)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题。
关于乙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种植精耕细作
B. 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 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 人口多,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大量粮食
8.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南昌是江西省行政中心城市,九江是江西省门户城市,两城地缘相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双核”。读图完成下题。
昌九一体化总体空间布局图
下列关于昌九一体化积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
②有利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
③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
④有利于全省均衡发展,增强区域辐射力
A. ①③
9.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途径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加工贸易价值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读图,完成下题。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将直接影响( )
A. 环境质量
C. 城市化水平
10.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下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 ①②③④
C. ①②
11.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旅游价值不高
B. 交通、位置和可进入性差
C. 基础设施落后
D. 旅游环境承载量有限
12.据报道,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许多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 ①②
13.关于巴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巴黎分布在塞纳河的上游
B. 巴黎是在塞纳河的曲流处起源的
C. 巴黎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
D. 巴黎因在塞纳河畔,被称为“水上城市”
14.下列旅游资源中,具有可创造性特点的是( )
A. 黄山迎客松
C. 深圳“锦绣中华”
15.文明的旅游者既能从旅游活动中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以对旅游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责任。做文明旅游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旅游者常自秦岭南坡向上攀登,可能看到( )
①在山麓常绿树种郁郁葱葱 ②沿途成群驯鹿在林中漫步 ③沿途可能有马尾松林,长势良好 ④到达山顶永久性冰雪千里冰封
A. ①②
16.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是( )
A. 市场距离
C.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17.世界经济正步入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这为旅游业尤其是国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未来10年间最富活力的增长点。据此完成下题。
有关旅游活动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古代社会,常有许多人出游
B. 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的消费数量和普及程度大大提高,旅游服务逐渐商业化
C. 自20世纪初开始,旅游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D.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近代旅游活动的特点之一
18.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我国松花江(下图)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 晴朗大风的白天
C. 风雨交加的夜晚
19.(题文)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下题。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 交通工具的发展
D. 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20.2012年4月10日上午,峨眉山市市长王毕泉做客乐山新闻网海棠社区会客厅,与网友共同憧憬“新峨眉”。回答下列有关峨眉山审美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峨眉天下秀”强调的是峨眉山绿树碧水的色彩美
B. 峨眉山作为一种自然旅游景观,只具有形象美
C. 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D. 峨眉山地处我国热带地区,四季皆可观赏
21.“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一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B. 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
C. 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
D. 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
22.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 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 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 保持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 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23.图甲是某地区地形图,图乙是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凌汛
C. 森林面积减少
24.只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实行清洁生产,公众参与,选购带有环境标志的产品等,才能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题。
A. 将污染预防控制在生产过程中
B. 主要控制生产产品的无污染
C. 防止原料、燃料的污染
D. 减少产品最终报废过程中的污染
25.下图为某旅游爱好者于9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读图完成下题。
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
B.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内)
C. 沙特阿拉伯鲁卜哈利大沙漠
D.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沙漠
26.下列关于环境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环境管理是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或禁止)人们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 ②环境管理仅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环境管理不注重经济的发展 ④通过环境管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A. ①②
27.×××××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社会。下图为“我国主要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部分呈现)。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关于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
B. 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
C. 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
D. 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
28.读图“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题。
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
A. 草原
29.下图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图甲)及“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乙)。读图,完成下题。
光化学污染往往出现在( )
①污染源区域 ②污染源上风向 ③污染源下风向 ④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
A. ①③
30.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题。
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 铜矿石
31.冬虫夏草核心产区为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地区,其海拔多在4 1~-395
大量采挖冬虫夏草,对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草地退化 ②水土流失 ③物种减少 ④冻土消失
A. ①②④
C. ②③④
3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回答下题。
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不少,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急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33.关于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四个原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B. 因为地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类必须限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各国承担相同责任
D. 没有代际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生态环境保护
34.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下题。
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A. 降水较多
B. 气温低,蒸发弱
C. 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 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来源
35.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设施,新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这种存世2000多年的“绿色引水工程”是我国新疆各族人民依据当地地形构造的特点,发明的一种灌溉方式,是新疆历代农民的智慧结晶。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以题。
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
①收集雨水 ②引流地下水 ③提供生产用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
A. ①②
36.(题文)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规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B. 清洁能源即为新能源
C. 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的能源都是常规能源
D. 新能源与常规能源都是相对而言,随着新能源逐渐被广泛应用,就转化为常规能源
37.下图为内蒙古鄂尔多斯煤炭电力冶金公司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为( )
A. 煤气、焦煤、电力、水泥
B. 焦煤、电力、水泥、煤气
C. 水泥、焦煤、电力、煤气
D. 焦煤、电力、煤气、水泥
38.西北地区发展生产,进行国土整治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①兴修水利工程,引水变旱地为水田 ②改造盐碱滩,改良贫瘠土地 ③保护草地资源,防止草场退化,建设人工草场 ④治理沙漠,植树种草,设方格沙障,固定沙丘
A. ①②
C. ①②③④
39.在我国南方山地和丘陵的土地利用中,应该( )
A. 发展种植业,增加农民收入
B. 发展畜牧业
C. 大力发展林业,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
D. 积极发展建筑材料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古以来,甲地区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从秦汉时代,该地引水灌溉,盛产米粮,被誉为“新秦中”。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改造历代的灌溉渠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至今,该地仍留有“唐徕渠”“汉延渠”等名称。
(1)乙地区主要农作物类型为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农业水源条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两地区农业灌溉应采取的措施。
(4)分析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41.读田纳西河沿河剖面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流域内小镇诺克斯维尔与帕迪尤卡之间河流落差约是________米,A处的地形是________,属________山脉。
(2)从农业分布来看,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________带,长期高强度的种植造成________。
(3)该地区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4)该地区早期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河流的开发利用中:图中A是________,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________和________,因此应保护好它的________;图中B是流域开发重点部分,应注意水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保护;图中C是________,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________保护的重点。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4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房屋的出现,都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因此,房屋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地房屋建筑的不同,也构成了旅游资源的一大景观。西南边陲的竹楼就是一个例子。在我国西南崎岖的山林里,人们常会见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的独立楼房—竹楼。竹楼的底层用二三十根柱子架空,四周敞开,可圈养牲畜和放置农具杂物。楼层分堂屋、卧室、廊和晒台四部分。堂屋中间有火塘,用来煮饭和夜间照明。廊上常铺席设椅,供坐卧乘凉。
(1)请解释西南边陲竹楼的结构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从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看竹楼具有________美,属于建筑类中的________。
44.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45.(题文)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低碳生活”。2012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材料二 下面为“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劳动力、土地、技术、资本中的一项。
(1)在四类经济增长主导因素中,a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
(2)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3)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阶段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列举推行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46.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年等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B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C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
(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由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条件。
(4)合理开发利用B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乙平原为我国的东北平原,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水源较充足,故A选项不正确。该平原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所以C选项错误;土壤为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所以D答案也不对。其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B正确。故答案选B项。
2.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地农业生产在主要在5月到9月,农业生产只能在夏季,一年一熟,冬半年不能发展生产,说明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不足。故答案选A。
3.C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兰州新区舟曲中学高二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制作电子地图需要采集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所以C正确。
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4.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我国的土地退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以及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故答案选C项。
【点睛】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异常的气候条件,特别是严重的干旱条件,由此造成植被退化,风蚀加快,引起荒漠化。人为因素主要指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并进行连续耕作等,由此造成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风蚀或雨蚀。就全世界而言,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5.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图中显示田纳西河流域内有许多的大坝和水闸,这些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减轻洪水危害。故答案选A。
6.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工业联系。“煤炭开采→焦化→煤化工”的工业链,就是将开采的原料进行加工,最后获得产品的生产过程。属于典型的“投入—产出”联系,D正确。
7.A
【来源】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区域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图中显示,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中的洞庭湖平原地区,这里水热充足,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该农业属于精工细作农业;这里位于南方,主产水稻,不是小麦、玉米主产区;与东北平原相比,这里地域不如东北平原平阔,人多地狭,地块小,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8.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昌九一体化有利于区域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工业化,①对;与构建长江下游城市群,推进城市化关系不大,②错;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③对;是区域内合作发展,不是全省均衡发展,④错。所以选A。
9.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将加大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产业的比重,直接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故答案选D项。
10.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亚马孙流域全年高温多雨,由于充足的热量、丰沛的水分和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从而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优势表现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群落生产力高,因此,①②③正确,故答案选B项。
【点睛】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特征:
(1)热带雨林地区全年水热充足,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但其养分主要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养分很少。(2)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11.B
【来源】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说明旅游价值高,A错;但是壶口瀑布位于陕西与山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通达性较差,游客的可进入性差,B正确;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量对其有一定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故CD错误;所以本题选B。
【点睛】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项目 |
内容 |
开发条件评价 |
资源 价值 |
旅游资源的价值首先取决于资源质量(即自身美学价值、科学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高低),还与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有关 |
资源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的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大,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
地理位 置与 交通 |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通过影响经济距离和游客心理进而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
交通位置闭塞,进出不畅,开发条件差;反之开发条件好 |
客源 市场 |
旅游经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客源市场的距离。旅游者出游受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的影响。旅游地的经济距离越长,旅游需求越低;旅游者的经济收入越高,出游的经济距离越长 |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察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旅游消费市场,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大;反之开发利用价值小 |
基础 设施 |
旅游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当地现有的接待能力,也要修建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
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反之,开发条件差 |
12.A
【来源】湘教版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国外名景欣赏同步训练
【解析】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乞力马扎罗山雪峰,赤道雪峰的景观可能要消失,①对。澳大利亚大堡礁,可能因海面上升,被淹没,②对。大兴安岭森林、西湖风光影响不大,③、④错。A对,B、C、D错。
13.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巴黎是在塞纳河曲流处的小岛上发源的,AB错误;巴黎具有一批纪念性建筑物:卢浮宫东廊、卢森堡宫等;兴建了许多封闭式广场:公主广场、宫廷广场、路易大帝广场、协和广场等,在巴黎郊区也建成了凡尔赛宫等一些花园和宫殿,这些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举世闻名,C正确;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没有“水上城市”之称。D错误。故答案选C项。
14.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基本分类和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基本特征。旅游资源可分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创造性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深圳“锦绣中华”是人文景观,具有可创造性。故答案选C项。
15.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秦岭南麓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海拔升高,热量条件变差,沿途会有马尾松林。因此,①③正确;驯鹿是苔原带的典型动物,在秦岭不可能看到;秦岭山顶没有永久性冰雪,因此,②④错误。故选C。
16.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是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看旅游资源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故答案选D项。
【点睛】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17.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旅游活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在古代旅游时,它只属于个人需求。到了产业革命后,旅游活动的消费数量和普及才大大提高。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局势日趋稳定,现代旅游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现代旅游的特点。故答案选B项。
18.B
【来源】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晴朗大风天气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A项错误;晴朗微风的夜晚,气温较低,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且利于凝结在枝叶上,故B项正确;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C项错误;细雨蒙蒙的白天,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故D项错误。
19.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吉林省松原市油田高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小题1】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及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说明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故选B。
【小题2】【小题2】到南极旅游需要科技支撑及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其可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探秘的需要.D项是结果,而不是影响因素。故选D。
【考点定位】现代旅游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现代旅游的特点: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活动已成为大众的消费行为,旅游普及程度高,旅游业收入增长快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科技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空间日趋扩大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除了度假观光、探亲访友外,凡科技切磋、文化交流、采风问俗、宗教朝圣、体育竞技、狩猎考察、访医求药、大小会议、采购名产等在旅行中进行的活动,或在专业旅行途中附带进行的上述活动,都可以纳入现代旅游的范畴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据统计,在全部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约占75%。
20.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指的都是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属于形象美的范畴,A错误;但是峨眉山的审美特征又并非只有形象美一项,比如结构的色彩之美、活力动态之美、云雾笼罩下的朦胧美等,也都具备,B错误;作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中有许多庙宇等人文景观,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体现了和谐之美,C正确;峨眉山地处亚热带,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1.C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四川盆地风能资源少,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高寒,降水少,植被少,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生物能的开发,东南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常规能源不足,适宜发展核能,海南岛和台湾岛降水丰富,不利于太阳能的开发。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22.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落实环保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做法。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具有最广泛的意义。故答案选B项。
23.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根据图示可判定该地区长城以南为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水土流失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⑴气候: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会对水土流失产生影响,其中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和主要气候因子,暴雨雨滴大,降雨动能大,溅蚀力强,形成的径流来势猛,历时短,强度大。
⑵地形地质:地面坡度、坡长、坡型等对水土流失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岩石性质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类型的形成,同时影响风化物和土壤的抗蚀能力。此外,岩层的倾斜度对水土流失也有影响。
⑶植被: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几乎在任何条件下植被都有阻缓水蚀和风蚀的作用。良好的植被,能够覆盖地面、截持降雨、减缓流速、分散流量、过滤淤泥、固结土壤和改良土壤,能减少或防治水土流失。植被一旦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就会产生和发展。
(二)人为因素
人口增长快,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越穷积累越少,积累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另外,滥挖、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4.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清洁生产的目的。清洁生产的目的是从原料的开采开始,一直到产品的最终报废处理的整个生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选A。
25.B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9月下旬,日期接近秋分日,可以认为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方向。根据图片中沙丘形状,可以判断该地盛行西北风,与我国的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符,B对。撒哈拉沙漠盛行东北信风,A错。鲁卜哈利沙漠盛行东北信风,C错。维多利亚沙漠盛行东南信风,D错。
26.D
【来源】2015-2016学年中图版高二地理测控设计选修6 5.1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
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的目的。
27.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分析分布图,东部经济地带的辽宁,浙江南部有贫困县的分布,A项错;四川、贵州、河北这些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并不少,B错;有图可知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多是山地分布区,或地形过渡地带等自然条件恶劣地区,C项;生态脆弱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的发展条件差,易出现贫困县,D对。故答案选D项。
28.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分析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植被类型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西南青海、西藏青藏高寒区,两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草原。故选A。
29.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因为光化学污染是大气污染,所以在污染源区和下风向往往是光化学污染的区域。故答案选A。
【点睛】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原因如下:
1、NOx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同时存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且达到一定浓度。
2、有足够的太阳辐射强度。
3、有不利用光化学烟雾扩散的地理和气象条件。
30.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故答案选C项。
31.B
【来源】2015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冬虫夏草生存在高寒气候区,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核心产区海拔升高,说明低海拔区气温升高,所以原因是便于变暖,A对。雪线下降的原因或是降水增加,或是温度降低,B错。土壤湿度增大,不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C错。高原海拔没有明显变化,D错。
【小题2】大量采挖冬虫夏草,会导致产区草地退化,①对。因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②对。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物种减少,③对。冻土不会消失,④错。B对。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世界水资源问题,不是因为总量少,而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用水量不断增加而引起的。因此,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33.A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包括四个基本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阶段性。四个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A项正确。B项以环境承载力有限为由,限制社会经济发展,不符合共同性原则。不同的国家国力大小不同,经济、技术水平不同,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也应该有所差别。故C项错误。没有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公平就没有生态环境保护。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可持续发展四个基本原则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34.A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成因。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湿地区域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形成面积广大的城市湿地,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杂质和水汽含量少,降水较少,故答案选A。
【点睛】
沼泽的成因:
沼泽地的形成分析的思路无非就是水走不掉,长期停留在地表,这样就可以从水为什么走不掉的角度去找答题点。
水在地表停留的集中方式:
1、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或者蒸发量较弱,水转化成气态的较少。2、地势低洼,形成的地表径流较少。3、下渗较弱,往往与纬度高或者海拔高,冻土有关。4、地表植被丰富,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5河流有凌汛现象也容易滞留水分。
35.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其功能是引流地下水,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因此,②③正确,故答案选D项。
36.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第十一高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常规能源不一定是非可再生能源,如水能,故A项错误;新能源是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的,新能源不能和清洁能源等同,故B项错误;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使用的能源既有常规能源,也有新能源,如地热能、核能等能源,故C项错误;新能源与常规能源都是相对而言,随着新能源逐渐被广泛应用,就转化为常规能源,D项正确。
【考点定位】能源的分类
37.D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①加工后形成冶金焦,故①为焦煤;利用中煤和煤矸石发电形成②,故②为电力;③为炼焦中产生的气体,经过煤化工环节形成化工产品,故③为煤气。废渣处理后形成④,故④为水泥。综上即可得出答案为D项。
38.D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5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化现象严重,主要是畜牧业。所以要治理沙漠,植树种草,
设方格沙障,固定沙丘;保护草地资源,防止草场退化。选择D项。
39.C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详解】
我国南方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林业,减少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故答案选C项。
40.(1)小麦、瓜果、甜菜等(两点即可)
(2)甲地水源为黄河水,乙地水源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3)借鉴历史经验,应加强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伴随水资源的减少,应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培育耐旱品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4)引水灌溉易产生土壤盐渍化问题;破坏草场植被易产生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应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变农业结构,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等。
【来源】2014-201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乙地位于河西走廊,属温带地区,居内陆地区,降水少,光照足,多种植小麦、瓜果、甜菜等作物。
(2)根据地理位置推断乙地区水源为祁连山冰雪融水,而甲地区水源为黄河水。
(3)两地都属干旱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面对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本地区应“开源、节流”,培育耐旱品种等。
(4)干旱地区的绿洲和灌溉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蒸发强导致的盐渍化问题;同时,干旱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会引起荒漠化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
41.(1)180(170~210之间即正确) 山地 阿巴拉契亚
(2)棉花 土地退化
(3)流域内人口激增,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获取炼铜用的木炭;矿山开采破坏地表植被。
(4)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 形成酸雨 污染水体和土壤,许多生物绝迹
(5)河流发源地 水量 水质 植被生态 合理分配 水质 河谷平原 生态环境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分析】
本题重在考查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自然背景及早期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详解】
(1)读图分析可知,田纳西河上游的诺克斯维尔镇的海拔高度大约为250米左右,下游的帕迪尤卡的海拔大约为70左右,因此两地的高差大约为180米左右。A地位于河流的发源地,属于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2)根据美国农业的分布可知,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美国主要的棉花带,由于早期高强度的开发和利用,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退化、植被破坏。
(3)本题主要考查植被破坏的原因,主要与人类不合理的方式有关,随着流域内人口数量的激增,出现了毁林开荒来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同时为了,获取炼铜用的木炭,需要砍伐植被;矿山的开采也会破坏地表植被。因此导致植被大量被破坏。
(4))本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环境污染的原因。早期田纳西河流域主要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由于能源的大量使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 ,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而形成酸雨,酸雨导致严重的水体和土壤污染,而且使得生物绝迹,生物多样性减少。
(5)图中A地处河流水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应加强植被保护;B是河流流域开发的主体,应注意水体的水质保护及合理分配;C是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区,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点睛】
大坝建设的影响
大坝建设是对河流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而水库建设既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同时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能够调节径流量,起到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灌溉等综合效益。
不利影响:
对上游的不利影响:①因为大坝拦水,上游水位上升,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多发。②上游水位上升,补给地下水增多,地下水位上升,易导致次生盐碱化。
对库区的不利影响:①诱发地震与滑坡②产生移民③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产生土壤的盐渍化;④流速减缓,净化能力减弱,水质恶化;⑤库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的使用寿命。
对下游的不利影响:①下游水量减少,入海水量减少,以海水倒灌,水质恶化;②上游带来泥沙减少,带来营养物质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三角洲萎缩;③生物多样性受影响;④上游来水量减少,与外界水体交换较少,河流净化能力减弱,水质变差。
42.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礁(珊瑚礁)景观。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青海省师大附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三沙市地处我国南海,纬度低,属于热带地区,其周边海域广阔、珊瑚礁丰富。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突出。
当前旅游开发中,应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才能让这里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三沙市新近设立,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据我国大陆较远,生活资料的供给不便;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要注意保护环境,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
考点:考查旅游知识。
【名师点晴】该题以社会热点南海问题为切入点,以2012年三沙市的成立为背景,从地理的角度考查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及其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沙市旅游主要是热带海岛旅游,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可从当地旅游开发评价中的不利条件入手分析,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旅游活动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43.(1)房屋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各式各样的房屋必然与地理环境相适应,西南自然环境气候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能够起到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以适应当地湿热环境。
(2)人工 民居
【来源】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选修3地理3.1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同步试题
【解析】
【详解】
该题通过竹楼来考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西南地区气候湿热,而高脚竹楼具有防潮、防洪、凉爽通风的作用。竹楼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其独特的结构蕴涵着丰富的人工美。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44.(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来源】云南省通海三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污染的危害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的效益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1)A河流沿岸有居民点和化工厂,因此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和污水排入河流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水质变坏,进而造成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
(2)B流域用地结构非常合理,地势低平的地区是耕地,地势稍高的缓坡种植果树,坡度较大的山顶是林地,这样就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高水质,同时林地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增加降水的频率,使气温的变化趋向缓和。
45.(1)土地 技术
(2)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3)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4)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
(5)减少能源开采和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来源】【百强校】2013-2014学年安徽淮北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在原始文明时代,人类只需凭劳动力到自然界狩猎、采集野果即可。到了农业文明时代,则主要通过劳动力在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来获得物质产品。在工业文明时代,又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显示该时代内资本的影响力在下降,而科技的影响力在上升;这一时代,因人类增长过快、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地矛盾也最为尖锐,因此人类必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当然就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大气中的碳主要来自能源燃烧排放的废气。低碳经济是指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减少能源消耗;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利用含碳的能源。
46.(1)自东向西减少
(2)森林 草原 荒漠和荒漠草原
(3)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 距海远近 水分
(4)退耕还林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2)随着A-C,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A为湿润区,植被是森林,B处为半干旱地区,其植被是温带草原;C处为干旱地区,其植被是温带荒漠和荒漠草原。
(3)本题是简单题。看图,随着A到C,离海洋越来越远,水分条件越来越差,这是一种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的变化规律。
(4)图示地区以我国内蒙古为背景,重点反映了自东向西的水分变化及其产生的各种景观变化,旨在考查水分差异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其生产上的合理措施。B处在开发时,容易发生荒漠化的现象,因此要注意退耕还林还草 规定合理载畜量,防治过牧、过垦、过樵。
考点:荒漠化;自然带;气候类型。
本文标题:云南省通海三中高二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84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8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