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时间:2018-08-22 16:5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足

 

3.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环流    D. 地形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4.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5.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6.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电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 下游降水量减少    D.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7.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1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面小 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3.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5.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16.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17.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下图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8.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19.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20.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1.马更些河(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有明显的凌汛

C. 结冰期短    D. 含沙量大

 

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回答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22.该地纬度为(    

A. 23°26’N

B. 46°52’N

C. 43°08’N

D. 66°34’N

23.甲图中河流PQ段的流向是(    

A. 自西向东    B. 自东向西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南向北

 

(题文)下图为沿某岛屿20°纬线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24.(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A. 1月降水最大    B. 2~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

C. 7月气温最低    D. 8~12月气温逐月递减

25.(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为

A. 地处背风地带    B. 海拔较高

C. 受沿岸寒流影响    D. 距海较远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第下面小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26.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27.该山地

A.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 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 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 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8.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流,发源于东欧平原上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88千米,落差256米,河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是俄罗斯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95亿千瓦小时(度)。同时,还修建了佚尔加一顿河、伏尔加一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表2和右图分别为左图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和建电站前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图。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说出①、②两地的植被类型。

 

(2)说出与①地比较,②地主汛期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简述伏尔加河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9.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1)该地士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

 

1.A

2.C

【来源】【百强校】2015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1.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K岛位于东南亚(6°S~7°S),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其天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2.由上题分析可知,K岛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气候类型相同,水热条件、光照条件以及种源都相差不大,排除B、D两项;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岛海拔并不高,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K岛发生过火山喷发,深厚的火山灰为植被恢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这是该岛的独特条件。

3.D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详解】

根据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可知,白桦林喜温凉、耐严寒,图示喇叭沟门附近海拔较高,受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发生垂直变化,故D项正确。

 

4.D

5.A

【来源】【百强校】2015-201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中高二下第三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

4.图中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强大高压脊控制,但西南局部地区受低压影响;北方普遍降温但不一定降雪;昆明等压线更密集,风力大于三亚;北京、上海均位于高压的东部,风向基本相同,均为偏北风,选D。

5.上海与成都纬度接近,且都处于高压脊两侧,但上海临海,理论上比成都冬季温度高,但图中显示上海温度更低,这是因为成都周边有高大山地尤其是西部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冬季风,使得成都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小,而上海周边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选A。

【点睛】

常见的天气系统: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解析】

 

6.D

7.B

【来源】2017届湖南华容县四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6.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流域内用水量增多,C对。 上游水电站增多,不会影响径流总量变化,A错。中游水土流失加剧,不是径流量减少的原因,B错。下游是地上河降水量减少对径流量影响不大,D错。

7.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河流携带入海的泥沙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B对。河流水位降低,海水影响增强,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A错。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减弱,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C错。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D错。

【考点定位】河流入海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对入海口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入海径流量变化,是沿途耗水量大。修建水库 ,主要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布特点。不会减少年径流总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不影响径流量。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无支流注入,降水影响不大。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三角洲面积、土壤等因素的变化。

 

8.B

9.C

10.D

【来源】2017届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上联考一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8.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故选B。

9.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故选C。

10.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故选D。

 

11.D

12.C

【来源】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海南卷参考版)

【解析】

11.根据材料提示,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南坡昼夜温差大,西坡下午受到太阳辐射强,西坡的白天气温高一些,所以西南坡气温日较差大。

12.从材料提取信息“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说明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热带雨林带终年高温多雨,气温日较差最小;温带荒漠带和草原带,气温日较差最大,亚寒带针叶林带,气温日较差较大。故选C。

考点:风化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第19题,需要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只需要从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分析,其他降水、风向等不需要考虑。

 

13.D

14.C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3.从图中可以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江南丘陵属于低山丘陵地区。

14.③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C正确。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15.C

16.B

17.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沙市中学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材料可知,“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单独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同一带状区域,位置相对稳定的沉积,而此带状区域即为当时的海岸带。进而可知在该过程中海岸线位置较稳定,C对。A、B、D错。

16.结合前面分析,形成新的贝壳堤需要海岸线相对稳定,A错。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则会使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前进,进而使得新的海岸线距离贝壳堤愈来愈远,B对。河口三角洲是河水搬运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而形成的,C错。河流改道发生在内陆地区,不会发生在海岸线位置,D错。

17.由材料“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可知,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同一带状区域沉积,而此带状区域即为当时的海岸带,进而可知在贝壳堤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较稳定。而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海岸线位置多次变动,由题干可知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分析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且泥沙沉积量大,D对

考点:贝壳堤形成过程,位置变迁的原因。

【名师点睛】了解贝壳海岸的形成过程及条件,形成过程中,位置相对稳定,形成贝壳沉积区域。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堆积,海岸向海洋延伸,离贝壳海岸越来越远。

 

18.D

19.B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分析】

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

18.森林火灾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相同降雨条件下,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两次径流过程中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B对。第6年时,植被已经恢复很多,流量峰值较小,A错。植被恢复,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小,C错。缺少植被阻挡,第1年的流速峰值大,D错。

19.火灾后,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弱,降水下渗的少,地表径流量大。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下渗,B对。蒸发、蒸腾对地表径流影响小,C错。地下径流也受下渗环节影响,D错。

 

20.C

21.B

【来源】【全国百强校word】广东省顺德李兆基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0.由于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网以及北冰洋的相对位置,结合图示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大致由西南向东北递减,所以选C。

21.根据图示可知,马更些河流域主要位于北半球60°N~70°N之间的寒冷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结冰期较长;马更些河由低纬向高纬注入北冰洋,春季气温升高,上游河道解冻较下游快,下游冰棱对水的阻力会引起水位上涨,极易形成凌汛;流域的绝大部分在北美洲大平原范围内,河水流速较慢,且流经地区多冻土,河水的侵蚀能力较弱,河流含沙量较小,故答案为B。

 

22.C

23.A

【来源】2014届山东省聊城市东阿一中高三10月模块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2.据最短影长不为0,可以判断出此地无太阳直射现象,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由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可知夏至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α,由一年中正午投影最长可知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为α,由于北半球某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等于2α,α为23°26'。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即为23°26',根据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与南回归线的纬度差)=90°-(当地的纬度+23°26'),即可算出当地的纬度为43°08'N。答案为C。

23.OM、OL分别为北半球某地树木OO1,一年中正午投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那么L指示的是北方,由于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断,Q为西,P为东。根据该河流的P、Q两水文站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Q流量平缓是经过湖泊的调节作用,就可以判断,P位于湖泊的上游,Q位于湖泊的下游,河流的流向由东向西流。答案为B。

 

24.25.C

【小题2】【小题2】A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24.25.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分析,甲、乙两地都是7月气温最低,1月气温最高,所以甲、乙两地都位于南半球,故C正确.

【小题2】【小题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据图分析,甲位于背风坡,故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26.C

27.C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3周(一学月)地理试题

【解析】

26.仔细读逐时气温变化图,图中7月份一天内等温线密集,温差相差大,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选C。

27.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错;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几乎为零,台风无法生成,故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错;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对;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D错。答案选C。

考点:气温变化,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名师点睛】从图中提取一年中逐时气温变化状况,就可以判断温差大小的月份;从图中读取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的信息,从而判断该气象站的纬度位置。

28.(1)①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温带针阔混交林或亚寒带针叶林),②地为温带荒漠(或荒漠草原)

(2)差异:②地(主)汛期开始早结束晚,汛期长。

原因: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地纬度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早),汛期开始早;②地位于河流下游,汛期除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

(3)发电站提供充足电力,促进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和工农业发展;修建的水库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和农业灌溉;水库和运河的修建,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河海联运

【来源】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表中①地的气候资料可以发现,最冷月气温低于零度,最高温度在18度左右,属于温带地区,该地的年降水总量大于400毫米,适于落叶阔叶林的生长,而②地一月最冷月气温低于零度,7月温度高于25度,全年降水总量196毫米,在400毫米以下,降水条件不适于森林的生长,故为温带荒漠。

(2)由上右图相对流量可以发现,②地的主汛期在4、5月,而①地主汛期为5、6、7月,故主汛期②地比①地开始早,结束晚,且汛期长。该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补给为主,且②地纬度低,位于河流下游,除了积雪融水补给外,还接纳了中、上游河段的来水,所以汛期结束晚,汛期长。

(3)伏尔加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考虑对发电、防洪、灌溉以及航运方面的影响。

【考点定位】考查河流的补给以及河流开发。

【名师点睛】伏尔加河是世界著名河流,作为区域重点应该准确把握。应该将流域内气候、地形、植被等情况记准。对流域内资源、水文、水系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和开发措施等做适当归纳。如此,不论从什么角度考察,就能灵活应对了。

29.(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

(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

或答: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柑橘的种植以及开发利用为材料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热力环流以及地区农业的发展,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耕地变为林地,植被覆盖率增高,会改变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进而影响到河流汛枯流量,从而影响当地的旱涝灾害。

(2)本题主要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夜晚山谷受下沉气流影响,导致温度降低剧烈,相比于山坡,更容易遭受冻害。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合理,主要从发展经济以及当地的条件入手;不合理,主要从环境以及投入等方面考虑。


  本文标题: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828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828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三中、正定县三中、正定县七中2017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