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分析,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A. 德国大于英国
C. 中国小于巴基斯坦
2. 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C. 人口总数更少
【答案】1. D
【解析】
1. 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判断,德国人口是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德国小于英国,A错误;印度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尼日利亚,B错误;美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比法国高,人口数量大于法国,D对;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量大于巴基斯坦,C错误。故答案选D项。
2. 两国人口总量差异不大,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领土面积更大,B正确;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A错误;人口总数更多一些,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不是人口密度低的原因,D错误。故答案选B项。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读下图“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下面小题。
3. 该省(市)2010年以前人口总量(
A. 先增后减
4. 下列属于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主要原因是(
A. 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3. B
【解析】
3. 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所以2010年以前是持续上升,B对。故答案选B项。,
4. 根据图可以看到,该省人口迁入量逐渐减少,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经济水平是逐渐增长的,A错。迁入人口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该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省份,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C对。房价增长不是迁入人口少的主要原因,D错。交通便利是人口迁移的一个原因,但并非主因,B错。故答案选C项。
点睛: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人,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的影响。
(2)生态环境变化: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坟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3)政治因素:在特殊时期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往其他国家。
(4)社会因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5. 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6. 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 环卫人员
【答案】5. C
【解析】
5. 根据表中迁入、迁出人口的年龄段,该地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C对。劳动力人口技术水平低,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A错。人口迁入不能扩大环境人口容量,B错。减缓区域人口老龄化进程,D错。
6. 表中数值表示,有大量0-14岁人口迁入郊区,需要入学接受教育。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中小幼教师,B对。郊区人口大量迁入,与增加环卫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的关系不大,A、C、D错。
如图为世界城市及农村人口数量变化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图例②表示
A.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
8. 有关世界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
C.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答案】7.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要求学生熟悉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明确世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所占人口比重大。
7.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农村人口为主,①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城市人口总数比较大,图例②表示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③为发达国家农村人口;④为发达国家城市人口,选择C。
8.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慢;发达国家总人口数比较少,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差异大于发达国家,选择C。
9.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 40万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之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体现的是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结合表格数据和问题,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为40万,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明显分化。读图下面小题。
10. 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 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C. 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D. 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11. 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C. 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答案】10. C
【解析】
10. 甲住宅区靠近工业区和铁路,属于低级住宅区;乙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靠近风景区,地势较高,属于高级住宅区,该小区的居民一般收入较高。
11. 该市工业区位于城市外缘,盛行风的下风向,靠近铁路,交通便利,所以B正确。
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位低。开发商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回答下面小题。
12. 有关底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底商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
B. 底商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它服务
C. 因底商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较高级的商品
D. 底商与大型超市没有竞争关系
13. 以下店铺最适合布局在底商的是(
A. 化妆品店
【答案】12. B
【解析】
12. 根据材料,底商是对外商业活动,同时也方便小区商业活动,底商与大型超市有竞争关系,因底商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利润高的商品,靠近居民区,不一定是高级商品,底商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它服务。
13. 最适合布局在底商的店铺是水果店 ,靠近居民区,靠近市场,烧烤店污染小区的环境,金铺服务范畴大,不适宜在小区布局,服装批发店布局在交通便利处,不适宜靠近小区,人流混杂。
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读“京津冀地区城市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4. 北京周边的唐山、廊坊、保定等十余个区县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紧邻北京
A. ①②
15. 该京津冀地区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北京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其它城市的服务范围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河北唐山市比北京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 ①②
【答案】14. A
【解析】题目中区县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指有利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人口稠密不利于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北京市是国家首都,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14. 读图,北京周边的唐山、廊坊、保定等十余个区县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紧邻北京,便于获得北京的资金、技术帮助,①对。区域间交通便利,②对。人口稠密不利于快速提高经济水平,不是优势条件,③错。区县的经济不发达,④错。A对,B、C、D错。
15. 该京津冀地区中,北京市的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包含其它城市的服务范围,①对。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近,②错。河北唐山市比北京市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③对。各级城市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④错。C对,A、B、D错。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 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17.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答案】16. C
【解析】
16. 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是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的,B对。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是由于城市的就业机会多,A错。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大于城市,C错。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错。故选B。
17.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会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提高,A错。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B对。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C错。会使得农村老龄化程度提高,D错。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
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
迁入地:
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如西部大开发对西部经济、生态、环境的影响)。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19. 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答案】18. C
【解析】试题分析:
18.读图,根据人口迁移方向和数量判断,该市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净迁入区,A错。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有人口迁入,也有人口迁入,B错。城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C错。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D对。19. 根据该市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推测该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B对。这种现象出现在城市化中期阶段,A错。城市“空心化”现象不明显,C错。城市人口规模继续增大,D错。
考点:人口迁移方向特征,城市化过程的阶段及特征。
2016年12月16日央视新闻报道,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且使用海水灌溉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亩产达300斤。完成下面小题
20. “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取决于(
A. 科技水平
21. 发展海稻种植的地理意义有(
①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③缓解水资源危机
A. ①②③
【答案】20. A
【解析】
20. 海水稻是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利用海水灌溉的新品种,其试验推广成功取决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与气候和水源及市场无关,故选A。
21. 海水稻种植,利用海水灌溉,不用施肥和打药,可以缓解粮食安全问题,但不能解决,①错。可以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缓解水资源危机,②③对。种植海水稻会减轻海浪对沿海滩涂湿地的侵蚀,有效的保护滩涂湿地,④对。故选C。
我国北方某地区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水稻种植业
23. 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疏菜可以改善(
A. 热量条件
24. 促进该农业生产结构如此改变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生产技术
【答案】22. 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兼备的农业生产,当地农业符合混合农业模式。塑料大棚透光、保温、保湿,主要改善种植的热量条件。该地农业生产时间上错开,生产农产品种类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22. 该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是混合农业。选C正确。
23. 该地是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塑料大棚透光、保温、保湿,主要改善种植的热量条件。选B正确。
24. 该地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大型养猪场。可合理安排农时,灵活应对市场,是一良性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B正确。
【点晴】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兼备的农业类型。它可以合理的安排农时,灵活的应对市场,是一种良性的生态农业模式。水稻种植业是单一的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是放牧业;热带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地区粗放农业。
读美国农业带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上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 a、b、c
26.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诗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图中(
A. a处
【答案】25. D
【解析】
25. 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在美国的中央平原,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中a、d是小麦区,c是玉米带,所以D正确。
26. 由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提到的“小麦覆陇黄---”可知,该作物是小麦,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d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所以D正确。
【点睛】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都处于世界最发达之列,这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更与经历百年的历史演化和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构成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27. 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
A. 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
B. 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C. 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功能区布局,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图可知,该城市只有一个中心,所以A错;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在城市西北部没有分布,所以B错;外来人口分布于城市的各个部分,其生活区不仅仅位于城市新开发区,故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新开发区位于城市东南部,且接近科研文教区,故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28. 老少比=
×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 波兰
【答案】B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若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以种植水稻为主
C. ③处交通便利,距市场近,大力发展小麦生产
30. 若图示地区位于福建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
C. 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生产
【答案】29.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我们掌握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性,熟悉影响农业的主导因素。
29. 地中海沿岸夏季降水少,不适宜种植水稻,A错; 每年7月,降水少,②处花卉生产不需防洪水灾害,B错; ③处交通便利,距市场近,大力发展花卉、蔬菜、乳牛等,小麦生产应该离城市远,C错; 地中海地区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④处适宜种柑橘、葡萄等果树,D正确。
30. 福建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种植,①地地势平坦,以种植水稻为主; 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④地为丘陵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生产; ②③两地靠近城市可以发展城郊农业。选择B。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3题,共40分)
31. 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材料二
(1)材料一,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其中,工业区、文化区对应的数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①、②、③、④四处可能形成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3)材料一所示城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请选出最佳地点________,并分析原因。
(4)材料二中的“城市病”有哪些?并分析其“病因”是什么?
【答案】(1)③
(2)②
原因:位于市中心,人口流动大;多条公路放射分布,交通便利。
(3)乙地
原因: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
(4)“城市病”: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民;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病因”: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度集中;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城市的合理规划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原因等相关知识。
(1)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②是商业区。工业区是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分布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风向垂直的郊外,即城市西南部、西部郊区,③是工业区。住宅区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购物,又方便上下班,①是住宅区。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幽美,染污少,城市东北部是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风景幽美,④是文化区。
(2)商业区考虑的主要是消费人群,②位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经过,人流量大,为商业区。
(3)钢铁工业基地选址既要考虑靠近原料、水源、交通等利于产业发展的条件,还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保护。读图分析可知,乙地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少;河流下游,对水源污染小;接近铁矿等原料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靠近河流,工业用水充足;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
(4)本题主要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以及原因。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反映的是由于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民、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产生城市病的主要原因有城市发展速度过快,导致城市人口和工业过度集中,城市规模无限制扩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点睛:城市的合理规划
(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2)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3)城市的布局形式:是城市总体布局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态有集中紧凑与分散疏松两类。在我国,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有些大城市为了解决市区人口拥挤、工业集中、交通不畅、污染严重等问题,可以分散城市布局。
(4)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
工业用地靠近交通便捷区位;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需劳动力多的工业区接近居民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远离城市,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在防护带中一般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留有发展余地。
(5)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要设计多个方案进行综合比较得到最优方案。
32.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15年9月,联合国发布数据称,欧洲将迎来“战后最大难民潮”。源源不断的难民主要来自叙利亚、利比亚等战争、局势动荡地区。据了解,此次难民潮有大批难民选择前往德国。德国的经济发达,当前人口出生率和失业率都很低,政府和民众对难民持欢迎态度。
材料二:一个叙利亚家庭需要花费两年的家庭收入,才有可能将家中的年轻人送到欧洲。到达欧洲后,他们要找到工作或者做买卖,再将攒下的钱寄回家里,让其他的家庭成员来团聚。
材料三:叙利亚邻国示意图和难民分布图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大量叙利亚难民选择到德国避难的原因。
(2)从人口角度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将会对德国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就业机会更多;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宽松的难民政策。
(2)有利: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
不利:影响社会安定;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加重社会负担。
【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发达,能提供较好的救助,社会福利完善。德国人口是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就业机会更多。德国的社会稳定,人身较安全。有宽松的难民政策。
(2)从有利方面分析,大量难民涌入德国,可以增加德国的劳动力人口数量,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从不利方面看,大量人口涌入,会影响德国的社会安定。难民与当地人竞争就业岗位。会加重社会负担。
(3)根据材料三图分析,叙利亚难民避难地多分布在邻国,分布在多个国家。原因是和邻国的距离近,路费少。便于走陆路,不用走水路,易于到达。同处中东地区,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差异小,便于沟通交流。
【考点定位】难民到德国避难的原因,对德国的影响,难民避难地分布特点及原因。
【名师点睛】战争、灾害造成的国际难民,也是人口迁移的一种类型。迁移方向仍是向就业机会较多,社会安全稳定、社会福利较好、政策宽松的区域。便于重新安定生活。人口的大量涌入,对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 利两方面分析。难民迁移有就近迁移的特点,可以从节省路费,易于到达,相邻区域具有许多相似性,便于交流沟通等方面分析。
33. 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中三地农业景观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什么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黑龙江、新疆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条件分别是什么?
(2)江苏省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分析发展其农业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3)中国东北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1)气候
(2)水稻
(3)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和特点等相关知识。
(1)
(2) 江苏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主要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该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适合水稻生长,但是由于该地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发。
(3)我国黑龙江土地辽阔,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发展的是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本文标题: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727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