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

时间:2018-06-03 16:2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考前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回顾

人文地理——评区位、析问题

一、农业区位因素

1.位因素农业区技术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冷藏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

2.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城市区位因素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

四、交通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因素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考前基础篇3】——《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回顾

区域地理——记特征、制措施

一、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

地理要素

特征描述

自然

地形

地形类型(较大的区域一般描述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五大地形类型,而较小的区域则应细至山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形)、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形(如欧洲多冰川地貌)

地势

地表的起伏状况(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气温包括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等,降水包括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的原因;此外还要考虑光照情况、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如季风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河流

水文特征:径流量、汛期(长短、次数)、是否会出现凌汛、结冰期(有无、长短)、含沙量、水能蕴藏量等。水系特征:源地、流向与所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水系形状等

资源

种类多少、储量大小、开采条件的好坏

人文

人口

人口的密度、地区分布、增长、结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

城市

沿交通线、河流、海岸等分布,多分布在平原、河谷等地区和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等)、生产经营方式

工业

工业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主要的工业中心等

区域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气候

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高原气候)

植被

以森林为主

 草原、荒漠

  高山草甸、荒漠

土壤

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土壤发育程度很低,土层薄

水文

多外流河(湖)

以内流河(湖)为主

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源头

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以高原、盆地为主

以高原、高山为主

农业

农业发达

牧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三、河流特征分析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资源等。

(1)内流河:径流量小,汛期取决于气温高低,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较大。

(2)外流河:流量的大小取决于该流域气候的降水量多少,汛期取决于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有无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温度是否低于0 ℃。

(3)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例: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凌汛形成条件:有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河流发源地、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分布、河流的形状(树枝状、扇形、平行、弧形)、河流宽窄曲直、河床比降。

3.河流航运价值分析: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途经地区经济发达,则航运价值大,反之则小。

例1: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

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凌汛现象。

四、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1.东北地区的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

(1)原因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源减少。

(2)整治措施

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2.黄淮海平原的土地盐碱化

(1)原因:春季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

(2)措施: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3.南方丘陵山区的水土流失

(1)原因: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2)措施:①发展节水农业。②退耕还林还草。③营建防护林。④推广生活用煤、天然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4.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1)原因: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②丰富的沙源。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⑤大水漫灌。

(2)措施:①发展节水农业。②退耕还林还草。③营建防护林。④合理放牧。⑤推广生活用煤、天然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五、我国主要河流的灾害及治理措施

1.长江洪水灾害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灾害。

②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③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2)人为原因

①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弱,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河道、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3)治理措施

上游:山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游:各支流上游山区植树造林,保护水土;退耕还湖,加固堤防;疏通河道,裁弯取直等。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1)成因

①自然原因: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升高。

②人为原因:为了防止河水外溢,人们不断地加高堤坝,久而久之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便形成“地上河”。

注意:人为原因是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自然情况下不可能形成“地上河”。

(2)危害:下游的“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泛滥成灾。

(3)治理:上游修建水库。根本在于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以减少泥沙入河。

③组织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治理黄土高原的任务分配到“一家一户”,谁治理,谁受益。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六、“3S”技术比较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念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别称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技术装备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

计算机软、硬件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6户设备)

技术环节(工作流程)

电磁波→收集→传输→处理分析→成果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小、应用广

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计算机系统支持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作用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陆地水、土地、林草),专项调查(地质、考古、测绘)和规划管理(城市、工业区)及环境监测

野外科学考察、车辆管理等

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

 

 

【考前基础篇4】——地理易混概念辨析

易混概念一 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宇宙中各种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星云等都属于天体。

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所构成不同等级,构成天体系统至少要有两个天体,如地月系、太阳系等。

区别——天体是独立的个体,天体系统是多个天体的集合。

易混概念二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三大金锁链条件,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适合呼吸的大气。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是指形成三大条件的地球自身和宇宙条件,如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等。

易混概念三 光照与热量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易混概念四 积温和无霜期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易混概念五 恒星日与太阳日

恒星日——指地球以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真正的周期,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指地球以太阳作为参照物,地球上的某点顺地球自转方向连续两次对准恒星的时间间隔,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小时。

易混概念六 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

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远日点——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由于黄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轴的宇宙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做是不变的,因此,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

夏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

区别——冬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近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近日点;夏至日时,地球并非在远日点,而是逐渐接近远日点。

易混概念七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

易混概念八 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易混概念九 日界线与180°经线

 区别——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时刻为0∶00的经线,经度不定,一条是与180°经线不完全重合的线,由于180°经线跨过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为了使岛屿保持一致的日期,日界线在太平洋有三折,因此越过180°经线日期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

易混概念十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

易混概念十一 地壳与岩石圈

地壳——是指地球内部结构分层中的最外层,它位于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约为17 km,随着海拔的不同地壳厚度会发生变化,总体来讲,陆壳厚,洋壳薄。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包含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区别——岩石圈的范围比地壳层大。

易混概念十二  海岭与海沟

海岭——是板块张裂形成,形成在生长边界,由于洋壳张裂,岩浆涌出地表,遇到冰冷海水,向两侧迅速冷凝,形成海岭。

海沟——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形成在消亡边界,由于板块碰撞挤压,在交界处形成岛弧,在海岸上形成海岸山脉,在洋壳物质流失区域,形成海沟。

易混概念十三 流水侵蚀作用与水的溶蚀作用

流水侵蚀——是物理侵蚀,可分为风化、溶解、磨蚀、浪蚀、腐蚀和搬运作用。被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溶蚀——是化学侵蚀,是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对石灰岩等产生的溶解侵蚀作用。主要形成喀斯特地貌,例如我国西南地区的石林、溶洞等景观。

易混概念十四 冲积扇、冲积平原

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易混概念十五 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壳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地壳运动和变化,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两种。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足迹”,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或岩层)的变形和错位,它包括两种最主要的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构造地貌——是地质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例如背斜成岭、向斜成谷、断崖、块状山地等。

易混概念十六 风化作用与风力侵蚀

风化作用——是指在流水、风、温差、生物等的作用下,岩石崩解破碎的过程。

风力侵蚀——是指降水少的地区,大风强,作用于地表将地表物质搬运的过程。

区别——风力侵蚀一定有风的作用,风化作用不一定有风的作用。

易混概念十七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和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

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黄土主要来源于风力携带北方泥沙沉积形成。

地表千沟万壑的成因——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黄土土质疏松,因此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侵蚀。

易混概念十八 气候和天气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它反映平均状况,也反映极端情况,是各种天气现象的多年综合。例如,昆明四季如春;华北地区,春、秋温和,盛夏炎热,冬季寒冷,我们就称这里是“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天气——是指某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的冷暖、干湿、晴阴、风雨等及其变化的总称。它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我们可以说:“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昨天天气很差,风雨交加”等等。

区别——从时间尺度看,气候是时间尺度很长的大气过程,天气则是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天气瞬息多变,具有不稳定性,而气候在一定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

易混概念十九 温和、寒冷、低温、凉爽

温和——是指0 ℃以上的温度,一般在0 ℃~15 ℃,很少结冰,给人的感觉很温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的特征、地中海气候冬季的特征我们一般用“温和”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寒冷”。

寒冷——是指气温在0 ℃以下的温度,给人感觉很冷,有结冰期,例如极地气候全年的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寒冷”,来描述,不能说“低温”或“温和”。

低温——是指较低的温度,包括0 ℃以上或0 ℃以下数值不大的温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时的特征可以用“温和”或“低温”来描述,不能说“寒冷”。

凉爽——是指给人感觉很温凉,如十几摄氏度到二十多摄氏度;我们只能说“气候凉爽”,不能说“气温凉爽”。

判断某地气候特征夏季是高温还是凉爽?

一般根据夏季的月均温来判定:如果夏季月均温超过20 ℃称为高温,低于20 ℃时称温和或凉爽。如我国气候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这里所说的高温是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温在20 ℃以上。昆明“夏季凉爽”是指夏季月均温在20 ℃以下。

判断某地冬季气候特征是寒冷还是温和?

一般是以最冷月月均温高于还是低于0 ℃为标准:如果高于0 ℃称为温和,反之为寒冷。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用“温和”描述,是由于最冷月月均温在0 ℃以上;而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则是由于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

易混概念二十 降水、降雨

降水——包括雨、雪、淞、雾、露、霜、霰、雹等多种形式。

降雨——是降水中的主要类型。因为各地降雨量一般总是远大于降雪(南北两极和一些高山地区除外)、雾量,所以经常用降雨量来代替降水量。

降水根据其不同的物理特征可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液态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阵雨、冻雨、阵雨等,固态降水有雪、雹、霰等。在气象上常用降水量来区分降水的强度。我们把降水常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 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等。

易混概念二十一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两者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但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强弱程度不同。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夏季气温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的分布位置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亚欧大陆东岸,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同纬度北美、南美、大洋洲的大陆东岸。

易混概念二十二 低压与气旋、高压与反气旋

低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区域,叫做低压。

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向中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即气旋。

高压——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区域,叫做高压。

反气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南半球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旋涡),这种旋涡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叫反气旋。

区别——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而气旋、反气旋则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它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易混概念二十三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它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此种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全年皆夏,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且分配较均匀。

热带雨林——是一种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带中的典型植被代表,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带——是一种自然带类型,它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或南北回归线之间迎风坡地区,具有纬向地带性规律。

易混概念二十四 台风与飓风

两者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风力在12级以上。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一般我们把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易混概念二十五 寒潮与冷锋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人们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它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 ℃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形成大风、降雨、降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区别——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都称为寒潮。

易混概念二十六 冰川融水与冰雪融水

冰川融水——指冰川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该补给一般比较稳定,补给量在夏季达到最大。冰雪融水——指季节性的积雪由于气温升高,融化成水补给河流,由于季节性积雪雪量不大,很快就能融完,因此该补给的最大量往往在春季。

易混概念二十七 水资源、水能资源、水利资源、水力资源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资源。水覆盖着地球表面70%以上的面积,总量达15亿立方千米,包括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陆地上的淡水。

水能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水利资源——泛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是从综合效益的角度上说的。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是指天然河流、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上说的。

易混概念二十八 土壤、土地、土地资源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是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的风化物。

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易混概念二十九 草原、草地、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

草地——指被覆盖着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

草场——指用于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易混概念三十 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易混概念三十一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增长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 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量——不是自然增长率越大,自然增长量就越大,它还与区域的人口基数相关,如我国自然增长率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量仍很大。

易混概念三十二 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往郊区外缘移动,人口规模相对较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加速阶段。

逆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城市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过程,它不是城市化的倒退,人口规模相对较小,多发生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成熟阶段。

易混概念三十三 全球变暖与热岛效应

全球变暖——是指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发生范围是全球。

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工业和人类生活废热的排放,使得城市比周边郊区气温相对较高的现象,发生范围在城市。

易混概念三十四 地铁、轻轨与高铁

地铁——修建在城市地下,以客运为主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

轻轨——修建在地面,连接城市与周边区域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通常不跨省。

高铁——修建在地面,连接不同省区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跨省。

易混概念三十五 水分与水源

水分——对大气中的水汽的一种表达,如2012年高考描述冰冻葡萄区位条件时,强调了水分充足。

水源——对区域中河流的一种表达,如描述宁夏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时,为水源,因为靠近黄河。

易混概念三十六 春小麦与冬小麦

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易混概念三十七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往往靠近市场分布,如我国北京、广州城郊的乳畜业,土地集约度非常高,主要产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

大牧场放牧业——往往分布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对交通条件要求较高,临近港口等,主要产品是牛肉及肉制品。

易混概念三十八 生态农业与立体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等。

立体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生态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稻田养鱼、农田播种食用菌等。

易混概念三十九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如生物、土壤的破坏,造成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易混概念四十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和三大自然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分区——以综合指标划分,按经济与自然差异,分成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三大自然地理区域——分别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强调各区自然地理特征。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71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710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之基础篇(2)人文地理基础回顾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