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的时间是
A. 10月16日7:30
C. 10月17日7:30
2.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A. B. C. D.
3.飞船飞行期间(
A.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C. 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长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①
5.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 ①减弱
C. ③减弱
下图为某地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上图所示,此时图中
A. 城市被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
C. c地刮西北风
7.下图中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下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9.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上图中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下图为“世界局部大洋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11.有关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C. ②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
12.13.由图示信息可知
A.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 乙海区位于中纬西风带
艺术来源于现实,电影也不例外。2015年动画喜剧《小黄人大眼萌》中,有这样的场景:小黄人在逃亡过程中,先是被北极熊追杀(左图),紧接着又遭到棕熊恐吓(右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则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
A. 从北到南
15.其逃亡过程中,植被的递变规律符合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A. 深居内陆,距海远
C. 河、湖的水量较少
17.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18.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A. 盆地中部
影视剧中女主角往往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长发向后飘逸。下列图中左图和右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某日气温度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①
20.右图中,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该选择拍摄的时间段是 (
A. 8时至16时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A. ①
22.关于图中所示季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半球正值冬季
B. 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
C.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D. 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2016年9月28日4时40分台风“鲇鱼”在福建省厦门附近登陆。下图为“该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27日21时到28日21时,厦门风向和风速变化是
A. 一直吹偏东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
B. 一直吹偏西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
C. 偏北风逐渐转为偏南风,风速先变大后变小
D. 偏南风逐渐转为偏弱风,风速先变小后变大
24.为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退耕还湖,加固河堤
C. 学校放假,船舶离港
25.南海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仅从储油构造考虑, 下图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
A. ①
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白垩纪流纹岩古火山。下左图为“雁荡山峡谷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上图中表示雁荡山山体岩石类型的是
A. 甲
27.形成上图中峡谷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 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8.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和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左图②位置的日期是
(2)图中右图所示地点的纬度是
A.0º
(3)图中左图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右图所示地点白昼变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北京日出时间逐渐变早
29.读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形势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地.
(2)此时甲地风向为_______;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小的是_______地。
(3)此时乙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30.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人类通过________ (措施)来调节③环节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形成________地貌,其成因是________作用
31.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
(2)7月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________。
A.印度河流洪水泛滥
(3)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D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1.发射时北京时间是10月17日7:30,旧金山用西八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的时间是10月16日15:30,B对。A、C、D错。
2.10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B错。12月22日,北极圈才有极夜现象,A错。图C昼夜平分,是二分日的日照图,C错。只有图D符合,D对。
3.飞船飞行期间是10月17-18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运动,A错。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不变,B错。直射点南移,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短,C错。北京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都变小,D对。
点睛: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东边的比西边的时刻早。东八区和西八区相差16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12月22日,北极圈才有极夜现象。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不变。
4.C
5.D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4.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应图中序号③,C对。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错。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错。④是大气逆辐射,D错。
5.结合上题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④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D对。大气成分变化不影响①的大小,A错。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略增多,②减弱,B错。二氧化碳浓度对地面辐射有保温作用,但不是地面辐射的热量来源,③错。
6.B
7.D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6.根据锋面符号,呈逆时针运动,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此时图中城市位于低压中心,被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A错。a地位于冷锋锋后,大风降温,并可能有降水,B对。c地位于暖锋后,刮东南风,C错。b地位于暖锋锋前,正值阴雨天气,D错。
7.沿甲乙线所作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是暖锋的剖面图,A、C错。图示位于北半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甲位于暖锋锋前,是冷气团一侧。乙位于暖锋锋后,是暖气团一侧,B错,D对。
8.C
9.B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8.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主要原因是受寒流影响,C对。南半球大陆西海岸没有暖流,A、B错。陆地不是影响海域温度的主要因素,D错。
9.根据右图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所示地区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干湿季变化,是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和降水特征与乙地相符,B对。四地中,甲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印度沙漠,C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A、C、D错。
点睛:结合洋流的分布规律,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受寒流影响。该地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干湿季变化,是热带草原气候。丁位于亚马孙平原区,是热带雨林气候。
10.11.B
12.13.C
【来源】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11.根据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和两侧风向,可以判断甲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①为南赤道暖流,是东南信风影响下形成的,B对;②为西风漂流,C错;③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D错。故选B。
12.13.图中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北半球,A 错;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B错;乙海域位于中纬度,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C 对;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左偏,D错。故选C。
14.A
15.A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14.小黄人先是被北极熊追杀,紧接着又遭到棕熊恐吓,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冰原区,棕熊生活在亚寒带针叶林区,若上述场景是在现实世界中,符合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小黄人的逃亡方向是从北到南,A对。B、C、D错。
15.其逃亡过程中,北极熊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冰原区,棕熊生活在亚寒带针叶林区,植被依次是冰原带、苔原带,针叶林带,植被的递变规律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6.A
17.B
18.B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
16.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A对。纬度较高,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错。河、湖的水量较少、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是气候干旱的结果,C、D错。
17.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B对。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是随着纬度更替,A错。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是随着海拔高度更替,C错。非地带性现象是局地小范围特征,D错。
18.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的绿洲上,A错。交通干线连接的是农业条件较好,水源食物较充足的聚落,即聚落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B对。湖泊很少,不是主要分布区,C错。河流上游是高山区,分布少,D错。
点睛: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聚落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
19.B
20.A
【来源】2017年3月江苏省淮阴中学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七)地理试题
【解析】
19.由甲图可知近地面风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陆地比海洋比热容小,所以白天陆地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同时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拨升高而降低。
20.由甲图可知近地面风海洋吹向陆地应是白天,白天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这时可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
【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21.B
22.C
【来源】宿迁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地理(必修卷含答案)
【解析】
21.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②,所以B正确。
2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和多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收获季节,所以C正确。
【点睛】地球近地面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是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从而在两个相邻气压带之间有一个风带。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两极区的极地高气压带,风带有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23.C
24.D
【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
23.27日21时到28日21时,台风中心离厦门先越来越近后越来越远,风速先变大后变小,台风中心的位置由位于厦门东南变成西北,风向由偏北风逐渐转为偏南风,所以C正确。
24.退耕还湖,加固河堤对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作用不大,整体搬迁,全面撤离、船舶离港也不能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加强监测,修建海堤可以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所以D正确。
【点睛】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称为台风或飓风,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是台风,当台风继续加强上去时就称为强台风。
25.B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南海海域石油资源较丰富,仅从储油构造考虑,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图中海上石油钻井位置正确的是②,位于背斜构造顶部,B对。①、③处岩层有明显错动,是断层构造,A、C错。④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D错。
26.D
27.A
【来源】【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天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
26.由题干可知雁荡山是流纹岩古火山,岩石类型应当是岩浆岩;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可知,左图中“丁一进一出”应当是岩浆,那么甲是变质岩,乙是岩浆岩,丙是沉积岩。
27.峡谷景观一般是流水侵蚀切割形成的;结合上题中甲乙丙丁所代表岩石类型可以推断:图中①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丁;②是冷却凝固,形成乙岩浆岩;③是变质作用,形成甲变质岩;④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
【点睛】按岩石形成年龄,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在下,新岩在上。
28.(1)6月22日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1)图中左图②位置的地轴北极靠近太阳,是夏至,日期是6月22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或北纬23°26'纬线,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右图所示地点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约是90º,应位于南回归线上,纬度是23º26´S,B对。A、C、D错。
(3)图中左图地球由①向②位置运行过程中,是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右图所示地点位于南半球,白昼变短,且昼长小于夜长,此时段地球靠近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A错。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B错。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日出时间逐渐变早,C对。北京正值由春到夏的季节,D错。
29.(1)甲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1)根据等压线数值,甲、乙、丙三地中,气压最高的是甲地。
(2)
(3)此时乙地受高压中心影响,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晴朗。
(4)图示锋面是冷锋,锋面过境后,北京的天气状况是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0.(1)水汽输送;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人类通过修建水库的措施来调节③环节,地表径流水量的时间分配。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形成谷地。河口处由于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1)结合箭头方向,图中①、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水汽输送、降水。人类通过修建水库的措施来调节③环节,地表径流水量的时间分配。
(2)甲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形成谷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3)位于河口附近的乙处往往由于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其成因是流水沉积作用。
31.(1)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1)A处是东非高原,B处是亚马孙平原,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
(2)7月北半球是夏季,旅游途径C→D→A路段,沿途可能看到的现象有印度河流洪水泛滥,南亚地区正值雨季,A对。不经过巴西草原,看不到草木枯黄,B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向南移,白昼越来越短,C错。此时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轮船上的旗子飘向东北,D错。
(3)E地位于美国西部干旱区,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甲,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形成。乙是我国桂林山水,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貌。
本文标题: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62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