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图,近年来图中甲湿地水域变化较小,乙湖水位不断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 甲湿地水域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
B. 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C. 气温年较差小,蒸发稳定
D. 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
2. 乙湖泊水位下降会
A. 导致海平面上升
B. 加剧湖区草场沙化
C. 使入湖径流大幅减少
D.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答案】1. D
【解析】
1. 河道弯曲,水流平缓与湿地水域面积变化没有关系,A错。读图,甲湿地地处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大,B、C错。甲处有河流汇集,水分条件较好,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功能强,故湿地水域面积变化小,选D。
2. 海平面上升主要由全球变暖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A错。乙湖泊水位下降导致湖区周围水分条件变差,加剧湖区草场沙化,B对。入湖径流大幅减少会导致乙湖泊水位下降,C项逻辑关系错误。乙湖泊发源于蒙古,来水量小,湖泊的调蓄洪水能力不明显,D错。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各省区红树林湿地面积的动态变化
引自:国家林业局.2001.中国红树林调查报告
3. 与1951年相比,2001年我国红树林湿地面积
A. 广东减少比例最大
C. 海南减少比例最小
4. 下列属于红树林湿地的生态功能有①保护海岸②调蓄洪水③提供水源④维护生物多样性
A. ①②
【答案】3. D
【解析】
3. 减少比例是减少的数量和原有数量的比值,据此可计算出湿地减少比例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海南和福建,A、C错误;减少面积最大的是广东,B错误;福建减少比例最小,说明保护相对较好,D正确。
4. 红树林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红树林一般位于滨海地带,不具有调蓄洪水、提供水源的功能。
沙丁鱼是冷水鱼,水温14℃—20℃是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每年5月到7月间,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海域,读非洲局部区域图及两城市降水量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5. 非洲南端渔业资源丰富及5~7月沙丁鱼北迁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寒流流经
B. 寒暖流交汇
C. 上升补偿流
D. 寒暖流交汇
6. 导致德班和开普敦5~7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性质
【答案】5. B
【解析】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5. 读图可知,非洲南端位于厄加勒斯暖流与西风漂流的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由材料可知,南半球每年的冬天,沙丁鱼由南往北,沿着东部海岸开始一年一度浩浩荡荡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从非洲最南端厄加勒斯浅滩一路向北迁徙到南非德班海域,引起沙丁鱼大举迁徙的主要原因是洋流的影响,这里位于30-40°S海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漂流增强,故冬季寒流势力增强,由南向北侵袭。故选B。
6. 这里位于30-40°S,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开普敦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德班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故导致德班和开普敦5—7月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故选C。
湖泊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资源。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 )
A. B. C. D.
8. 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
A. 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
C. 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
9. 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
A. 会明显增加其年径流量
C. 会降低其水位
【答案】7. B
【解析】
7.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只有流入湖泊河流,没有流出湖泊的河流,这类湖泊是咸水湖。图示的湖泊(或湖群)为咸水湖的是图B,B对。图A、图C、图D都有河流流出,A、C、D错。
8. 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岩石易被侵蚀,形成溶洞、地下河,地表水缺乏,C对。多雨水的花岗岩地区岩石不透水,易积水成湖泊,A错。冲积平原区地势低洼,易积水成湖,B错。青藏高原区冻土分布广,低洼处易积水成湖,D错。
9. 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不会改变其年径流量,A错。可以减少泥沙下泄量,B对。会使河流水位稳定,变化幅度减小,C错。会改变河水的时间分配,不是空间分配,D错。
点睛: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只有流入湖泊河流,没有流出湖泊的河流,这类湖泊是咸水湖。湖泊分布较少的地区是多雨水的石灰岩山区。湖泊对位于其下游河流的影响是不会改变其年径流量,可以减少泥沙下泄量。
下图示意在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条件下,五种不同初始干密度(g/cm3) 土壤模型,坡面径流的平均流速随时间的变化。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坡面径流流速
A. 与土壤干密度呈负相关
B. 与土壤孔隙率呈正相关
C. 随干密度增大更快稳定
D. 随时间推移而持续增大
11. 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的流速变化是因为
A. 下渗水量减少
【答案】10. C
【解析】
10. 读图可知干密度越大,流速随时间变化曲线越缓,说明坡面径流流速更稳定。故C正确。图中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干密度呈正相关;而干密度与孔隙率呈负相关,因此坡面径流流速与土壤孔隙率呈负相关。故A、B错误。坡面径流流速在15分钟以内随时间推移而波动增大,而非持续。故D错误。
11. 图中坡面径流历时10分钟内随时间推移,流速持续增加。题干要求“降雨强度与坡度均相同”,因此排除B选项。降水量相同,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流速增大;土壤孔隙变大,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流速减小。故A正确,C错误。因流速变大导致土壤冲刷加剧,而不是因土壤冲刷加剧而导致流速变大。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应注意材料设定的条件。
某位专家设计了一套集水装置称为卡洛里斯凹地,利用特殊的温差条件,夜晚低温时先以氯化钙(干燥剂)来吸取空气中的水分,白天再通过弧形镜面的装置结构聚焦太阳光线,以高温来蒸馏出饮用水。用来吸收水分的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应先放在干凉通风的环境中晾一段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使用这套集水装置的是
A. 东北平原
13. 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在干凉通风处晾一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
A. 吸收水分
14. 有人认为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
A. 成本高,效率低
【答案】12. C
【解析】
13. 氯化钙(干燥剂)使用前在干凉通风处晾一段时间的主要目的是保持干燥,B对。通风条件利于水分蒸发,不利于吸收水分、释放有害物质,A、C错。干燥剂不能增加空气湿度,D错。
14. 有人认为这套集水装置不适宜推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成本高,效率低,A对。干旱区土地面积广阔,占地广,技术难度大、破坏环境不是不适宜推广的原因,B、C、D错。
黑河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最后通过蒸发消失于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河中游盆地是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在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有规律地、重复地转化(下图),导致不同河段流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 黑河流域的冰川总量在减少。该流域的水循环情况为
A. 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实际蒸发量
C. 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实际蒸发量
16. 每年3~5月黑河下游流量最小,其原因是
A. 中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C. 下游盆地进入春灌高峰
17. 关于黑河中下游水文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中游流量小于下游
C. 中游下渗量小于下游
【答案】15. B
【解析】
15. 黑河流域属于内流区域,区域较为干旱,其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实际蒸发量,选B。
16. 每年3~5月,区域气温回升,作物开始生长,中游农区进入春耕灌溉高峰,导致黑河下游流量最小,选A。
17. 根据图示材料,黑河水源主要是融水,故越往下游水量越小,中游流量大于下游;中游落差大,含沙量大于下游;图示显示中游砂层厚、地下水存储量大,中游下渗量大于下游;由于水源来自上游,故中游汛期早于下游,选D。
【点睛】
河流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月牙泉是甘肃省敦煌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1960年前,月牙泉最大水深9米,泉水清澈见底。但之后,水位持续下降,1985年平均水深仅0.7-0.8米。为了抢救这一千古奇迹,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取了从附近的党河直接进行管道补水的措施,后因某种原因该措施被终止,之后又采取渗灌补水的办法,将党河的水引入附近的土地渗入地下补给。下图为月牙泉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下表示意月牙泉周围沙丘粒度组成状况(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月牙泉的直接补给形式主要是
A. 大气降水
19. 若通过植树种草来阻止沙丘对月牙泉的掩埋,则优先考虑植树种草的位置是
A. ①
20. 与管道补水相比,采取渗灌补水方式的主要优势是
A. 增加补给量
【答案】18. C
【解析】
18. 处于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积扇扇间洼地的月牙泉,是低洼的地形条件和较高区域地下水位溢出地表形成的,直接补给形式为地下水,故选C。
19.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沙丘A南坡的沙粒比北坡大,沙丘B南坡和西北坡的沙粒比东坡大,由此可以判断,月牙泉周边盛行西南风。西南风会推动沙丘向东北方向移动,即沙丘A会影响月牙泉,故优先考虑在其迎风坡种植植被,固定沙丘。故选A。
20. 无论是管道补水还是渗灌补水,水源地均为党河,所以缩短输水距离不是渗灌补水的主要优势;由管道补水改为渗灌补水,途中损耗量更大;将党河的水引入月牙泉附近的土地渗人地下,河水在下渗和地下径流的过程中得到净化,水质更加优良,因此不会影响月牙泉原本“清澈见底”的水环境。故选C。
屋顶绿化,一般是指以建筑物或构筑物顶部平台为依托,通过一定的装置和技艺种植相应植物、建造绿色景观的一种形式。在建筑屋顶有限的特殊空间里,屋项生长的植物形成独特的生物生态学特征。而确保屋顶不满水和屋顶相水的通畅,是屋顶绿化工程的关键所在。据此并结合“屋顶绿化集水管原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下列关于屋顶绿化集水管原理判断确的是
A. 合成土主要功能是排水
B. 过滤层要求防止水土流失
C. 碎石主要功能是蓄水
D. 防护层要求防止主根刺穿
22. 屋顶绿化对城市环境影响的合理推断是
A. 屋顶反射率降低,城市光照减弱
B. 屋顶吸热率增加,城市气温上升
C. 屋顶蒸发量增加,城市湿度加大
D. 屋顶径流量增加,城市内涝加剧
【答案】21. D
【解析】
21. 屋顶绿化集水管原理中,合成土主要功能是生长植物,为植物提供肥力,A错。过滤层要求透水保土,B错。碎石主要功能是利于下渗、汇集排水,C错。防护层要求防止主根刺穿屋顶,D正确。
22. 屋顶绿化对城市环境影响的合理推断是屋顶蒸发、蒸腾量增加,城市湿度加大,C对。屋顶反射率降低,不影响城市光照强度,A错。屋顶吸热率减少,城市气温下降,B错。被植物吸收截留部分,屋顶径流量减少,城市内涝减少,D错。
点睛:根据各层的分布位置,合成土主要功能是生长植物,为植物提供肥力。过滤层不阻止水下渗。屋顶绿化对城市环境影响是屋顶蒸发、蒸腾量增加,城市湿度加大。绿色屋顶升温慢,城市气温下降。
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是南美洲地势最高的湖泊。该湖位于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湖面海拔达3821 m,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 km2,平均水深140~180 m,最深处达280 m。该湖周围群山环绕,峰顶常年积雪,但湖水终年不冻。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图中b湖,湖面海拔为3690 m)通过河流相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的的喀喀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 1月
24. 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
①纬度低,几乎不受寒冷气流的影响②湖泊面积大,深度大,水量大③湖面落差大,流动快④湖水盐度高
A. ①②
25. 若a、b两湖泊中一个为淡水湖,一个为咸水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湖湖面南高北低
C. b湖湖面南高北低
【答案】23. A
【解析】
23. 的的喀喀湖湖的四周雪峰环抱,湖水不断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补充。1月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补给量大,因此水位高,A正确。
24. 的的喀喀湖终年不冻的原因有:①地处低纬地区;②处于板块张裂地带,地热丰富;③周围群山环抱,阻挡冷空气侵入;④湖泊面积大,水量大,不易结冰。故A正确。
25. 材料中的的喀喀湖(图中a湖)湖面海拔达3821m,波波湖(图中b湖,湖面海拔为3690m),所以二者之间的河流流向为从a湖流向b湖,a湖位于b湖以北,因此a、b湖湖面均北高南低。a湖有河水流出,为淡水湖;b湖无河水流出,为咸水湖。故D正确。
下图是某自西向东河流平原河段剖面图,下表是该河流上、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月份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该河流上游和下游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A. 雨水、积雪融水
C. 积雪融水、雨水
27. 该河流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高温,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
C.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26. D
【解析】
26. 河流自西向东流,南岸受冲刷,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北半球7、8月为夏季,河流上游水量总体较少,但夏季水量较大,说明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下游冬季径流量大,为雨水补给,D正确。
27. 河流自西向东流,南岸受冲刷,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下游冬季径流量大,为雨水补给,冬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C正确。
【点睛】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这种现象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顺河流流向看,地转偏向力向哪岸偏,哪岸受侵蚀。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水位的季节变化图。该水库大坝坝顶海拔185米,以防洪为主要任务,兼具发电、航行、供水等综合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水库位于
A. 塔里木河流域
29. 水库10-11月蓄水期间,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
A. 径流量增大,含沙量增大
30. 水库建成蓄水后,大坝上游的库区段
A. 水质变差
【答案】28. B
【解析】
28. 在我国河流大坝中,只有长江三峡大坝高度185米,该水库位于长江流域,B对。其它河流的大坝高度低,A、C、D错。
29. 水库10-11月蓄水期间,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径流量减小,A、B错。泥沙在库区沉积,大坝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D对,C错。
30. 水库建成蓄水后,大坝上游的库区段泥沙沉积增加,水体更新速度减慢,污染物质积聚,导致水质变差,A对。库区段水流速度减慢,侵蚀减弱,B错。库区水面面积扩大,调蓄能力提高,夜温升高,C错。水域面积增大,淹没周围植被,可能导致生物减少,D错。
下图中的四条曲线为太平洋不同纬度海域(10°N、25°N、50°S、70°S)的盐度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图中代表赤道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
A. a
32. 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 最高受寒流影响,减温减湿
B. 最低地处河流入海口处,有大量淡水注入
C. 最高受副高控制,蒸发强烈降水稀少
D. 最低海域封闭,水体交换不畅
33. 图中有关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500米开始,四条盐度曲线集中,几乎重叠在一起
B. 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表层强烈淡化的原因是降水丰富
C. 海水自表层到水深1 500米处的盐度垂直变化规律是逐渐降低
D. 造成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
【答案】31. B
【解析】
31. 赤道地区盐度变化规律,从海面到150米深度,盐度逐渐升高,最大盐度值一般出现在150米左右。从150米-600米左右,盐度逐渐降低,最低值出现在600米左右。 从1500—2000米以下盐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图中代表赤道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b,B对。A、C、D错。
32. 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是盐度最高,应位于副热带海区。其主要成因是受副高控制,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流入河流少,C对。A、B、D错。
33. 海水盐度500米处,四条盐度曲线差距仍较大,A错。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表层强烈淡化的原因是阴雨天多,蒸发较少,入海径流量大,B错。海水自表层到水深1 500米处的盐度垂直变化规律是先逐渐降低,然后升高,但低于表层海水盐度,C错。造成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D对。
海底盐池是近些年海洋科学家的一项重要发现,分布在世界多处埋有盐层的海域,池面与普通海水之间有着清晰可见的分界。以墨西哥湾的盐池为例,图中从图a到图b示意海底盐池的形成过程。图6为盐池内外水体盐度和微生物细胞数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4. 结合图推测下列选项中哪个可能与海底盐池的形成无关
A. 海底深部存在有盐岩层
C.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浆通道
35. 盐池水高盐、无氧、有毒,没有动物敢踏入池中,却有异常丰富的贝类、鱼虾环绕盐池四周,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 盐池周围水温较高
C. 盐池周围盐度较高
36. 下列关于图6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盐池中的水体盐度随深度增加而持续增大
B. 微生物数量与海水盐度大小呈正相关
C. 盐池中的微生物数量比相邻的普通海水高出约一百倍
D. 图中所示取样范围为盐跃层上下各100米左右
【答案】34. C
【解析】
34. 结合左图推测,海底盐池的形成是因为海底深部存在有盐岩层,提供盐分,A有关。盐池水密度大、易沉于洼地,形成盐池,B有关。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岩浆通道,与海底盐池形成无关,C无关。海底深部发育超压流体,D有关。
35. 盐池水高盐、无氧、有毒,没有动物敢踏入池中,却有异常丰富的贝类、鱼虾环绕盐池四周,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盐池周围饵料丰富,吸引鱼虾贝类到来,B对、盐池周围水温、盐度、水质不是吸引鱼虾贝类的主要原因,A、C、D错。
点睛:根据左图信息,海底深部存在有盐岩层,盐池水密度大、易沉于洼地,海底深部发育超压流体。盐池中的微生物数量比相邻的普通海水高出约一百倍,饵料丰富,吸引鱼虾贝类到来。
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下图为北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7. 甲处水温可能是
A. 4.5℃
38. 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的季节是
A. 春季
39. 北黄海冷水团
A. 增温增湿,丰富沿岸动植物类型
C. 对全球大气环流意义重大
【答案】37. B
【解析】
37. 图中水温山甲处向四周逐渐升高,因此甲处为冷水团的中心,其外围封闭等值线的数值为6℃,则甲处水温可能是5.5℃。故选B。
38. 北黄海冷水团主要是由冬季进入北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下沉到北黄海的洼地之上。夏季,上层海水因增温降盐而层化,下层海水仍保持其低温高盐特性,从而形成冷水团,7-8月冷水团达到鼎盛期。故夏季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故选B。
39. 北黄海冷水团季节性存在,对沿岸动植物的进化和全球大气环流影响较小;北黄海冷水团存在于海洋深层海域,虽然盐度较高,但是不适合用于晒盐;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北黄海冷水团非常适合虾夷扇贝、海参等深海生物的生长。故选D。,
读“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
40.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A. 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 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41. 有关水分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蒸发使水变成水蒸气,是水从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进入大气圈的惟一途径
B. 如降水被生物截留和利用,则不参与下一个水循环
C. 落于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成为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D. 降水变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改造
【答案】40. A
【解析】
40. 根据箭头方向,蒸发、蒸腾的水汽,进入大气圈中,甲是大气圈。径流箭头指向水圈,丁是水圈。径流形成在陆地上,丙是岩石圈。乙是生物圈。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A对。B、C、D错。
41. 蒸发使水变成水蒸气,是水从水圈、岩石圈进入大气圈的主要途径,生物圈的水是蒸腾进入大气圈,A错。如降水被生物截留和利用,通过蒸腾作用,仍能参与下一个水循环,B错。落于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的降雪,形成冰川或冰盖,仍是水圈的组成部分,C错。降水变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参与岩石圈的侵蚀、改造,D对。
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今年来枯水期最低水位呈下降趋势。图3示意该河段及河段内2个水文站的横断面(河床剖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2. 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库蓄水
43. 上游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枯水位下降,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和平均粒径的变化分别是
A. 增多
44. 该河段枯水期常出现新增浅滩碍航现象,为维持枯水期河流航道的正常运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丰水期放水冲淤,扩展航道宽度
C. 跨流域调水入江,增加河流流量
【答案】42. C
【解析】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河道整治措施。
42. 读材料结合图形可知,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图中看出2015年河床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故选C。
43. 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和平均粒径增大。故选B。
44. 航运中一般将水深不足,碍航的地方称为浅滩,或称浅滩碍航。整治浅滩时,必须掌握浅滩演变的规律,了解浅滩的成因,然后进行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的实施。浅滩形态总是变化的,浅滩总是在不停地发生着冲淤变化。航道工作者为了克服枯水期浅滩的水深不足,通常多着眼于枯水期浅滩的整治,加固河漫滩边坡,稳定航道宽度。故选D。
苏木吉林湖是我国的一个湖泊,其位于低洼地带,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读苏木吉林湖区等水位线图(左下图)及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图(右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5. 苏木吉林湖
A. 位于青藏高原
C. 湖盆呈漏斗状
46. 苏木吉林湖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 邻湖湖水
C. 高山冰雪融水
47. 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淡水湖泊,含盐度低,冬季冰封期长 ②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 ③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 ④离冬季风发源地远,沿湖地区植被茂盛
A. ①②
【答案】45. C
【解析】
45. 等水位线数值是海拔高度,苏木吉林湖不可能在青藏高原,A错。周围沙山环绕,应处于干旱地区,B错。四周高,中间低,湖盆呈漏斗状,C对。图示等值线是水位线,湖面海拔不是固定值,图示低于1180m,D错。
46. 苏木吉林湖周围是沙山,应位于我国干旱地区,降水少,B错。周围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没有邻湖湖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A、C错。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D对。
47. 与南方平原地区的湖泊相比,图中湖泊冬季水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②对。湖盆呈漏斗状,没有外泄河道,应是咸水湖泊,①错。周围地势高,导致湖盆内湖面风速小,蒸发慢,③对。西北地区离冬季风发源地近,沿湖地区沙山分布,植被少,④错。B对,A、C、D错。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一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国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 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 ①②
49. “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A. 调节a
50. 以下城市最适宜建设“海绵公园”的是
A. 兰州
【答案】48. D
【解析】
48. 依据材料中“海绵公园”的解释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因此①、③说法错误,②、④说法正确。故D正确。
49. 由材料可知,“海绵公园”主要作用体现在当下大雨时,公园里的蓄水装置就收纳、滞留积水,把雨水汇集到深埋地下的管道内,经过净化后,遇到干旱需要用水时,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等。因此“海绵公园”可调节地表径流,将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图中a为地表径流,c为将雨水暂时储存于地下;f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故A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成B答案,依材料可知c仅代表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不代表下渗,因此不属于水循环环节。
50. “海绵公园”的作用体现在降水较多的地区,兰州、乌鲁术齐、拉萨降水少,杭州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故D正确。
CO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污染的重要指标,COD越高,说明水体污染越严重。下图为地中海气候区三测站年平均COD图,河流污染物主要来自城市,该河段上下游附近无其它城市,乙为排污口监测站,甲、丙为该河段监测站。完成下面小题。
51. 关于图示河段河流的流向及判断理由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流向甲
B. 丙流向甲
C. 甲流向丙
D. 丙流向甲
52. 若排放量不变,丙站COD季节变化及主要原因关联正确的是
A. 夏季高
C. 冬季高
【答案】51. C
【解析】
51. 由材料可知,乙地有排污口,排污量到大。若河流由乙流向甲,则甲污染物浓度增加应来自城市污染,故A错误。乙地位于甲地与丙地之间,乙地城市排污量大,若丙流向甲,城市污染物会随水流被带至甲地,导致污染物浓度增,故B错误、D正确;若丙流向甲,甲的污染物浓度应大于丙,故B错误。
52. 若排放量不变,丙站COD季节变化主要受河流流量影响。流量大,净化速度快,COD值变小。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水量小,更新速度慢,因此COD值变高;冬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更新速度快,因此COD值变低。故D正确。
下面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b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3. 材料中某水循环环节是
A. 降水
54. 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 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
C. 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53. D
【解析】
53. 读图可知,综合分析两图,可得,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某环节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量增加。故选D。
54. 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使区域降水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加,气候趋于干热;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都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较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故选A。
【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5. 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向流动”分布规律的洋流有(
A. ①
C. ⑤
56. 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 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只能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 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 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 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
【答案】55. B
【解析】试题分析:
55. 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图中反映此规律的洋流是③④,AB正确。
56. 洋流可促进高低纬度间海区的热量的传递与交换,A正确;在寒暖交汇的海区可形成重要渔场,但①、③不是寒暖流交汇海区;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岸海区海水异常升高的现象,是⑥势力减弱的结果;①受暖流增温作用影响,②受寒流降温作用影响,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高于②,D正确。
【考点定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
二、综合题
57. 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消落带是生物多样性较少的区域,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治理属世界性难题。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如下图)。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治理好该问题是三峡水库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简述水库消落带的成因。
(2)推测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简析三峡水库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恢复消落带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最理想的措施,但对植被特性的要求非常苛刻。请指出在消落带上种植的植被应当具备的特性。
【答案】(1)暴雨洪涝和干旱等气象因素引起的水位变化;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4分)
(2)夏季。夏季是长江的汛期,下游洪灾威胁最严重;三峡水库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6分)
(3)消落带有往往一定的坡度;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时处于夏季,降水丰富,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水位的反复涨落使消落带上的原生植被消亡殆尽,保持水土能力差; 反复的干湿交替使土壤结构破坏;波浪和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使消落带土壤被侵蚀。(任答4点得8分)
(4)抗旱、耐涝、(答既适合陆生也适合水生亦可)耐贫瘠。
【解析】整体分析:水库蓄水、排水,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水库消落带是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消落带上的植被很少,保持水土能力差。植被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等特点,适合陆生也适合水生。
(1)指暴雨洪涝和干旱等气象因素引起水库的水位变化,水库蓄水、排水导致的水位涨落。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水库消落带是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
(2)夏季是长江的汛期,下游洪灾威胁最严重。三峡水库需大量排水来降低水位,以腾出防洪库容。所以三峡水库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3)消落带有一定的坡度,我国夏季降水丰富,消落带出露面积最大,雨水和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多。水位的反复涨落,使消落带上的植被很少,保持水土能力差。 反复的干湿交替使土壤结构破坏,易被侵蚀。水库波浪和库区水位的频繁升降,也会使消落带土壤被侵蚀。所以水土流失严重。
(4)消落带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干旱、水淹交替影响,要求植被具有抗旱、耐涝、耐贫瘠等特点,适合陆生也适合水生。
58.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⑵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市场需求不足
⑶结合图片信息和本题的题意,对上面第⑵设问中的四个选项逐一阐明自己的判断理由。
【答案】⑴乙。理由:甲、乙两地的结冰时间(年平均气温≤-4℃日数)要大于丙、丁两地,因此,甲、乙两地的结冰厚度要大于丙、丁两地;乙地临近陆地,水体的热容量小于甲地,且乙地临近陆地,有河流淡水汇入而导致其盐度较低;因此,其结冰厚度要大于甲地。
⑵D。
⑶
【解析】(1)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海水体积巨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海水体积较小,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
(2)海冰开采与处理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需要企业参与,成本高,利润低,不可行,成本低,有较大利润,则可行,由于其生产利用成本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故选D。
(3)渤海湾地区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水资源紧张,市场广阔,A错。从年平均气温≤-4°C等值线看,整个渤海湾都满足生产海冰的条件,海冰资源丰富,B错。此案件海冰不会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C错。海冰开采与处理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过程需要企业参与,成本高,利润低,不可行,成本低,有较大利润,则可行,D对。
59.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的是半球,判断理由是
①
②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
(4)E洋流沿着
(5)正常年份,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上风浪大,主要原因是
【答案】⑴南 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的西风漂流
⑵A
⑶A
⑷澳大利亚
⑸A
⑹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度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解析】整体分析:南半球有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度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寒流流向较低纬度。6、7、8三个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势力特别强大。
(1) 图中显示的是南半球,判断理由是存在着以极点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的西风漂流,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中低纬度存在着三个大洋环流。
(2)A、B、C、D、E、F、G表示的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A 、B、C、G,寒流流向较低纬度。
(3)A、B、C三支洋流中,最强大的洋流是A,该洋流的名称为秘鲁寒流。
(4)E洋流沿着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流动,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5)正常年份,A洋流经过的海域渔船云集,渔获量巨大。但也有些年份,因为海面水温上升,海面上常常漂浮着大量的死鱼,渔船稀少,可能发生了现象厄尔尼诺。
(6)洋流G每年的6、7、8三个月特别强大,海面上风浪大,主要原因是6、7、8三个月正值南半球冬季,高低纬度之间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差异大,气温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西风特别强劲,西风漂流特别强大,海面风浪大。
本文标题:2018二轮复习最新地理模拟题专题训练3:水运动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14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