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发展后期.城市社会经济表现为(
A. 第二产业向市中心迅速集中
B.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C. 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地位明显下降
D. 第一产业的地位显著提高
2.2.引起我国一些省市耕地资源比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1998—2008年各省区耕地资源比重变化示意图
A. 气候变化
3.3.读下图,某区域中心城市不同年代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图中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
A. 在区域社会经济进入高水平时期就业比重将大幅度增加
B. 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
C. 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不大
D. 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始终为主体
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回答下面小题。
4.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为人口死亡率
B. b曲线1980年后上升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有关
C. 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数仍将继续增加
D. 在K时间点之后,少年儿童比例上升
5.该省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
A. 原始型
下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7.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地形平坦
8.9.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C. 交通的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10.11.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海南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读1990-2010年江西省、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与江西省相比,1990-2010年安徽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
A. 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
B. 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
C. 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
D. 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
13.从人口迁移角度来看,促使江西省、安徽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拉力因素是(
A. 城市高楼林立,环境优美
C. 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15.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 资源枯竭
16.17.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 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B. 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
C. 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D.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回答完成下列各题。
18.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A. E和M
19.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A. M处
“PPE怪圈”是指贫穷(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20.21.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A. a
22.23.目前下列国家中基本不可能出现“PPE怪圈”的是(
A. 坦桑尼亚
读某地区城市分布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②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③二级城市数目比三级城市数目多 ④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A. ①②
25.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b ②b<c ③b<d ④c<d
A. ①②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数的比值。如果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就会带来人口红利,反之没有人口红利。下图表示日本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经济走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得出结论
A. 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
B. 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大幅度上升
C. 人口红利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
D.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持续下降
27.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迟退休年龄
A. ①④
“蓝化效应”是指城市水体面积在城市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下表示意我国一些城市市区水域面积数据(单位:km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往往忽视水体的“蓝化效应”,其原因可能是( )
A. 城市内涝灾害严重
C. 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29.与表中其他城市相比,武汉市“蓝化效应”最强,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降水丰富,蒸发微弱
C. 植物茂盛,涵养水源
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0.31.1951年,台湾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C.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32.33.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增长速度快
C.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一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二示意地租变化。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4.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 西风;
C. 东南风;
35.图二中曲线能反映图一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 ①
读2015年四国移民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36.与甲乙丙丁相匹配的国家最可能是( )
A. 甲―英国
37.乙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该国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 )
A. 资源丰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春运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2.35亿人,同比增加1352万人,增长6.1%,日均发送旅客588万人。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__。
(2)对比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地区间大规模流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
(3)分析A地也能吸引众多人口流入的原因________。
(4)图中B地区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地区,这会对该地区产生什么影响___________?
39.3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A处是________气旋或反气旋)天气系统,在其控制下,易出现________天气。
(2)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请说明理由。
(3)图示中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其过境时,北京的天气情况是____________。
(4)这次大范围暴雪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多项选择)
A.霜冻、冰冻等农业冻害
C.洪水泛滥
(5)近年来,东北地区的人口大量外迁,有人口总量减少的趋势,请分析这种人口迁移现象对东北地区带来的影响。
40.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2)现拟在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B
【来源】2012年湘教版选修四高中地理1.1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练习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城市发展的前期,城市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集聚趋势,产业以工业为主;城市发展的后期是后工业化阶段,城市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扩散趋势,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中心的工业用地让位于商业用地和市政用地,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信息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地位上升。故选B。
考点:城市的发展阶段
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后期的特征,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2.B
【来源】201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综合测试文综地理试卷(二)(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2008年耕地资源比重下降的省市主要是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山东、广东、辽宁、福建、上海、浙江、江苏、北京,这些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是这些省区耕地资源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
3.B
【来源】2016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例,图中是制造来就业密度变化,不能表示就业比重的变化,A错。显示出的变化,说明城市制造业在不断分散,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B对。 制造来沿交通线分布,空间格局演化与区位通达度及政策引导关系密切,C错。在区域产业发展的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企业在初期可能为主体,高水平时期不是主体,D错。
考点:区域制造来人口密度变化及原因。
4.B
5.C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读图可知,在K点以前,a曲线高于b曲线,所以a曲线应当为出生率,B为死亡率,A错。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增加,所以导致死亡率升高,B对。在K时间点以后,人口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量减少,C错。K点之后人口出生率降低,少年儿童比例降低,D错。故选B。
5.读图可知,该省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选C。
考点:图表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根据人口自然变动的特征,可将人口增长的一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它体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原始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的过程。
1.原始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
2.传统型。基本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3.现代型。基本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明显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的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始出现负增长或零增长。(低低低)
6.7.C
8.9.C
10.11.D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天津静海一中高二上暑假检测9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6.7.从图中看出阶段Ⅰ面向的是本地市场,主要区位因素是距城区近,C正确;地形、气候和水源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但在图中和材料中看不出来其影响。
8.9.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市场范围扩大,主要是因为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C正确。
10.11.河北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不适合鲜花和蔬菜的生长,海南是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高,因此运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12.D
13.B
【来源】【百强校】2017届湖北省襄阳四中高三七月第三周周考文综地理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2.仔细读图,注意图中不同省区、不同年份人口比重差异;由图可知与江西省相比,安徽省1990-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较大,2000-2010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较小,即城市化速度前十年较快,后十年较慢,故选项D正确。
13.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农村收入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是农村的推力因素;由材料、图表可知,两省城市化发展较快,城市中提供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是城市吸引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拉力因素,故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城市化图表判读能力、影响城市化的拉力、推力因素。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1990-2010年江西省、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示意图为载体,根据图中不同年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柱状的差异可以推断江西省、安徽省城市化水平及速度变化;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应该是城市的有利条件或者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势,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高;教育、医疗等服务条件好等,可以拓展回顾城市化的推力因素等。
14.15.A
16.17.D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馆陶第一中学高二11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4.15.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资源的开采,该市的煤炭资源总会有枯竭的时候,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生存的问题。所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煤炭工业比重下降,产业转移、污染、政策有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
16.17.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切实治理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旅游业,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发展汽车配套工业,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会加重该地的环境破坏,加快资源的枯竭。
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18.A
19.A
【来源】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8.从图中等值线的规律可以判定,N小于4000,D大于6000,E位于5000~6000之间,M点由于在河流上游且河流交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所以M点地价5000~6000之间,故选A。
19.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E处有公路通过,噪声和大气污染严重,不适合。F在河流的下游,水源被污染,不适合。D、E、N都受盛行风影响,空气不清新,不适合。M地在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河流的上游,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适宜购房,故选A。
考点:等值线的判读。
20.21.B
22.23.D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0.21.a点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不会出现人口与环境的矛盾,A错。b点是过渡型,高-低-高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形成人口、环境的矛盾,形成“PPE怪圈”,B对。c点、d点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形成“PPE怪圈”的可能性小,C、D错。
22.23.坦桑尼亚、津巴布韦、阿富汗三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过快,容易出现“PPE怪圈”,A、B、C错。德国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人口负增长的国家,不存在“PPE怪圈”,D对。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贫困、环境的关系。
24.B
25.C
【来源】[首发]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4.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级城市等级体系,甲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乙城市等级比丙城市高,服务功能比丙城市多;图中二级城市数目是3个,三级城市只有2个。
25.结合等值线判读规律及图中甲城地租等值线示意图可知,图中地租值大小的关系是a>b>C,d>b,因此选项③、④正确。
26.A
27.D
【来源】2016届宁夏育才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6.根据材料和图,可以判断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抚养比下降或是不变,A错。经济减速增长时期抚养比稳定或略有上升,B错。人口抚养比是影响经济增速的主导因素,C错。人口红利的消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D对。
27.为应对人口抚养比转变产生的影响,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推迟退休年龄,减轻劳动力人口不足的压力,①对。调整生育政策,鼓励生育,②对。输出国际劳工,人口抚养比更大,③错。提高消费水平,不能影响人口抚养比的变化,④错。A对。
考点:人口抚养比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解决人口抚养比变化的措施。
28.D
29.B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文科实验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28.我国有些城市内涝严重,有些城市内涝不严重,故A项错误;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有好有差,故B项错误;城市建设一般是规划先行,故C项错误;城市土地面积有限,价格较高,用地紧张,故D项正确。
29.就降水而言,武汉低于广州与上海,故A项错误;武汉市“蓝化效应”强是因为市区水域面积广,自然原因主要是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故B项正确;C、D项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30.31.B
32.33.C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
【解析】
30.31.读图,1951年,台湾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B对。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C错。人口数量增长快,D错。
32.33.读图,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0-14岁人口占比重少,老龄人口占比重大,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C对。人口增长速度慢,A错。劳动力人口不足,劳动力就业压力小,B错。图示性别结构基本平衡,D错。
点睛:根据图示中的不同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分析,195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属于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预测到2031年,老龄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短缺,没有就业压力。人口增长速度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34.A
35.D
【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4.根据指向标,该城市重化工业区位于城市东面,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应是盛行风的下风向,则其主导风向是西风。应位于河流下游,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自西向东流,A对。B、C、D错。
35.图中从甲到乙,在铁路线沿线,地价较高,在市区中心,形成地租最高峰,然后地租逐渐降低。图二中曲线能反映图一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④,D对。①、②忽略了交通线路,区位的影响,A、B错。③不符合商业区地租最高的特点,C错。
36.B
37.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考查人口迁移。
36.英国、印度国际移民人口比重少。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人口总数多,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所以乙为美国,B正确;阿联酋开发石油资源也引入大量劳工移民,虽然迁入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较高但总人数较少,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低,D正确。故BD正确。
37.美国迁入移民人口占世界迁入移民人口比重最高,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是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条件好,CD正确。
38.(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3)矿产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
(4)好处:①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②缓解了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减轻了就业压力,有利于广大农村地区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足之处:①导致人口迁出地区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进而影响人口迁出地经济的发展。②导致人口迁出地区性别比例失调及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问题。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河北张家口一中高一4月考文科班地理卷 (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2)由图可知,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人口流动的结果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3)A是新疆,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边境贸易的发展。
(4)B是四川盆地,人口迁出的积极意义可从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联系、增加收入等方面分析。
考点: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
39.(1)反气旋
【来源】【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1)A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是反气旋,天气是晴朗天气。
(2)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越大, B地等压线较C地密集,风力大 。
(3)从符号可以判断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
(4)大范围暴雪降温,会导致霜冻、冰冻等农业冻害;冰雪路滑,阻碍交通;冰雪没有融化,不会产生洪水泛滥;降雪空气中的污染物会随之降落,净化空气;ABD对。
(5)人口流动主要影响经济、区域交流、环境问题等。积极影响:缓解人地矛盾,促进资金、信息的交流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人才流失等
40.(1)文教;住宅
(2)1 ;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市中心较远,地价便宜。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方案一、东北部 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园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 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公共事业用地指文化建设用地、医疗卫生用地、体育场馆用地等;文教区是公共事业用地。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占地面积最大。
(2)大型批发市场宜建在交通便利、地价低的城市外围,图示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市郊地价较低。
(3)由风频图可知该城市盛行西南风,甲在城市最小风频上风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在城市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布局合理。
(4)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支持哪一方,只要理由合理都可。
支持东北部建城的理由:东北部本身是工业区,基础设施较好,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
支持西南部建城的理由: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从风频图看,西南是盛行风的上风向,这里污染少,环境较好。西南部是荒地,有可利用的荒地,占用耕地少。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城市布局。
本文标题: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61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6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