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

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

时间:2018-03-19 14: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季节。

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

 

(1)分析L河一年四季河流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

(2)N城气温较M城高,试从N城的角度分析原因。

(3)判断游泳爱好者泅渡B海峡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12.(1)(流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均温高于0℃,无结冰期;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2)N城纬度位置较低;东面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起增温作用;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大;大分水岭东侧处冬季风背风地带,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南半球夏季。理由:夏季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上风浪小;夏季太阳高度大,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较高

【解析】考查影响含沙量的因素,影响气温的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第(1)题,抓住关键词“四季”“清澈”“见底”,“四季”说明各个季节都能看到,即无结冰期。“清澈”说明含沙量小,进一步从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流速慢、植被覆盖率高等方面分析含沙量小的原因。“见底”,说明水浅。

第(2)题,结合图中N城市的位置,从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洋流、大气环流等角度对比分析。

第(3)题,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结合B海峡的位置可判断这两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泅渡海峡一是考虑风浪小,二是考虑水温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

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

(1)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图示“沙嘴”的形成原因。

(2)分析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

 

13.(1)众多河流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亚速海;常年存在的海流呈逆时针方向将泥沙搬运到锡瓦什湾东部;锡瓦什湾岛屿众多,海底地形平坦,水深浅,海流运动速度减缓;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形成狭长沙嘴 (2)湾底分布黏重深厚的淤泥;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产生的臭味浓度大 (3)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体温度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

【解析】考查流水的沉积作用,影响航运的因素。

第(1)题,“沙嘴”是由泥沙淤积形成,主要从泥沙来源、搬运作用、堆积作用(流速变慢)三个角度分析。

第(2)题,“臭”的原因主要和淤泥、微生物有关。夏季“尤”,即味更浓,原因和水少、风弱,自净能力弱有关。

第(3)题,“天险”即通过较难,联系材料所给时间及图像信息,主要从水面宽、水温低、淤泥多、水浅(不利于船只通行)、水“臭”等角度分析。


  本文标题: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527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527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8届高考地理考前三个月阶段能力提升练(一)(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