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涵养水源,减轻内涝 ②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③调节气候,为行人庇荫 ④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A. ①②③
C. ①②④
2.“二板三带式”的优点有( )
A. 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简单
B. 车辆之间,互不干扰和影响
C. 绿地较广,投资费用很大
D. 人行道与车行道分离,安全性好
【答案】1.B2.D
【解析】试题解析:
1.绿化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选B。
2.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但隔离行人和车辆,安全性好。选D。
【考点定位】城市化。
【名师点睛】借助城市交通的设计模式考查绿化带的作用和城市道路设计的人性化。题目新颖,突出地理的生活化,第1题,考查城市交通绿化带的作用。突出对交通安全性、环境污染、调节气候的作用。第2题,分析城市交通设计模式对交通管理、安全性、建设和投资成本的分析,突出生态化城市建设对人地关系的考虑。
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 大气湿度增高
C. 近地面风速增大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以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为背景,分析判断湿地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地基塘转为建设用地,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
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二环与三环之间
C. 四环与五环之间
6.7.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 )
A. 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C. 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8.9.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 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
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 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
A. ①③
C. ①④
【答案】
4.5.C
6.7.B
8.9.A
【解析】
4.5.由材料中所给公式可知,当就业岗位数和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之比即职住比接近1时职位最为平衡,当职住比小于1时则可能出现失业人口,因此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为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排除ABD,故选C。
6.7.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中。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中心商业区。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病的出现,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人口向外迁移,但产业仍集中在城区,从而导致就业人群的平均出勤距离增加,排除ABC,故选D。
8.9.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便利出行,减少距离因素对居民选择工作岗位的影响,①正确。
③将部分产业迁至郊区,吸引就业人员,提高市区职住比,降低郊区职住比,使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减小,③正确。
②郊区住宅区由于距离问题对市区人民吸引力较小,而且对于职住比影响较小,②错误。
④郊区产业集聚度增减与就业人数增减相关性较小,对职住比影响小,④错误。
故选C。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 000 km2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 服务种类
C. 服务范围
11.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 技术创新
C. 市场拓展
1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C. 促进城市竞争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答案】
10.A
11.B
12.D
【解析】
10.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不受影响,因而城市的服务等级也没有受到限制。故答案选A。
11.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是产生的直接影响。故答案选B项。
1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这样可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而不能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也不会降低人口密度,对促进城市竞争没有影响。故答案选D项。
点睛: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第1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第2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地租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 郊区城市化现象
C. 逆城市化现象
14.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A. 旧城中心区
C. 新兴工业区
【来源】湖北省恩施市清江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
【答案】
13.A
14.D
【解析】
13.:图甲中城乡过渡区在图示后期城市面积增速远大于城市核心区,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故答案选A。
14.b地离市中心不远,地租水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小峰值,说明交通便利,所以,此处可能位于城市外环线。故答案选D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
15.城市化是对人类影响巨大的社会发展过程。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依据所学知识,说出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不少大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问题。
(3)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请你联系生活实际,给政府提出建议。
【来源】2016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1)从30%到50%该时间段英国比中国早;发展到50%的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发展的速度英国比中国慢。
(2)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第二、三产业集聚)。
(3)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或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或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
【解析】试题分析:
(1)据图中中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可知,英国城市比重达到30%的时间是1825年,从时间上来讲,比中国早;发展到50%英国历时50年,中国历时30年,说明历时英国比中国长;就发展速度来说,英国发展速度慢,中国发展速度较快。
(2)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城市占地面积的变化等方面。具体来讲,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或: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或: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二三产业集聚)。
(3)建议类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的类型,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分散大城市的职能、疏散中心区的人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合理规划道路网、加强管理和疏导等等方面。
【考点】城市化特征,城市化问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地中海北部沿岸城市巴塞罗那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质量下降,城区通风、采光和卫生条件都难以保障,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解决这些难题,巴塞罗那新城进行了全新规划:一个个方块状的街区整齐排列,方块之间是密集的城市道路网……
(1)描述图中道路的走向特点。
(2)分析巴塞罗那道路的走向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好处。
(3)方块状街区并不是规则的正方形,而是有四个切角的方块(见街区建筑平面图)。请你说说这种设计的可能用途。
(4)巴塞罗那新城严格控制街区的规模(街区长度一般为113 m)和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不超过22.4 m),这种街区的规模和建筑的密度远小于中国大城市的多数普通小区。有人建议在中国的大城市新城规划中模仿巴塞罗那的“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的城市规划模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来源】【百强校】2017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答案】(1)道路呈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与经纬线呈一定的夹角)
(2)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街道是东北—西南走向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加快车辆过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便于城市内部空气的流通;供车辆停靠;供居民休憩。
(4)赞同。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居民有较充足的阳光;防止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因人口密度过高、人类活动频繁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不赞同。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低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城市内部交通距离拉大,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音污染;开放街区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治安隐患。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图中道路走向特点是道路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或西北一东南走向。即与经纬线呈一定的夹角。这种道路规划的好处是保证方块状街区四面房屋都有较为充足的光照条件。街道是东北西南走向,利于将西风引入城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2)设计有利于加快车辆过弯速度,防止路口处交通拥堵。便于城市内部空气的流通。供车辆停靠,供居民休憩。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街区规模小,建筑密度低,使城市内部道路网更为密集,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有利于减少高大建筑对光照的阻挡,保障居民有较充足的阳光。利于防止高大建筑对风的阻挡,有利于城市污染气体的扩散。有利于缓解城市因人口密度过高、人类活动频繁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赞同。
在中国人口多,城市化进程快,建筑密度低会导致城市占用土地面积过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侵占耕地多,不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城市用地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城市内部交通距离拉大,造成交通不便。街区规模小,密集的路网可能导致街区居民生活受到更多的噪音污染。开放街区可能会带来暂时的治安隐患。所以不赞同。
【考点定位】道路直射与光照,街区切角设置的原因,区域城市规划措施。
【名师点睛】了解城市道路走向与光照的关系,主要是利于居民区的采光,使各卧室都可以有光照。街区规划主要是便利交通,加快空气流通,增加居民活动才、休憩场所。了解我国街区规模大,密度大的原因。分析城市规划发展措施。
本文标题: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八)城市发展原理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51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