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8-02-24 17:1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2每1月23日太阳耀斑达到8.7级,2012太阳峰年即将到来,大耀斑将爆发,中国科协将举行“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主题就是“2012来了!——迎接新一轮太阳活动高峰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独特而优越的条件是()

A.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

C.具有适宜的温度D.体积质量适中

2.材料中提到的耀斑,应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层

3.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球所有地方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表面环境的独特性、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根本原因是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并使水以液态形式存在,故C正确;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都具有的条件,故A错误;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存在大气层,只不过是大气层厚度不同,密度不同,故B错误;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如火星已经被发现有水体存在,故D错误。

2.根据所学知识,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上,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故A错误;发生在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故C错误;太阳外部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日珥只是一种发生在色球的太阳活动,故D错误。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都取决于黄赤交角,与太阳活动无关,故A、B错误;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自转角速度都相同,故C叙述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故D正确。

4.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太阳系

【答案】A

【解析】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而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等级相同,不包括地球,故选A。

【点睛】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地月系是最低级的天体系统,太阳系比地月系等级高。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是同一等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是目前科技水平能够观测到的宇宙,也叫可见宇宙。

5.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太阳辐射能B.地转偏向力C.地表冷热不均D.水平气压梯度力

【答案】D

【解析】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存在着气压差异,气体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故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D项正确。

【点睛】风的三种作用力概念、影响与画法

作用力

概念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压梯度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向力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

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

高空风向与

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

近地面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

 

6.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

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

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答案】A

【解析】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地壳运动,隆起抬升为陆地,A对,C错。此地区现在是山地,不能体现出海洋面积缩小或扩大,B、D错。

读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7.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沙丘

8.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沉积

【答案】7. C 8.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

7.读图可知,左图所示地貌形态是河流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冲积扇。故B正确;三角洲是在河流入海口流水沉积形成的,故A错误;沙丘、沙堆都是风力沉积的结果,故C、D错误。

8.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

9.岩石圈位于()

A.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B.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C.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D.莫霍界面以下,软流层以上

【答案】B

【解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地幔部分,位于地面以下,软流层以上,选择B。

10.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元旦时间为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并向北移动。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1.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答案】D

【解析】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地方时相同,D对。经度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不一定相同,A、B、C错。

12.大气运动中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三圈环流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季风环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大气运动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和季风环流都是在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形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大气运动。

13.如果大气垂直分层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

A.太阳紫外线增强,热带范围扩大B.地面失去保温层,全球进入冰期

C.太阳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及生物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答案】C

【解析】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表面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如果大气垂直分层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则太阳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生物及人类。故选C。

14.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方向的是(  )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A. B. C. D.

【答案】D

【解析】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故A错误;白天的海陆之间,海洋气温较陆地低,故陆地盛行上升气流,海洋盛行下沉气流,B错;夜晚的山谷地区,山上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谷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为热岛,故城市始终盛行上升气流,D正确。

15.近地面风向是(  )

A.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B.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C.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D.与等压线平行

【答案】C

【解析】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作用下,风向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斜交。故选C。

16.图中字母C表示的是(  )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A.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B.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

C.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D.南半球近地面大气运动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B始终与等压线垂直且从高压指向低压,可判断为水平气压梯度力,A始终运动方向垂直,可判断为地转偏向力,C为大气的运动,受两个力作用下且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高空大气运动。故选A。

【点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梯度力,它是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高空:只受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17.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A. B. C. D.

【答案】B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8.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的伏旱天气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A.B. C. D.

【答案】A

【解析】我国长江中下游盛夏的伏旱天气是高压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据图可知,A为北半球高压反气旋,B为南半球低压气旋C为南半球高压反气旋D为北半球低压气旋。故选A。

19.下列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海水蒸发B.水汽输送C.大气降水D.地表径流

【答案】D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下图是某海区等温线示意图,①②等温线弯曲是由洋流影响导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关于①②处洋流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②是寒流B.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C.①②都是暖流D.①②都是寒流

21.关于①②处洋流所在海域位置等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都位于中高纬大陆西岸

B.①位于中高纬大陆东岸,②位于中低纬大陆东岸

C.①②交汇处有渔场形成

D.①②都位于中低纬大陆西岸

【答案】20. D 21. D

【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与洋流。

20.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一致,①②两处根据等温线判读比同纬度海洋温度低,由此可知:①②都是寒流。

21.由图可知①②处洋流均是寒冷且位于太平洋东侧大陆的西岸;两处洋流流经区的水温大致在10℃-20℃之间,且①②寒冷相对运动,交汇处没有渔场形成。该处海域符合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大陆西岸的洋流分布情况。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读“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2.图中①~⑧洋流,主要受西风影响的有( )

A.①⑧B.②⑤C.③⑥D.④⑦

23.关于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C.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D.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24.受洋流影响,甲地()

A.草原辽阔绿草如茵

B.气候常年寒冷干燥

C.森林密布多高大树木

D.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25.乙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A.季风气候区B.板块交界处

C.暖流流经区D.陆海交界处

【答案】22. A 23. B 24. D 25. B

【解析】

22.据图可知,④⑤为信风带影响下形成,①⑧为西风带影响下形成。故选A。

23.据图可知,中低纬海区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大洋东岸为寒流,大洋西岸为暖流。故选B。

24.据图可知,甲处受秘鲁寒流上升补偿流影响,形成秘鲁渔场。故选D。

25.据图可知,乙国为新西兰,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因此多火山地震。故选B。

26.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沉积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D.流水沉积作用

【答案】A

【解析】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作用是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故选A。

27.关于地貌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内力作用才会使地表发生变化

B.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C.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D.内力作用都激烈而迅速

【答案】C

【解析】考查地貌成因。

地质作用有两种,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地下深处,有的可波及到地表。它使岩石圈发生变形、变位,或发生变质,使它们没有主次之分,没有先后之分。内力作用总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地表形态的变化主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B错误;外力作用是因地球外部能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所以C正确;内力作用有的激烈而迅速,有的缓慢持久发生,如喜马拉雅山隆起,D错误。故选C。

28.下列各项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A. B. C. D.

【答案】C

【解析】气旋为低压中心, B、C为高压(反气旋)故错误; 北半球气旋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风向向右偏,故D图正确。

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9.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甲——冰川堆积B.乙——流水沉积C.丙——风力侵蚀D.丁——流水侵蚀

30.丙地景观所在地属于()

A.温带大陆气候区B.青藏高原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答案】29. D 30. C

【解析】

29.根据图示人民币风景图,可知甲图为黄河壶口瀑布,乙图为泰山,丙图为桂林山水,丁图为长江三峡。甲图黄河壶口瀑布是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所形成的。所以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丙图桂林山水,乙图泰山是由于地壳断裂,上升而形成的断块山;丙图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广布,该地降水丰富,由流水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丁图长江三峡峡是由于地壳上升,长江流水强烈下切形成的。选择D项。

30.读图分析可知,丙地桂林山水,位于我国的广西,属于我国的南方,故答案选C项。

第II卷(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终年降水少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C处气压带的名称是。

(2)图中D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性质较________(干燥/湿润),受其终年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右图中的________(甲/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乙地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征,其气候成因是。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CG 副热带高气压带

(2)西南 湿润 甲 终年温和湿润

(3)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难度较大,属于能力题。要求学生熟练基础知识,并熟练运用。

(1)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的气压带,形成原因分为两类,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终年降水少的气压带为高气压带,图中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

(2)图中D风带为30°N-60°N之间的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水汽遇冷凝结,成云致雨,性质湿润。受盛行西风常年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常年温和湿润,对应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最冷月均温高于0°C,降水柱状图全年较均匀,甲图符合温带海洋性气候。

(3)乙图全年高温,为热带,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降水最高值并未特别突出,符合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和降水特点。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形成原因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是:B,C。

(2)在地貌上A称为,其成因是。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处,理由是:①;②。

【答案】(1)向斜 断层

(2)山谷,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3)A ①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隧道安全稳定;②背斜岩层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隧道内积水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地质构造的分类及其进行判断。

(1)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分布特征判断,B是向斜,C是断层。
(2)从地貌看,A是山谷。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倒置的原因。根据地质构造分析,A位于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3) 隧道应建在背斜处,背斜构造中岩层向上拱起,能起到支撑隧道上覆岩层的作用,隧道安全稳定。背斜岩层能使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减少隧道内积水。所以建在 A 处。

考点:地质构造的类型,构造地貌及成因,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点睛】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分布特征判断,岩层向上弯曲是背斜,岩层向下凹陷是向斜。从地貌上看,侵蚀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由于背斜顶部,岩石受张力破碎,易被侵蚀,反而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地。

33.读“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按洋流性质分E、F两洋流中,属暖流的是_______________。

(2)若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海域为大西洋,G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B渔场的名称是__________,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E

(2)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3)北大西洋暖流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解析】(1)结合世界某洋流分布图可知,E、F两洋流是位于中低纬的大洋环流圈,一般是东寒西暖的规律,E为暖流F为寒冷。

(2)洋流对海洋污染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不利影响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3)如果图中海域为太平洋,G洋流应是北太平洋暖流。B渔场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了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34.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A.天气晴朗 B.大风 C.台风 D.气温升高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____点。

(4)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答案】(1)高压(或反气旋) 晴朗少雨 

(2)冷锋 B

(3)②③ (4)④

【解析】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锋面与天气。

(1)根据气压值知甲处为高压,在高压控制下晴朗少雨。

(2)根据②处冷暖锋运动状况,②处应受冷锋影响。冬季受冷锋影响易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3)②位于冷锋前,③位于暖锋后,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区;①位于冷锋后,④位于暖锋前,属于冷气团控制地区。

(4)④位于暖锋前属暖锋雨区,多连续性降水。


  本文标题: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69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69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