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______)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回答下列各题。
1.索科特拉岛植被为
A. 热带雨林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A. 散热
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A. 甲、乙
4.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逆城市化现象
C. 老年人口比重较低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各题。
A. 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6.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下图是某地昼夜年内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A. 赤道附近
8.在该地GPS地图中,GPS显示的方向应是
A.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 上下左右都是南
厄立特里亚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而且不稳定。2007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0美元,。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但粮食不能自己。目前我国和厄立特里亚正在开展农业方面的合作。读厄立特里亚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A. 逐渐升高
C. 先升高,后降低
10.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A. ②④
11.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A. 马六甲海峡
C. 马六甲海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2.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T国位于S国的
(2)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3)I国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什么?
(4)简要评价V国经济发展有利的自然条件。
(5)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13.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塔纳河位于非洲国家肯尼亚的东部,全长大约1000千米,是肯尼亚境内最长的河流,注入印度洋。上游流经的地区主要为高地,地势起伏很大;中游穿越高原干旱地区;下游地势较低,起伏很小,水流很平稳。
(1)分析塔纳河上游的主要水文特征。
(2)比较塔纳河上游和下游的开发利用,并分析原因。
(3)塔纳河河口三角洲的面积超过16万公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湿地系统,有草原、海滩、沼泽、湿地、湖泊等,还有红树林和荆棘丛。有人认为应大力开垦成耕地,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B
【来源】2018版(2017年10月)浙江选考地理《考前特训》学考70分快练 快练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解析】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典型植物——“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且从图片中发现叶子很少,说明当地炎热干燥,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对应植被为热带荒漠。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主要集中在底部,联系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知识可知,该地风力作用强,故主要作用是防风。
3.C
4.B
【来源】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逆城市化现象。学生要熟悉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征。
3.图示三地是我国的城市,甲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市中心机械增长率为负值,应是城市规模太大,人口向郊区或卫星城市迁移。所以甲是我国特大城市,人口最多。乙地人口增长率较高,机械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应是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吸收大量人口迁入,城市规模较大。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机械增长率较低,市区人口增长慢,可能是中小城市,引力小,人口最少。所以B对。
4.结合前面分析,根据甲城市市区人口迁出,分析最可能是我国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A对。经济发展水平高,B错;老年人口比重大,C错;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D错。
5.C
6.B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图示T0年剩余劳动力多,工资水平低,说明这时的经济落后,工业基础不可能雄厚,A错;T0-T1年剩余劳动力多,工资水平低,企业工资支付变化不大,说明这里工业企业类型变化不大,没有大量企业进入,B错;T1- T2年人均工资水平上涨幅度大,经历产业结构调整,说明产业可能升级,C正确;T2年后工资水平上涨,表明经济水平提高了,生产应该得到发展,不是衰退,D错。选C正确。
6.图示甲类企业维持最低效益能够支付的工资水平较低,乙类企业能够支付的工资较高,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B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甲类企业将支付不起较高的工资,不得不搬迁,甲类较乙类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要短,乙类企业工资水平高、企业级别高,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晚,A、C错;甲类企业只能支付较低的工资,属于廉价劳动力型企业 ,乙类企业能支付较高工资,所以相对于甲类产品附加值较高,D错。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区位。
【名师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及工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T1到T2剩余劳动力大减,人均工资猛增,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的人均工资低于乙类企业,可判断甲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乙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这证明该地区在T1到T2阶段经历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T2年后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多,不能说工业生产衰退。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成本受劳动力工资影响大,总是要寻找劳动力工资低、数量多的地区进行生产,以降低董产成本。这类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趋向于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布局。
7.D
8.C
【来源】【全国百强校】天津市耀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试题分析:
7.读图可知,该地区每年有半年的时间是极昼,有半年的时间为极夜,且3月21日至9月23日为极昼,说明该地区位于北极点。
8.由上题可知该地区位于北极点,该地四面八方都是南方,所以GPS显示的方向应是上下左右都是南。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和方向判断。
9.D
10.D
11.A
【来源】2015届湖北省黄梅一中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9.根据等高线分析,该国地势中部高,东、西部相对较低。东南地势低气温高,中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西北部地势下降气温随之升高。所以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是先降 低,后升高,D对。A、B、C错。
10.解决该国农业 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①对。海水淡化对设备、技术水平等要求高,②错。周围国家都是水资源缺乏,跨流域从他国调水,不现实,③错。改进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④对。B对,A、C、D错
11.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是马六甲海峡,在冬季,顺风 顺水,航行到该地,A错。印度洋是季风洋流,夏季是逆风逆水,不安全C错。可以不经过霍尔木兹海峡,B、D对。
【考点定位】读图描述能力,气温变化趋势及原因,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主要海洋航线。
【名师点睛】根据图文信息,分析问题。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理事物及变化规律。结合区域地理特征,分析解决缺水问题的可行措施。周边国家都缺水,不适宜跨流域调水。了解世界主要航海线的分布情况。
12.(1)东北;
【来源】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解析】(1)读图,结合材料,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S是南非,T是土耳其。结合图中经纬度分析,从经度看T国位于S国东面,从纬度看T国位于S国的北面,所以T国位于S国东北方向。
(2)读图甲,4个月中,7月份气温高,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1月份气温低,降水多,最低气温大于0度,气候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图中五国只有南非和土耳其两国有该气候类型。 这种气候类型区,夏季高温,阳光充足,但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农作物生长快却缺水。冬季雨水充沛却低温,(或雨热不同季)不利于多种作物生长。
(3)I国是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三大板块交汇点,地震、火山灾害频繁。由于地震多发,所以地表破碎,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4)从位置角度 看,V国位于热带,热量充足,利于农作物生长。是临海国,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便于与世界各国交往,发展商业贸易。从河流、地形等角度看,该国有湄公河等河流流经,河流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面积广大而肥沃的冲积平原。河流在旱季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平原地区是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城市集中地区。从气候角度看,该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充足且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5)S国是南非,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荒漠化景观的形成。
13.(1)①降水丰富,流量较大;②一年有2次雨季,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一年有两次汛期;③上游地区落差大,水流急,富水能;④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流含沙量大
【来源】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解析】(1)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进行分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丰富,流量较大;一年受2次赤道低气压影响,有2次雨季,水位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一年有两次汛期;上游地区地形崎岖,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富水能;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侵蚀作用明显,河流含沙量大。
(2)结合地区的自然条件进行开发。塔纳河的上流经过的地区主要为高地,地势起伏很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适用于发电。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可发展旅游业。从地形看下游地势较低、平缓,水流平稳,适合发展航运。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下游适合发展农业的条件。
(3)可以有不同的观点。赞同主要从经济方面分析,湿地变为耕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肯尼亚的温饱问题;同时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反对主要从环境方面分析。把湿地大规模地变为耕地,三角洲含水量下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浸,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引起当地气候的变化;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本文标题:广西桂平市麻垌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449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4492.html